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09 12:28:02瀏覽153|回應0|推薦0 | |
創業可提升年長工作者生活品質 [轉載是哈佛商業評論雜誌網]瑪麗亞.米尼提 Maria Minniti , 提穆.高托年 Teemu Kautonen , 艾華德.奇伯勒 Ewald Kibler 政府應該設法鼓勵創業。 由於出生率下降和平均壽命延長,全球人口的平均年齡正在提高。對勞動力市場來說,這個人口趨勢的影響重大。個人年紀漸長之後,未必能找到滿意的機會發揮能力。此外,找到足夠資金來維持目前退休金與健保福利的水準,是許多國家擔心的議題。 為了調查這些議題,我們研究一群在職涯後期的工作者,他們選擇自己當老闆或創立小型企業,而不是退休或留任原職。我們發現,儘管平均來說賺的錢較少,但創業之後,他們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創業未必是為了金錢,而在職涯後期自願轉去創業的人士,通常日子過得比較好。 為了更了解這些工作者獲得的成果,我們比較轉換跑道創業的人和留任原職的人,也比較了換工作繼續受雇領薪水的人。我們得以檢視這些人的收入水準與生活品質,如何因職涯的轉變而改變。 我們的資料來源,是2002到2011年之間的五項調查,這是由英國政府資助的「英國老化縱向研究」(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的調查,每兩年進行一次。這些調查的目的,是要產生有用的資料,以分析老化的動態情況,以及經濟環境、身心健康,以及社會與心理議題之間的關係。我們把樣本限制在2,851人,他們的年齡從50到67歲,住在英國,在每次調查之初都是全職受雇工作者。其中有115人轉為自行創業,464人跳槽到另一項受雇工作,2,272人留任原職。 為了分析這些資料,我們使用一種稱為傾向分數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的技術。這種技術,把被研究的團體裡的每個成員(在職涯後期轉為自行創業,或是轉換新工作的人),和對照組裡一個條件幾乎相同的成員作配對(對照組的成員都是職涯後期留任原職的人),讓我們比較轉變職涯之後,生活品質與收入的變化。為了確保配對的相近性,我們除了考量職涯轉換之前的生活品質與收入之外,還考慮到每個人的性別、年齡、身心健康、親近的人脈網和財務健全度。重要的是,為了正確衡量生活品質,我們計算了一個很詳細的指數,計算根據的是老年學的學者開發並仔細測試過的多個指標,包括自主性、自我實現、控制權和樂趣。 我們發現,相較於留任原職,轉換新職提升了生活品質指數。但平均來說,在職涯後期自行創業的人,生活品質指數的提升幅度遠高於其他所有人。也就是說,比起留任原職,或是跳槽到另一個受雇工作的人,自行創業大幅提高了生活品質。然而,平均來說,轉而創業意味著收入大幅減少,但另外兩個群體並沒有出現這種現象。 以前的研究,都聚焦在收入的考量上,研究結果顯示,年長工作者比年輕工作者更不可能自行創業。創業帶來的財務利益,往往是高風險的,而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往往會延遲很久。因此,年長工作者較不可能因創業而獲得長期的財務利益。我們的研究呈現不同的情況:把非財務動機加入考量時,創業讓職涯後期的工作者獲得較高的生活品質,即使代價是收入大減。 我們的分析得到進一步的結果。放棄原有工作去創業的人當中,有44%的人每週工作時數並未減少,甚至比以前更多。雖然這個結果根據的案例並不多,但這個結果顯示,職涯後期創業者可能未必是為了逐步退出勞動力。相反地,創業常可能是增加自我實現機會的一種方式。 我們的研究顯示,政府應設法協助年長工作者考慮創業,而不是退休,或是繼續待在不再能滿足他們的工作上。職涯後期的創業活動,在社會上可持續發展,因為平均來說,進行這種轉型的年長工作者狀況較好。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個研究結果,可適用其他國家到什麼程度,但至少其他已開發經濟體可能會出現類似模式。因此,在職涯後期創業,可使社會從支持老化模式,也就是強調不進行經濟活動和依賴,轉向支持活躍的老化模式,這種做法較適合處理年長者的個人需求。 活躍的老化模式,應鼓勵較年長工作者去感受:即使他們已經年長,創業仍是可接受的職涯變動。政府制度在促成這項社會變革方面,可發揮重要的作用。退休金制度與稅制不該懲罰創業者,放款方面也不應懲罰年長工作者。除此之外,創業者往往比受雇者擁有較長的職涯時間,對不同年齡層的知識轉移作出重大貢獻。各個世代都因他們持續留在勞動人口當中而受益。 (侯秀琴譯) 美國雪城大學惠特曼管理學院(Martin J. Whi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Syracuse University)創業與公共政策講座教授,也是創業社會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n Entrepreneurial Society)主任。 芬蘭赫爾辛基的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創業學副教授。 芬蘭赫爾辛基的阿爾托大學創業學助理教授。 文章來源: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7550.html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