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9/17 21:25:33瀏覽19437|回應7|推薦77 | |
山林中的未知 鳶嘴山, 算是中部地區相當著名的中級山, 山勢挺拔尖聳, 從台中的東勢地區遠觀, 蠻容易就認得出來, 中央遠方那個尖峰 登山口位於 大雪山林道 的里程 27K 左右, 因此雖然看起來似乎不遠, 但是從東勢地區起算, 大約也得開車一小時, 行經無數轉折的蜿蜒道路, 才能到達登山口 起登不久即可上達稜線, 然後沿著稜線繼續爬升, 到達第一個陡峭崩壁路段, 紅色的警示牌 峭壁上都有繩索, 基本上, 注意步伐小心前進, 應該算是有驚無險而已 ( 粗心大意而中途失手或是失足的話, 後果就難以想像了, 可以說是 必死無疑, 因位從右邊墜落的落差可能超過百米以上的深度 ) 地勢很陡峭, 不過, 具備些許的臂力, 加上小心每一步, 也不算太嚇人啦 反正就是 --- 絕對不允許出任何差錯, 其它都沒啥 登頂之前的岩壁, 步步小心就是 鳶嘴山, 爬升不算高, 距離也不算遠, 如果要去炫耀說有多危險或是困難, 講起來, 會給人笑 --- 連 練膽 應該都還稱不上, 只能算是蠻普通的一條路線而已 ( 對於膽敢一人獨行 奇萊主北 還曾經經歷過某回 地獄聖稜 的亡命旅途的人, 這樣講應該不算過份 ), 不過, 還是要注意安全啦 登頂 鳶嘴山 之後, 沿著相同稜線, 還可以繼續前往 稍來山, 途中回望 鳶嘴山, 那個山勢還是很特別 ( 從山頂下行, 還有幾段有些危險的陡峭繩索地形, 就略過不談了, 反正在山上踏出的任何一步, 都要注意 ) 沿途就不多提了, 反正就是一直走, 有上坡也有下坡, 有平坦路也有亂石橫陳的地方, 之後就到了 稍來山... 以筆者來說, 山區的所有峭壁懸崖都不嚇人, 嚇人的反倒是, 稍來山頂 的 瞭望台 頂層, 那些很窄的通道, 又幾乎只有筆者 屁股高度 的欄杆, 才真的恐怖, 每次在那上面看風景, 都會怕欄杆斷掉而摔落, 或是萬一恍個神, 重心一偏就會掉下去....唉, 身高較高或是腿太長的壞處 ( 普通身高的人, 欄杆都有腰部以上甚至於胸部的高度, 就會感覺比較安全 ) 基本上, 如果自己帶家人上山, 而且途中會有危險的地形, 自己都會先走到另一端, 並且特別架設好固定繩索, 並回頭幫他做好基本的安全確保之後, 才會讓兒子通過某個危險區域 例如兒子腰部的那條橘色登山繩 ( 已經先在他的腰部綁了 秤人結, 繩索尾端還附有 安全掛鉤 ), 畢竟有許多地方, 一步的失誤, 牽扯的可能就是一條寶貴生命, 因此自己寧可多花一些時間, 先去弄好兒子人身安全的保障 ( 至少萬一不慎滑落, 也不會摔得太深, 頂多在兩公尺之內而已 ) 鳶嘴山 縱走 稍來山, 路線途中有許多條不同的 上登 或是 下切 路線, 有些距離較近 ( 可以 偷吃步, 省去許多爬山的時間 ), 也有必須繞得比較遠的, 例如這條, 是通往公路 30.5K 左右的一條路線 比起 鳶嘴山 前後的地段 ( 最危險的路段, 是在 鳶嘴山 的前後兩或三百公尺範圍之內 ), 從 稍來山 走往 30.5K 的這條路線也不算是有特別的危險地形, 但還是別不慎踩空或是跌倒. 途中, 原生的茂密 闊葉樹 蠻漂亮 即使是 枯木, 也有其特色 許多年來, 鳶嘴山 與 稍來山 這一帶的山區, 筆者也曾經走過不少次, 其中有兩或三次是帶著另一半, 另外有更多次則是自己一人獨行, 從自己多年前 首登 以來的那些年裡面, 感覺上, 危險 這兩字, 似乎很模糊 ( 但筆者也從來不會認為, 這種路線, 適合帶著小朋友前往, 除非全程中的每個危險地形, 都能夠一段又一段的做好安全確保 ).... 只不過, 在台灣的山林裡面, 永遠存在著許多的未知, 別說偏遠的高山, 即使是一般的 中級山, 也經常是如此, 只要途中的一個閃失, 任何人都很難預料, 情況會是如何. 分隔線 ======================================================= 雖然新聞中都是打出全名, 但還是抹除好了.... 全家出遊, 回程卻少了一位, 真的是很大的遺憾. 唉, 只能說, 山林裡面總是潛藏有太多的未知, 意外也永遠發生在人們完全始料未及的狀況之下. 希望遇難者安息, 其家人們節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