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靠補助 這群台青拿到雷軍、聯想投資
2018/01/04 11:28:51瀏覽237|回應0|推薦0

不靠補助 這群台青拿到雷軍、聯想投資

[轉載自創創點火器網站]撰文者:美美實習小編


創創圈觀察VOL.34|不靠補助 這群台青拿到雷軍、聯想投資

■還好我沒有因為台灣人的身分,享受到任何政策紅利,政策紅利,有時會讓一個團隊變懶。~星客多創辦人莊威

■投資在大市場,比在小市場輕鬆,因為天花板比較高,我就想要玩一個大天花板的遊戲。~桃桃喜創辦人簡子復

如果政策紅利只是一時,市場競爭力才是長久的,那麼能在中國成功活下來,通過市場考驗的台灣新創企業,他們都在哪裡呢?

北京,是這一波中國政府對台青創業、就業、實習等政策紅利最少的城市,卻也是我們看到最多台青相對成功落地的地方。至少數十位熟悉兩岸創業圈的人如此告訴我們,也異口同聲提到兩個台灣年輕人在北京的成功創業案例。

相比沿海省分放送免費辦公室和創業啟動基金,補助人才、公寓,北京幾乎沒有什麼台青創業優惠。北京市台辦台商投訴協調中心副主任郭建華告訴《商業周刊》記者:「北京對台創業政策確實不是最豐富的,但是因人才和資本的優勢,還是吸引了大量的創業家前來。」

他打造中國第二大快剪連鎖店 70家店,支付、預約都用微信搞定

北京,全中國創投機構最集中的城市,創投投資總額排名全亞洲第一,孕育出的新創企業全球第二多,其中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獨角獸超過四十家。百度、小米、京東、滴滴出行和摩拜單車等知名企業,都把總部設在北京。

在這個中國競爭最激烈的新創競技場,來自台灣的莊威,把台灣盛行的日式快剪店,做成了中國規模第二大的快剪連鎖店「星客多」。目前全中國四個直轄市,已有逾七十間星客多。

莊威去年獲得小米創辦人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和創新工場等知名創投投資,當時「互聯網+」和O2O(線上到線下)話題正在風口上,這是順為第一次投資實體店,也是創新工場投資的第一批線下項目。

「不好意思,今天北京特別堵車,來遲了。」操著一口京片子,莊威背著背包,趕來長楹天街購物中心的星客多分店。今年三十歲的莊威,已在北京待超過十年,星客多是他第三次創業,早前他在珠海開手機殼工廠,又做了一個失敗的文創項目,一直到前年,出身美髮業家庭的他,才正式創辦星客多。

莊威的口音和用字遣詞都非常在地化,所有員工清一色中國人,但他並非典型台商二代,其父親是台灣美髮培訓學校創辦人,擁有三十年以上的美髮培訓經驗,也曾於中國美髮學校任教。

三年前,莊威處在第二次創業失敗的迷茫期,父親建議他考慮快剪業。他心想父親靠這行拉拔他長大,但美髮師的社會地位卻不高,決心做出改變。他回台灣研究快剪店的經營模式,到處去剪髮體驗,一個多月後,到北京東山再起。

快剪店,在台灣是平價、快速但技術含量較低的商業模式,為什麼向來只投資高科技新創的順為和創新工場,會看上星客多?

「我們完成了服務的標準化,以及標準化的監控,在這個流程裡面打入了IT的數據。」莊威說。

實際來到星客多門店裡,立刻發現這是一家非常「數據化」的理髮店,從支付、服務管控到員工管理都靠手機App。

約八坪大的空間裡有四個工作台,但最顯眼的是兩個放在門口的大螢幕,右邊的螢幕標示著剪髮價格和一個二維碼,掃碼即可用微信支付。我們到店的時間是早上十點,價格是人民幣三十八元,下午五點後的尖峰期,價格會即時調整成人民幣五十八元。

左邊的大螢幕則輪播總共有五十幾種髮型的電子型錄,讓等待的客人先瀏覽挑選。莊威表示,每一張髮型照都是客人實拍,客人也可以在微信上三百六十度旋轉檢視每一個髮型,並且預約勾選,一坐下就不必再與設計師費時溝通。

超過50種髮型,可360度預選 標準化步驟,切合忙碌中產階級

英諾天使基金管理合夥人姚錦程分析,這種訴求高效率、質感和中價位的快剪店,正好切合中國消費升級的需求,滿足了忙碌的中產階級。

半小時內,已有三組客人上門,從年輕人到大媽都有。仔細觀察,髮型師和客人互動不多,不會推銷美髮產品或會員卡,雖是快剪,但星客多卻規定不能剪太快,希望兼具效率和質感。例如劉海若十分鐘內剪完,髮型師就會被檢討,但若剪一顆頭超過五十分鐘,當次工資會被沒收。從開始剪髮到結束剪髮,髮型師都用App記錄、拍照,以建立資料庫。

運用科技和互聯網,莊威量化了傳統髮廊模稜兩可的部分,包括剪髮時間長短、髮型師的評價、和客人溝通的標準。他把整個剪髮流程從進店到結束,拆分成二十二個步驟,「就好像去星巴克跟麥當勞一樣,你會期待無論去哪一家分店,服務都是一樣的。」莊威說。

這套流暢的模式,其實是莊威歷經兩次失敗調整才摸索出來的。他先是把店開在大賣場的一樓,結果碰上中國大賣場的沒落,接著轉型提高單價、鎖定男性白領,又發現女性消費者潛力更高,於是再次轉型。

看多了連鎖店進軍中國的失敗案例,莊威琢磨兩年,直到今年對營運有把握了才開放加盟,目標是今年內開到一百一十家店。雖然聽聞台青創業優惠政策,但他從未考慮。

「還好我沒有因為台灣人的身分享受到任何政策紅利,政策跟紅利有時會讓一個團隊變懶,會把創始人的方向走偏,這是人性啊,這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他說。

投資他的創新工場執行董事馮曉娜也說,並非莊威來自台灣就特別看好,創新工場看中的還是事業的發展性,和莊威對產業的深刻理解。

不同於莊威已有中國經驗,開發占卜App「桃桃喜」的簡子復,上一次創業是成立台灣最大的創意競賽平台「獎金獵人」。因參加中國獵豹移動的創業比賽,在北京參觀了網路創業環境,他在二○一五年底,帶著剛出生的孩子和妻子,舉家搬到北京創業。

他推50萬用戶網路占卜 台算命師名氣大,說服力強

為什麼是北京?「因為大家不都說北京是中國矽谷嗎?在這裡做得成,在其他地方就可以。」簡子復說。

帶著新台幣三十萬和十五年算命資歷,他想在北京從事網路算命,打定主意要在半年內拿到投資。沒想到來了才發現,中國在文革後打壓宗教迷信,不流行算命文化,但他想了想,中國人那麼多,就算占卜人口少,還是比在台灣好做。

「投資在大市場,比在小市場輕鬆,因為你的天花板比較高,但是(創業)前面都是一樣難的,沒有比較簡單,我就想要玩一個大天花板的遊戲。」他說。

簡子復在一年內參加了五十多場路演,見了一百多名投資人,為了降低支出、使用免費辦公室,他在北京換了四個孵化器。即使福建對台青開出最多優惠,他仍決定留在一線城市拚搏。

為了接地氣,他全都聘雇中國員工,為了說服投資人,他搬出台灣人的身分,強調自己做占卜和創辦網路公司的經歷,且唐綺陽(原名唐立淇)等名師都是台灣人,加強說服力,最後順利獲得聯想控股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拉卡拉的投資,正好趕在半年內自有資金花光前。

桃桃喜如今註冊用戶超過五十萬,活躍用戶逾五萬名,估值約人民幣數千萬元。雖然還須成長求存,但已自給自足,一半營收來自程式內付費,三成來自廣告,兩成是課程培訓收入。

哪裡才是你的機會?是政策紅利多的地方,還是競爭激烈的市場?莊威和簡子復,以及其他到中國一線城市打拚的台灣創業者,選擇了後者。正如一位台灣青年告訴我們的,「我是要去創業,是跟其他競爭者去比較,我們的東西到底行不行,要很快的修正。」


小檔案_莊威
—
●30歲,2015年創辦星客多,獲創新工場、雷軍創的順為資本、天使匯、東方弘道等投資
—
●星客多70間分店橫跨中國4個城市,2017年營收估約新台幣3.15億元

小檔案_簡子復
—
●30歲,15年占卜資歷,2015年成立桃桃喜,獲聯想控股集團旗下拉卡拉、屈雲波投資
—
●註冊用戶超過50萬,月營收約新台幣50萬元,估值上看數千萬元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1552期,作者:李欣宜

文章來源:http://www.rockfuture.net/leading/world/content-7720.html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CUeMBA&aid=10987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