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功創業家原來這麼愛做「黑手」(下)
2011/10/18 12:54:11瀏覽40|回應0|推薦0

成功創業家原來這麼愛做「黑手」(下)

[轉載自Mr. 6 on Octoberr 7th, 2011]

續前一日的「黑手文章」,成功創業家的共通點之一,就是願意做「黑手」──

成功創業家本身懂不懂技術,不見得會影響對公司本身的成功。但一位懂技術,同時又願意親自操作公司最新技術的領導人,在心理上對員工有相當大的鼓舞作用。微軟前陣子做得不好,比爾蓋茲就宣布親自復出,擔任「首席軟體設計師」,提醒大家他自己也是「黑手」出身,曾經和基層工程師一樣,一個字一個字的親手寫軟體,在心理上就讓員工、投資人、客戶產生很大的信心。

華碩電腦創辦人之一童子賢,到現在都還偶爾會親手測試自家公司做的電腦,他相信,只有他自己變成消費者的時候,才能體會市場要的真正是甚麼。《數位時代》引述他的話:「過去三年,我至少用過快20種不同品牌的筆記電腦,而且到現在,我的車上也都一定擺著三台輪替使用。」身為華碩最忠誠的使用者,他也第一手的感受使用者對於華碩電腦的印象。華碩新型的M5筆記型電腦系列特別為使用者著想,附了三個USB埠,聽說就是童子賢堅持放上去的。

著名矽谷生技創投家方瑞賢,一向以「手出來,鼻子進去」(nose in, hands out)的方法來管理他的公司,從創辦以後,年年創造25%以上的成長。這招「不去碰細節,但嗅得公司所有東西」,看似一個管理絕招,其實若不是創業家的「黑手」個性,也無法「嗅」得這麼靈敏。近年也有一些商用軟體大廠積極的開發「每日商務智慧」新軟體,期幫助高階主管更輕鬆的「嗅」整個大企業的情況,在某程度上都是讓科技主管在不必真的做「黑手」的情況下,賦與他們「黑手」才有的能力。

而,成功創業家年輕的時候,從一開始就勇於自己做「黑手」,不會因為一層一層的爬高就放手。這和現在年輕一代的「草莓族」的做法很不一樣。大部份的「草莓族」在吃苦前,都想要先問結果,結果變成只會做夢,這樣「眼高手低」的結果,付出得不甘不願;一加入創業團隊,就急著拿一個好聽的大職位,請公司幫他印名片,還要常嫌薪水不夠高、職位不夠好聽。成功創業家是不會這樣的。

成功創業家廖如圭畢業後,就和幾個資深產業界的人一起創業。當時他還年輕,就被安排做基層的工作,雖然廖如圭也算是初期創辦人,但他從未過問過薪水,也未計較股票分配,更不要求職銜,只是埋頭使勁的幹、主動加班。後來,連同事都不解的問廖如圭:「又沒給你多少薪水,你幹嘛做這麼多?」其實,廖如圭也沒想很多。他只覺得,當時這麼年輕,有這麼一個機會讓人把這責任交給他,可以在這一家新公司做這麼多事情,他就覺得很滿足了,做得很起勁。

持著傻傻的「黑手心」,廖如圭傻傻的做,很快的,老闆看到廖如圭一個人忙不過來,主動的請了一個人給他帶。然後這個人也受廖如圭的感染,愈做愈起勁,老闆再請幾個人給他們兩人帶,廖如圭也就從一個小小員工,隨著公司成長,變成經理、處長、總監…。

後來廖如圭自己創業了,把「黑手心」帶到他的新公司。後來美國政府跑來找他們,就是因為IBM的電腦跑他們的程式會當機,廖如圭公司所做的電腦卻竟然不會。為甚麼廖如圭賣的電腦不會當機呢?原來,當時廖如圭雖然身為老闆,卻仍然親手操作QA測試的部份;每台要送去給客戶試用的電腦,他都親自花一個半小時,仔細的測試過。由於這種黑手工作做習慣了,廖如圭比誰都知道自己電腦的哪一塊最容易出錯,每次特地一再的檢查電源和記憶體,所以從廖如圭公司送給政府測試的電腦,竟然比IBM大廠測試過的都還穩固;由於廖如圭這隻「黑手」,他的公司很快就取得了美國政府的大訂單,業績猛衝直上。

此外,成功創業家不單只是在動作上肯做黑手,在心裡上,他們也準備好要當公司的「悍衛者」。知名創業家陳凱以獅子來舉例,通常都是母獅去狩獵,若有敵人侵犯獅群領地,公獅子卻會挺身而出、抵禦侵略。成功創業家就像公獅子,在最困難的時候一定會站出來,率先將其他人不想做的事一肩扛下來自己做。成功創業家的創業成功的人格特質,一定要有這種「黑手」的負責心在裡面。陳凱說:「當你肩上有重量,你有更多的責任。」

「創業,就像在開車。」陳凱下了另一個比喻。創業家是正駕駛,其他人都坐在上面。有時候開得直直的很平順,有時候會開進蜿蜒的山路,最後,車子可能卡在山路上,左邊是高聳入天的山壁,右邊是看不見底的深谷。這時候怎麼辦?「身為創辦人,一定要親自下去推車。」陳凱說。

公司在台灣上市的張敦凱,曾經進入低潮,資金快燒完。身為公司執行長的張敦凱,為了支撐這家公司,只好每天更早出門,更晚回家,和每一位可能有興趣提供資金的創投家都約了見面,一次又一次的在這些投資人面前,「播放」這家公司的願景。講第一次還蠻有趣,第二次也還好,到第一百次還沒辦法讓投資人點頭的時候,張敦凱終於變成洩了氣的氣球,非常沮喪的想,原來創業家所要做的事,就是像『錄音機』一樣不屈不饒不棄不捨。但,他還是站起來,繼續去講第一百零一次、一百零二次…。

張敦凱記得,當時他做這些黑手的事情,只是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義務。雖然在法律上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投資人給他這麼多的錢,他有責任要一人撐起整家公司,不斷的去找更多的資金,直到自己這台「錄音機」壞掉了才停止。「假如那時候認輸了,現在就已經掛了。」張敦凱說。假如掛了,就沒有今天的成功創業家。

靠著「黑手心」,成功創業家贏得了公司員工的尊敬,凝聚了團隊的爆發力,將公司帶往成功。

文章資料來源連結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CUeMBA&aid=575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