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6/14 16:51:02瀏覽835|回應2|推薦5 | |
引用 " 黑鮪魚終於變成少了 " (http://blog.udn.com/loster/3041772 ) 讀到老譚所寫的 "黑鮪魚終於變成少了" ,提到鮭魚是西方人的主要食物,所以他們雞婆的要命,限制張三抓多少,李四抓多少。 我想這個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也來補充一篇。 除了少數例外,鮭魚在淡水的溪流裏孵化。 魚卵和魚苗逃過重重獵食者,順溪而下,最後進入海洋。 少則一年,多則五年,鮭魚性成熟後,會開始逆著河流向上游移動,在溪流交配產卵。 有些種類的鮭魚可能身體變紅,嘴變成鈎狀。 大部分的成魚交配後死亡,完成它的一生。 有時候為了幫助鮭魚,美國和加拿大政府部分單位會幫助鮭魚人工受精,當魚苗長大到一定程度後,再放生於溪流裏,增加鮭魚族群的繁衍機會。 也許因為這個原因,鮭魚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在內陸河流度過,甚至政府單位有動用人力經費來培育魚苗。 美國加拿大會對外國漁船捕鮭魚關切,甚至在特別經濟專用海域裏禁止的立場。 我不能說這種主張有沒有道理,不過美國加拿大在獵捕海洋裏的鮭魚的同時,也花費心思在幫助鮭魚魚苗上,希望能永遠有鮭魚捕。 比起台灣談吃黑鮪魚捕黑鮪魚的人總是比討論養黑鮪魚幫助黑鮪魚繁衍的多,大概高明一些。 去過舊金山漁人碼頭的人可能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一隻隻的大肉蟹(Dungeness crab)長的都一樣大,排列十分整齊? 答案是美國各州政府法律規定大肉蟹只有雄性的螃蟹,身長超過規定的尺寸,才可以捕。 母螃蟹要產卵,繁殖更多螃蟹,因此不能捕,自己跑到蟹網的母螃蟹必須放回海裏。 另外小螃蟹也要給它們長大的機會,將來才有螃蟹吃。 因為這個原因,大肉蟹的蟹黃是吃不到的,但是將來繼續有大肉蟹供人們食用的機會大的多。 台灣甚麼時候政府單位和民意代表能用永續的觀念來幫助漁民的生計?
附件 : 1. 維基百科上有關鮭魚的介紹(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lmon 2. 美國華盛頓州伊薩瓜市(Issaquah)的魚苗養殖場。 http://www.issaquahfish.org/yourhatchery/index.html 3. 準備交配產卵的(sockeye)鮭魚。 後方那隻上方嘴部呈現鈎狀的是雄魚,前方那隻嘴部沒有鈎狀的是雌魚。 http://www.trotterfishing.com/images/Fish/Red.jpg 4. 北美洲的大肉蟹(Dungeness crab)。 http://en.wikipedia.org/wiki/Dungeness_crab 5. 美國奧勒岡州大肉蟹委員會網站有關永續獵捕(sustainable harvest)的規定。 必須是在螃蟹季節,並且只能捕外殼寬度超過6.25英吋的雄性螃蟹。 其他捕到的螃蟹都必須無傷害的放生。 http://www.oregondungeness.org/general-info/ODCC_sustainable_harvest.htm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