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7/04 10:59:59瀏覽2316|回應3|推薦79 | |
自從投入餐飲業,所謂「飲食」這件事,讓我有了不一樣的體會。首先我們很難跟家人吃飯,多數人幾乎不自己做菜,大家用餐時在意的是CP值,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家店「好吃!便宜!份量多!」鍵盤美食家四處流竄,感覺大家對美味(口感)的追求,食材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期許。
但幾乎沒人做功課,對季節食材毫無所悉,從不關心菜價,不清楚自己吃進了甚麼,更別提餐食的營養成份與在地文化有甚麼淵源,一道料理因為怎樣的脈絡演變至今天的模樣,並沒有人在意。消費者往往只在價錢上斤斤計較,盡量想多佔一些便宜,很可惜便宜沒吃到,加工食物、化學調味料一樣都沒少,過度的糖、鹽、油脂、讓我們無法自拔,過度在意價格,忽略了飲食該有的價值,以為獲得很多,其實失去的卻更多。 至於孔老夫子提倡的「不時,不食。」拜運輸業發達所賜,現在市面上進口食物與在地食物交替出現,食材每日都「著時」沒有「不時」,加上多數人都是三餐在外的老外,平時也沒有做菜的習慣,所謂的時或食完全失去意義。基瑪‧卡吉兒(Kima Cargill)在《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中也提到,我們因為過度消費造成食物成癮的現象,也讓我們人生很多不如意都用吃來解決,不僅致使我們肥胖,亦帶來疾病。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