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6 00:33:39瀏覽383|回應0|推薦21 | |
回想自己第一次拍攝楓葉 (已經過季, 樹上只剩下幾片零星的葉片, 因此只拍了一片跟兩片紅葉的樣子, 好像 只留下了兩張照片), 印象已經不太清晰, 畢竟當時才十多歲…距今 “很多年” 了… 那棵距離山頂二十餘公尺的 青楓 小樹, 當年可能五年左右樹齡吧…現在已經變成森林中蠻高大的樹, 樹齡應該超過三十年了, 不過…它的周遭早就全被樹木與濃密高大的竹子圍繞著, 頂多只能看到局部的樹枝…早已經跟當年四周只有芒草, 它是草叢中唯一的一棵 “獨立樹”完全不同, 滄海桑田, 世事變遷, 那棵青楓或許是個人記憶中最深刻的紅葉印記, 幸好, 這麼多年來, 雖然環境變化, 至少它仍舊還活著 --- 那也是生平首次拍攝的一兩片紅葉. 首拍至今已經很多年, 此期間的冬季偶爾也有拍, 近年來則拍得更多…要說老照片, 似乎是一段漫長的歲月, 因此先不要扯到太過於古老的年代, 找幾張六年左右的好了, 畢竟不是二三十年的久遠歷史, 沒有太嚇人. 偶爾會追逐楓紅或是各種其他植物, 不過, 如果可以拍或是有機會拍的話, 拍小朋友絕對比拍其他目標要來得更重要…畢竟, 不論拍什麼大景小景都只是 “個人本身”的生活記憶, 別人並未親身參與過, 而拍攝小朋友, 則是他們 ( 屬於更多人) 生活中重要的歷史影像. 楓紅不重要, 大景更不重要…當然, 季節仍舊不重要, 重要的是, 曾經參與某次活動的某幾個人. 這是 2006年夏天, 颱風離開不久之後, 選擇走上簡直可以跟地獄相比擬的爛路--- 力行產業道路 (從霧社經過華崗往福壽山方向), 那條產業道路每雨必坍, 每遇颱風必中斷, 沿途只能以千瘡百孔來形容, 不是簡單的崎嶇不平而已. 原本陡峭山坡上的原始森林遍地都被砍光光, 裸露出七八十度, 連人都無法站立或是行走的碎石邊坡, 種植高麗菜或是其他蔬菜, 一路行進, 除了道路難行, 仿佛也聽到山林的嗚咽. 土石流淹沒橋樑, 那是一定的, 把樹砍光光, 不發生土石流或是山崩才怪 罷了, 反正天高皇帝遠, 似乎誰也管不著滿山遍野的濫伐濫墾…看看野百合, 放鬆一下心情吧 藍色天空之下的百合花, 總比去拍那些癩痢頭一般的光禿山林好許多 即使路邊的雜草(瑪格麗特), 也勝過那些濫墾的山林 一長段幾十公里的道路狀況非常恐怖, 不過小朋友似乎沒什麼感覺, 她們早已經習慣山林之間的顛簸, 每次停車休息都很愉快 她穿拖鞋哩, 果然很 休閒 大女兒也拿著相機在拍照 已經從漫長的土石爛路到了路況良好的柏油路, 途中出現一個涼亭 (早年到此之時還沒有), 原來, 這是 一年多前 才建設好的. 準備在涼亭休息吃午餐 (已經開車老半天了), 先拍張天空與屋頂的一角 涼亭東南面, 遠處是合歡群峰, 等一下還要翻越遠山的背後 涼亭的字沒拍完整, 因為是拍大女兒 從涼亭內拍攝遠山, 當時只有自己帶著家人, 一支巴掌數得完, 並沒遇到其他遊客…獨享涼亭煮午餐以及喝茶喝咖啡…不過那是 “以前”…不是大家瘋狂追 “瘋”或是 追花 的現代.. 2012年十一月 ( 福壽山 “瘋”葉季節 ), 根據別人的部落格知悉, 一早天色未亮, 涼亭周邊的馬路邊, 已經有 “上百支”相機沿著馬路一字排開 (要拍朝陽與晨曦), 天啊…這也太瘋狂了吧, 而且聽說那一天還是 “非假日”哩…非假日就有上百支相機的大陣仗, 那假日還得了? … 才相隔五六年的光陰, 涼亭每天都已經變成市場一般, 天未亮就滿滿的人在守候…真想不懂那些追逐所謂 “大景” 的人, 一堆人守在涼亭邊, 或是一堆人擠在農場天池旁邊的 “狹小院子”, 只為了拍那幾棵 楓樹, 還真的夠專情哩, 天地之大, 有著千山之楓, 卻只為了某幾個熱點而已. 兒子與大女兒 北面是從雪山(中右側霧中), 經過 大劍山(中左) 往 佳陽山(左) 的稜線, 稱為雪劍線 的登山路程, 也可以單獨前往 “大劍/佳陽/小劍”而不從雪山縱走過去, 三峰單攻. 東北面山凹遠方是往宜蘭的方向(中橫宜蘭支線), 左邊整片開墾區域則是 福壽山/梨山/環山的方向 佳陽山 的南側山頭上有個灰色大石壁, 是它的特徵, 右邊是 大劍山, 中間是 油婆蘭山 每次看到 佳陽山, 就會想到第一次拍它的時候, 二十幾年前的一個冬天, 騎著機車從台中東勢經過谷關/德基水庫 上來, 在那個屬於 “舊中橫”的年代, 曾經騎車或開車走過蠻多趟, 當時佳陽山 還是 覆著白雪的照片…遺憾的是, 舊中橫可能必須永遠存在於記憶裡面了, 大地震之後已經中斷十幾年, 未來五年十年似乎都無法真正修得好. 從涼亭下行到福壽山農場附近, 只是大致看一下而已…前幾年他們都來過, 甚至於還是在農場露營區露營過夜的, 因此並未多作停留, 這一趟行程屬於山區兜風, 而非為了看楓 繞過梨山, 行走於中橫舊路線往大禹嶺, 拍棵 鐵杉, 中海拔的代表樹種 途中有個山谷, 照片右下角是一棵 紅榨槭 (楓紅的兩大主角之一), 山谷下也有許多楓樹…這也是一個楓之谷, 不過, 即使到了楓紅季節, 可能也很難有時間跑到這麼遠來拍它們吧. 確實也是啦, 時間又過了六年, 幾個山區雪景倒是拍了許多, 這個山谷的綠葉轉楓紅卻不曾再拍過…實在沒時間專程跑到這麼遠的地方. 經過福壽山卻沒有去看看那幾棵楓樹, 季節倒不是重要原因 (綠葉也是另外一種風景), 只是, 幾棵楓樹以及房屋與屋簷 (福壽山的院子狹小, 幾乎都會順便拍到房屋), 類似的畫面似乎不需要跑這麼遠, 家附近山區也有房子加上楓樹的景觀, 甚至於連自己的車子都能夠跟楓樹合照. 這一趟會去另外一個楓樹林, 中部山區蠻大一片的楓香樹林, 只是, 是在它們綠葉的季節前往…整片偌大的樹林, 仍舊還是一個巴掌就數得完的人而已. 楓紅時節, 反而就不會去那裡了, 幾萬人同時擠進一個小區域(沿途大塞車又沒得停車), 賞楓兼賞遍地人頭, 還真的不喜歡去湊那種熱鬧. 不管 楓香/青楓/紅榨槭 或是其他種類, 多年來的空檔與假期帶他們走往全台灣許多山區, 楓樹步道/紅葉或是下雪對他們而言其實也不特別, 反而在某一個雨霧之中, 在沒有路也沒有人的中海拔山林, 杉木林中遍地乾枯的落葉, 或許是更大的一個超級大景, 因為, 沒有其他人會拍到完全相同的景觀. 走自己的路, 拍一個屬於自己 (或家人) 的大景…不需要追逐與其他人一樣的東西 雨霧森林裡面的楓香落葉…追逐 “紅”葉的人, 或許瞧不起這些外表不是紅色的枯葉吧 厚度超過十公分的鬆軟落葉堆, 要不是下雨濕掉, 躺在上面應該很舒服… 至少, 這是單獨屬於小朋友生活中的特別景觀, 跟大眾所追求的大景是另外完全不同的風貌, 一種專屬於他們三個人的特殊風景…那一大片廣大的 楓香 枯葉. 眾人的大景可以不用拍, 私人的小景倒是應該多拍一點…小景也是另外一種大景, 而且它們更是獨一無二. 待續…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