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1 11:05:38瀏覽184|回應0|推薦0 | |
人力資本:亞洲企業面臨之挑戰 [轉載自Insead Knowledge智庫網] 應對經濟衰退無疑是衆多企業高管當前必須專注的要務,但吸引並留住人才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課題。這對亞洲發展中國家尤爲重要,特別是鑒於中國和印度對推動世界經濟的復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INSEAD 高級經理培育學院前院長、戰略學教授納拉揚 ∙ 潘特 ( Narayan Pant )相信,大多數亞洲公司已經開始認識到經濟復甦時所面臨的人力資源挑戰。“那麽問題是,如果公司當前有過剩人才,他們是否能未雨綢繆,留住這些人才,以便在經濟復甦時發揮這些人才優勢呢?我想這是很多公司必須關注的問題。” 納拉揚 ∙ 潘特是今年新加坡人力資本峰會的主持人之一。峰會代表一致認爲,公司留住人才的舉措之一便是認可員工的不同需求和期望,並且務實地執行有關的措施。潘特說:“留住人才的方式是確實瞭解人才需求,這可能包括尋求個人發展機會、出國機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或其他薪酬之外的需求。瞭解不同員工的價值尺度並建立相應的人才方案,無疑是留住人才和令其全心投入工作的重要舉措。” 他指出,亞洲企業在提倡員工隊伍多元化、鼓勵員工發揮强項潛能方面做的還不够。不過他說,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大公司正逐步改進。 潘特還指出,一些公司嘗試通過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來吸引人才。聯合利華亞洲、非洲與東歐區總裁哈里什∙曼瓦尼( Harish Manwani )就在峰會上提出了“爲善者諸事順”的理念。不過,潘特强調,企業社會責任動機要確實納入企業日常運作才能達致長期效益,否則只能是曇花一現。 他解釋道:“如果員工覺得自己身處一個充滿關愛的大家庭,那麽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無疑將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工作效率。而這反過來又對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助益。” “雖然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有直接商業效益,但是以此來激發員工投入,從而降低離職率,無疑爲企業帶來了潛在的競爭優勢。” 不過,在這次峰會上,農產品貿易公司奧蘭國際的常務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山尼∙韋爾蓋塞 (Sunny Verghese) 則認爲,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只有有助於企業維持盈利增長時才能長久維持下去。身爲公司股東的韋爾蓋塞指出,奧蘭國際參與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需要具備兩個因素:一是有助於公司的業務增長,二是公司熟悉的業務範疇。因此,韋爾蓋塞說,儘管艾滋病及艾滋病毒研究方案直接涉及公司的客戶即農民,但是奧蘭國際沒有直接參與此類項目。奧蘭致力的則是在自己的業務領域幫助農民提高農作物收成,從而也使公司受益。 聯合利華的曼瓦尼表示,公司應從地方著手,而放眼全球。潘特對此表示贊同,它說,每一個人都是地方客戶,任何採購活動都具有地域性。然而,企業可以利用其全球網絡和實力來增强其在地方的競爭優勢。 “以這種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應對挑戰,將促成員工暨借助企業的全球網絡優勢,又運用適合地方特性的方式來更好地服務地方客戶。”潘特評論道:“曼瓦尼認爲這種方式較僅運用全球性策略來服務地方客戶更具永續性。” 潘特補充說,有的公司未能授予員工自主性,讓他們能審時度勢爲地方顧客提供優質服務。跨國公司的營銷人員經常受制於未必適用於當地市場、卻又必須遵守的公司全球營銷策略。潘特稱,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在提供全球市場策略指引的同時授予員工自主採用適用於地方的市場策略。 “如果公司能賦予員工彈性自主權,無疑將激勵他們,使他們大受鼓舞。” 當被問及對新加坡交易所首席執行官謝福華提出的公司應該分散領導權這一觀點有何看法時,潘特說亞洲的公司正在逐步接納這種思維。他指出,大多亞洲人仍然秉承職場輩分的傳統理念,他們認爲公司的各種表决會議只不過是形式主義,老闆通常在會議前就做了决定。 潘特稱,事實並不儘然。亞洲公司的領導擅長深入群衆,瞭解民心。“老闆往往在會前一個月之前就開始明查暗訪,相方設法瞭解員工的想法。” “因此在開會之前,他已經掌握了各大利益相關群體的意向。” “我認爲亞洲人很注重集體和諧。這種集體和諧意識與外國人印象中的職場等級幾乎是矛盾並存。這是一種獨特的領導風格,旁觀者較難洞察。” 那麽企業如何在推動變革的同時維繫員工的歸屬感?謝福華認爲,企業應該鼓勵漸進式變革,而這種變革應以全體員工所認同的企業價值與企業文化爲軸心。 潘特同意企業在推動變革的同時增進員工的歸屬感這一點至關重要。他指出,企業在達到重大變革(如領導班子和企業結構變革)之前通常要經歷一系列的漸進式變革。這在組織學文獻中被描述爲以革命性變革作點綴的漸進式變革。 潘特補充說,相較於以辦公室的大小來衡量職業成就的前輩,亞洲年輕一輩經理人可能更接受持續漸進的變革。他不認為員工們會期望組織維持一成不變,因為他們不預期環境會永恆不變。 本次峰會傳達的重點信息有三。首先,公司必須認識到員工具有不同的特性,應主動積極地建立區別性人才方案,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其次,公司必須在發揮全球化優勢的同時給予地方員工更多自主性,鼓勵他們著眼地方,放眼全球。利用網絡優勢加强各地員工的合作,增强公司的競爭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對亞洲未來將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沒有人有現成準確的答案。這還有待於亞洲企業在實踐和創新中尋求最佳解決方法。 http://www.inseadknowledge.com.cn/trad/organisations-human-capital-091112.cfm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