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德蕾莎修女傳心得14喜悅是什麼
2009/03/08 17:44:14瀏覽673|回應1|推薦23

引用文章讀德蕾莎修女傳心得13窮人就是我的家人

讀德蕾莎修女傳心得14喜悅是什麼

喜悅是愛.喜悅是祈禱.喜悅是力量。

神喜愛那些懷著喜悅給予的人,

如果你懷著喜悅給予,你將給得更多。

一顆喜悅的心來自一顆燃燒著愛的心,

愛之功亦即喜悅之功。

快樂不須探尋:若以愛人,旋即得之。──德蕾莎的演講詞 

    德蕾莎是一個向溺水者伸出援手的人,我們知道那隻手對一個溺水者有多麼重要。但也有對她的工作提出異議,甚至批評,有的人說她的舉動很幼稚,因為這樣做並不能改變世界;有的人認為她所作所為只是幫助了那些應該對貧困負責的人,使他們因為這些善良人的存在而更加高枕無憂;還有的人說,幾個被選中的地方變得比較光明了,而其他地方怎麼辦呢?更多的人指責她只關心貧困,卻不關注造成貧困的根源,比如社會體制、權勢集團,以及不公平的財富分配等等。

  德蕾莎說:「社會的進展當然是必要的,但這非貧苦人所需,眼見一個人即將死去,我們根本就沒時間去探究他為什麼會落入這般田地,然後去列舉一系列可以補救的社會法案,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幫助他平靜而有尊嚴地死去,總是有人說,與其給他們魚不如教他們釣魚,我們只能回答,多數接受我們幫助的人,甚至已經沒有了手握釣竿的力氣。」

  沒有人能掌控全局,所以某些人耕耘這個領域,另外的領域則由其他的人去耕耘,走上街頭扶起那些排徊在死亡邊緣的人,而造成這些人垂死街頭的社會根源,則由政治家、經濟學家、教育家以及別的權威們去發現,去解決。

  

隱士合十恭註

 我的 神阿、我知道你察驗人心、喜悅正直。以正直的心樂意獻上這一切物.現在我喜歡見你的民、在這裡都樂意奉獻與你。(代上29:17你為人公義、豈叫全能者喜悅呢.你行為完全、豈能使他得利呢。(22.3)他禱告 神、 神就喜悅他、使他歡呼朝見 神的面. 神又看他為義。(33.26)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16.3) 他又領我到寬闊之處。他救拔我、因他喜悅我。(18.19)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 


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

至于地獄。無諸罪垢。
至于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
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德。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示行貪欲。離諸染著。
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閡。
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
示行懈怠。而懃修功德。
示行亂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

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
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
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示入刑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
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
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
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

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
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dfreedom&aid=2722697
 引用者清單(1)  
2009/03/10 12:58 【山居的隱士】 讀德蕾莎修女傳心得15電腦中毒

 回應文章

win
教化
2009/03/21 01:28

我的感言:德蕾莎的偉大無容置疑,感動之餘,對下文仍希望能提供拙見:

德蕾莎說:「社會的進展當然是必要的,但這非貧苦人所需,眼見一個人即將死去,我們根本就沒時間去探究他為什麼會落入這般田地,然後去列舉一系列可以補救的社會法案,....而造成這些人垂死街頭的社會根源,則由政治家、經濟學家、教育家以及別的權威們去發現,去解決。

winby/s view:

宣揚教義及弘揚佛法的有效方法

    宣揚教義及弘揚佛法本應一視同仁,無分貴賤,

但欲教化大眾不如教化少數擁有權力的人(富人、當權者),更能事半功倍

若能成功將拯救千萬人,

若不去教化他們或教化失敗,將禍延千萬人。

 

IN fact, she has done! On the following issue: 讀德蕾莎..心得

當權者被教化後,做的更多

山居的隱士(Mindfreedom) 於 2009-03-21 01:33 回覆:
 

禮敬的 win 大善知識

合十恭安

哇....您真是一針見血     的高見啊 合十讚歎

讀禮運大同篇 國父孫中山先生是最早具有利天下,造福百姓的大德大行.

今天周美青夫人就帶頭做了慈愛德澤的最佳示範!影響所及權貴及官夫人等節制虛華的浪費,就是一劑清涼甘露成功的全民教育.

昨天讀到新聞,詐騙集團得逞使每年民眾損失高達上千億,令人咋舌.看了不禁納悶和扼腕,若能及時行善,對於面臨貧苦的厄運及時紓困,無異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淨土天堂,更能締造福爾摩紗的和善寶島~

教育是百年根本,現在中小學教育欠缺患難的同體心和悲憫實踐,只有少數有良知的家長,會教育子女,如同修女的父母,以身作則的良好示範,造就修女的今天.

教育和媒體!這兩大的聽聞中心,更能深入人心的核心!一起携手建造和改善,對於被先犠牲者的人來說,大家已經看見了,同時也在進行改善中!

隱士合十頂禮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