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5/18 16:11:27瀏覽489|回應3|推薦0 | |
引用克萊斯勒的廣告費,政府說了算(http://blog.udn.com/martinique/2948168) 拜讀阿卡迪亞君和路人Juno的對話,覺得很有意思。 在美國,聯邦政府是否應該對三大汽車公司紓困,是一個引起很多討論的問題。 其實三大汽車公司裏,福特(Ford)的狀況最好,沒有政府紓困在短期之內也沒有大問題,但是通用(General Motors)和克萊斯勒(Chrysler)則面臨財務危機,從去年年底警訊便已出現。 一部份人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對三大汽車公司紓困,因為它們的破產並不是只有三家汽車公司受到影響,這後面還包括不計其數的汽車經銷商及其員工,和汽車零件生產下游工廠及員工。 簡單的說,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帶動著很多工廠和人民工作。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美國政府應該袖手旁觀,任其破產,因為三大汽車公司可能已經病入膏肓,任何紓困只是把納稅人的錢丟進水裏,最後還是得走向破產一途。 另一方面 汽車工人工會(UAW, United Auto Workers)過去已經為其三大車廠的員工爭取太多的福利。 據估計,每一個小時三大車廠的員工連同福利得到US$70以上的薪水,而豐田本田在美國車廠的員工則只有US$48的薪水,相形之下當然三大車廠失去競爭力。 要解除工會條款,除了工會自己讓步,只有破產一途。 阿卡迪亞君質疑為什麼聯邦政府可以對克萊斯勒公司的廣告計劃指點,在這一點上我想路人Juno已經指出問題之所在。 克萊斯勒公司拿了聯邦政府的紓困,自然讓聯邦政府有了某種程度的控制權,即使聯邦政府沒有一張股票。 克萊斯勒公司有兩個選擇: 一,拿聯邦政府的紓困也接受聯邦政府的主導。 二,不拿聯邦政府的紓困,維持自己的獨立性,另外想辦法借錢,借不到錢就宣告破產。 很明顯的,克萊斯勒選了一,它選擇時也完全明白自己做這個選擇後面的條件。 如果有一天克萊斯勒手上賺到足夠的現金,或是找到新的金主,把聯邦政府紓困歸還,那麼克萊斯勒馬上又回到自主的身分。 要說這是社會主義,如委內瑞拉宣布將外國石油產業收歸國有,並不相同。 正確地說,歐巴馬政府並未對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紓困,給它們所要求的現金。 歐巴馬政府只是擬定了一個時間表,讓克萊斯勒和通用有更多的時間尋求解決方案,包括和其他車廠合作或重整,在同時聯邦政府提供資金讓通用和克萊斯勒繼續照常運作。 時間到了,除非有其他變化,聯邦政府不再支援,該破產的就破產。 如果汽車公司撐過去,把紓困金歸還聯邦政府,克萊斯勒還是一個獨立的民營公司。 阿卡迪亞君指出當初汽車公司老闆要求政府紓困時並沒有同意接受政府控制,但是要政府拿出一張沒有任何條件的空白支票支援你,這種事只會在台灣的高速鐵路公司對陳水扁總統要求紓困時才會發生。 歐巴馬政府對三大汽車公司的做法是對是錯,可能要幾年後才會知道。 但是克萊斯勒自願將部分控制交給美國聯邦政府來得到紓困,只要它有現金,隨時可以還給政府回復獨立,這一點不該有爭議。 附件: 1. (11/18/2008) Big Three CEOs Flew Private Jets to Plead for Public Funds, http://abcnews.go.com/Blotter/Wallstreet/story?id=6285739 2. (03/20/2009) Obama puts GM, Chrysler on short leash, http://finance.yahoo.com/news/Obama-denies-bailout-funds-apf-14777855.html 3. Transformational UAW Deal? Accept Professors' Pay, http://mjperry.blogspot.com/2007/07/uaw-pricing-themselves-out-of-market.html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