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01 12:32:51瀏覽1984|回應6|推薦19 | |
引用文章:新興學門 - 政治宗教學 網友田園火雞由於達賴喇嘛來台為災民祈福之事, 提出該有像《政治宗教學》一個學門,來研究: 宗教活動如何被政治影響,以及宗教活動如何成為 政治工具的專門學科。例如,十一世紀時的十字軍東征 應列入其中,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及後來持續 至今進行中的回教“聖戰”,也該有份。 不過每一門「學問」就像一棵「樹」,有種子經發芽成長, ,才會「獨立」甚至「開枝散葉」,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時間。 我猜想還有一個原因,是真正的「為學問而學問」的人一直都有, 但是「學術得以自由」的環境卻是「最近」幾百年的事。 羅馬教廷為維持信仰一向愛禁書(有審查委員會), 哥白尼的天體論(教士/博士的30年心血)、馬基維利的君王論 (The Prince)都一禁好幾百年,還有‧‧‧等等。 1600年左右還燒死一個哥白尼的後學(也是教士)。阿門! 中國這方面也不差,滿清搞「古今圖書集成」順便禁毀「不當書刊」。 幾百年下來只有一個「僕學」(修正:是樸學)。 大陸是一切為「政治」頗有教廷之風。台灣有段時間也愛禁書, 例如「金庸小說」老爹國中時即可閱讀,我直到大學才看到 遠景「正版」。還是改過的,與數十年前不同。 唉!這些就都算了。 回到主題,就也以「十字軍東征」為例: 只是兩者都還很新,他們的範圍有待明確定義。 2001年 911之後「宗教與政治間互動」如伊斯蘭民族/ 宗教、回教“聖戰”諸課題,這才開始大大熱門起來, 這時研究就是「政治」學為主,宗教也很重要, 「歷史/民族學」反變成次之。 2002年12月,“宗教與政治學術研討會”也已在北京舉行。 不論如何,兩者的進一步發展可以預期。 新興學門本來就會一直出現,例如,50年前可有「紅學」 (紅樓夢學)這一門? 好了,讓我們輕鬆一點,對於宗教政治這對難兄難弟, 像耶穌基督這樣的智者早就說了: 「上主歸上主,凱撒歸凱撒」,「我的國不在這世上」。 偏偏後繼者「整理」出來的聖經, 不管你是「神權政治」(曰:「皇帝在教會之內」)、 「政教合一」(「君士坦丁大帝」在位與東羅馬帝國時代)、 「政教合作/分權」都找的到「文字根據」。 公元313年「米蘭詔書」雖然解放了基督教徒, 但也「收編」基督教教會,成為社會安全系統一部份。 西羅馬帝國滅亡,教會開始學著自立自主(縱橫裨闔?) 又是一個新時代。直到1309年教廷也被迫遷到法國, 這一千年來,其實就是:難兄難弟誰厲害就用另一個當 「幫手」、「打手」。 懷疑嗎? 請問「君士坦丁大帝」或「查理曼大帝」之時誰「話事」? 或教宗「伊諾增爵」三世時代怎敢自言為「天主的代表」? (以前的教宗都只說是「聖伯多祿的代表」) 幾千年後人類終於明白「政教分離」最好,二次大戰後羅馬教宗 在歐洲甚至西方世界,不干政也被人尊敬。但說來又有點怪: 「60年來,幾個教宗前後多次來亞洲,台灣停都不停一下。 梵諦岡和台灣兩國連邦交都沒有了,這也讓人很感慨。」 達賴喇嘛也許不喜歡,西藏遲早也要走這一步。 假設說:當時中共和平解放西藏,爾後也一直和平安定, 連「文化大革命」都沒有。 西藏的人會不會一點一點接觸到外界世界?會!遲早。 (達賴喇嘛自己可蠻喜歡外來的「玩具」) 印度由封建->殖民地->民主國家。 西藏的人會不會覺得可以有其他的選擇?會!選那個?難說。 中國人的「易」有三重意義,其中有一是「變易」(還有簡易和不易)。 「變」才是正常的,而且「變」不會停,「黑格爾」也這麼說。 (馬克思的盜版無效。而且,豈能用暴力造成無產階級專政, 凍結歷史改變?鬼扯。大陸現在是走資?走無?) 政治鬥爭太「醜陋」,最近大家太「鬱悶」,說個故事大家解解悶。 以前,老師說「大憲章」是英國民主的重要文獻,很多人大概也聽過, 但未必知道這文件也關係到了一場宗教與政治間之「鬧劇」。 當時教宗「伊諾增爵」三世 (1198-1216) 等於是西歐的「太上皇」。 英國的暴君約翰 (1199-1216) 不得民心,先是未得教宗同意任命坎特 伯利大主教(找打);生活奢靡又加稅,英國貴族群起武力反抗; 他還嫌不夠累與法國國王菲利浦 (1180-1223) 又有封土爭執。 (註:英國國王兼任愛爾蘭國主、諾曼第與阿奎登公爵、安如伯爵。 如何?怕了吧!) 教宗先派人調解不成,「開除」約翰王的「教籍」也無用, 法王菲利浦就準備跨海出征(好像教宗有同意)。 約翰老兄內憂外患下,除了趕緊任命教宗囑意之人為 坎特伯利大主教外,還出了一個絕招。(厲害!佩服!) 1213年,約翰老兄獻上「效忠書」與「獻地書」: 除承認教宗是「領主」,個人為「附庸」外,並向教宗獻上 英格蘭、愛爾蘭為領土(註:500年後,蘇格蘭才是一家人)。 這可不是空口白話,每年還要獻上1000銀馬克(英格蘭700+愛爾蘭300)。 這是很「投機」的一步,等於是對貴族說:「你反對我,就是反對教宗」。 但是貴族不管繼續抗爭,並強迫約翰簽下「大憲章」,內容主要保障 教會自由、貴族/民眾權益,不得任意加稅等。 教宗雖宣稱此文件無效,只是此一「宣稱」也無效。 1216年,約翰與教宗先後「蒙主寵召」,這場「鬧劇」也就結束了。 可以略過的一段: 賈誼的過秦論言道: 「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 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 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 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歡迎來我的噗浪聊聊天:http://www.plurk.com/NetSpider/invite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