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解放軍海軍成軍60週年慶祝活動來訪國際軍艦篇(下)
2009/07/14 12:09:46瀏覽974|回應0|推薦19

孟加拉海軍奧斯曼號飛彈巡防艦
該艦為前解放軍海軍湘潭號飛彈巡防艦(江湖II型/053H1),曾在解放軍海軍服役多年,參加過1988年中越3.14海戰,退役後外銷至孟加拉,並重新命名為奧斯曼號。由於艦齡已久,奧斯曼號的外觀顯得有些陳舊。
1978年,江湖II型開始建造。1980年代初,新型艦砲系統和反艦飛彈改進型定型,這些武器系統開始被用於改進江湖型(053H)艦。火砲性能的提高及電子化和自動化使該艦的戰力有所提昇。裝備了改進型反艦飛彈系統、79式雙聯裝100mm艦砲(最早用於053K型江東級)和76式雙聯裝37mm艦砲的053型艦稱為053H1型。反艦飛彈採用射程更遠、巡航高度更低、命中率更高的上游1號甲型彈和改進的迴轉發射裝置,改進發射裝置也可在需要時發射上游1號飛彈。
053H1與053H在構型上較明顯的區別除了艦炮外,原艦橋後主桅兩側的2座砲位取消,即採用4座76式37mm艦砲取代了原來的6座61式。艦橋上還增加了與新艦砲搭配的大型射擊指揮儀和343型射控雷達(也可操作37mm艦砲,北約代號穀燈,即艦橋上方的球狀物),艉樓兩座火砲之間增設平臺用於安置控制37mm艦砲的341型射控雷達和571遠具搜索雷達。並更換了新型柴油主機和海上油水和貨物補給裝置等,航速增至28kt(約51km/h),動力和發電功率都加大。

俄羅斯海軍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
該艦長186m,舷寬21.5m,吃水深7.6m。標準排水量9800ton,滿載排水量11200ton。編制員額454人,其中軍官38名。該級艦為燃氣輪機推進方式,最大航速32kt(約59km/h),航速15kt(約27km/h)時的續航力7500nm(13890km)。
該級的艦體,大抵是自卡拉級(Kara,Project 1134)飛彈巡洋艦發展而來。為容納長程反艦、防空飛彈等武器,其艦體比卡拉級長約14m,舷寬和吃水也略有增加,艏艉比卡拉級略顯外傾。其前部上層構築高5層,其後端與封閉的金字塔形主桅連成一體,由水面至主桅頂高達30多公尺。艦中略靠後的煙囪呈長方形,兩側有許多散熱孔,前面是大型進氣口。2座煙囪間有空隙,用來放置旋轉吊桿。露天甲板的軌道用來運送彈藥、物品等。在煙囪後方的旋轉吊桿和後部上層建築之間有一段開闊處,甲處下設有垂直發射系統(VLS)。
艦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圓形長程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前沿前部上層建築兩側成階梯形傾斜排列,佔據甲板較大位置。該裝置型式較簡單,有固定仰角,每對發射口位於前一對發射管後端之上。如何佔據甲板面積較少,同時也克服發射筒相互之間的發射氣流的影響。但為減小氣流對上層建築的影響,上層構築造得較高。
武器裝備主要為8座雙聯裝SS-N-12長程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布設在前部上層構築兩側,其直徑約2m,長約12m,共16個,2個一對,左右舷各4對,均呈16∘仰角。本級艦配備的1架Ka-27直升機,主要用於該型飛彈的中繼引導。另外,該級艦還有1座雙聯裝130mm艦砲,最大射程29km。
SA-N-6長程防空飛彈其發射裝置在艦中後部的甲板下面,沿縱線兩側對稱排列,每邊4個,共8個。發射井內沿圓周佈置8個發射筒,總共備彈64枚。在該級艦艉直升機機庫兩側,各設有1座俄國海軍自1970年以來就裝備的SA-N-4短程防空飛彈,彈艙呈圓筒形,直徑約3.25m,高6m,可容納一對能垂直升降的飛彈發射架,備彈20枚。另外,該級艦還裝備6座AK-650型6管30mm機砲用於近迫防禦(CIW)。一對設在艦橋前方甲板室上部,縱向排列,另外二對設在艦中部兩側專用平臺上,射程2km,射速3000發/分。

巴基斯坦海軍巴爾號巡防艦
巴基斯坦海軍巴爾號巡邏艇艦為前英國皇家海軍(RN)21型巡防艦敏捷號(HMS Alacrity, F174),1994年轉讓給巴基斯坦海軍,更名為巴爾號,該艦排水量約3200ton。
21型巡防艦的艦長約117m,排水量為2500ton,以燃氣輪機(Gas Turbine)為推進主機是採用,全馬力航行時啟用2具奧林帕斯型(Olympus)燃氣輪機,巡航時則啟用另外2具泰因(Tyne)燃氣輪機。該艦的速度最高號稱可達34kt(63km/h)。武器裝備包含1座4.5in(114mm)艦砲,2座20mm機砲,1套四聯裝海貓(Sea Cat)防空飛彈發射器,2套魚雷發射器,以及1架艦載型大山貓(Lynx)反潛直升機。

印度海軍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印度海軍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屬於印度國產的德里級(Delhi)。該級艦是印度在前蘇聯技術支援下研製的多用途飛彈驅逐艦。構型融合了俄美兩種軍艦風格,艦體形狀類似於西方軍艦,艦艏略上翹,但上層構築和武器配備卻有俄式風格。
首艦德里號(INS Delhi, D61)1987年11月開工,1991年2月下水,1997年11月15日服役。第2號艦邁索爾號(INS Mysore, D60)1999年6月2日服役,第3號艦孟買號於2001年1月22日服役。
該級艦全長163m,舷寬17m,吃水深6.5m,標準排水量5900ton,滿載排水量6700ton。最大航速32kt(約60km/h),續航力5000nm(9260km)。全艦編制360名,其中軍官40人。主要用於防空、反艦、反潛作戰,協同航艦行動。
艦艏裝備1門100mm艦砲,艦中部裝備4門30mm防砲,4座四聯裝SS-N-25反艦飛彈發射器。其中德里號裝備有1座雙聯裝SA-N-7防空飛彈發射器,麥索爾號和孟買號則裝備2座印度自製的特里蘇爾(Trishul)防空飛彈,反潛武器包括2座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2座導軌式深水炸彈,並可搭載2架美製Mk.42B海王(Sea King)反潛直升機。

新加坡海軍威武號飛彈巡防艦
新加坡海軍威武號飛彈巡防艦是在法國洛里昂造船廠(Lorient shipyard)建造,其餘5艘的建造工作均是在新加坡科技船舶公司(ST Marine, Singapore Technologies Marine)的造船廠由法國專家指導完成,每艘單價1.67億美元,依2000年簽署的合約,造艦技術由法國造艦局(DCNS)移轉。
前4艘同型艦已服役於新加坡海軍,分別是首艦威武號;2號艦剛毅號(RSS Intrepid, FFG-69);3號艦堅定號(RSS Steadfast, FFG-70);4號艦堅韌號(RSS Tenacious, FFG-71)。剩餘的2艘堅定號(RSS Stalwart, FFG-72)和至上號(RSS Supreme, FFG-73)將在完成各項測試後,於2009年第1季加入新加坡海軍戰鬥序列。
新加坡訂購的威武級巡防艦是拉法葉級(La Fayette,台灣命名為康定級)的升級改進版本,除裝備有現代化作戰系統外,在建造過程中還運用了能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的匿蹤技術。
雖由拉法葉級發展而成,但威武級噸位略小,且匿蹤性能也更好,在雷達、聲音、紅外線和電磁等方面都具有較低的訊號特徵。此外,高度自動化、智慧化、精密的綜合作戰和艦舶管理系統使威武級船員總數只有70名。該艦全長114.8m,艦寬16.3m,艦高6.0m,滿載排水量3200ton。
威武級裝備的武器系統包括1門義大利奧圖‧美勒拉公司(OTO Melara)研製的76mm/62型艦砲,紫菀(Aster)15型防空飛彈和西瓦爾(Sylver)垂直發射系統(備彈32枚,使用4套8單元A50型發射模組),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和A244/S Mod 3型魚雷。
該級艦還裝備由法國泰利斯公司(Thales)生產的武仙座(Herakles)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對空中和水面目標的探測距離號稱可達250km。

美國海軍菲茨傑拉德號飛彈驅逐艦
編制在美國海軍第7艦隊(7th Fleet)的勃克級(Arleigh Burke)飛彈驅逐艦菲茨傑拉德號,1995年10月開始服役,目前常駐日本,曾參加2006年11月在南海海域舉行的中美第二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裝備神盾戰鬥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的菲茨傑拉德號,為第一批服役的早期型勃克級飛彈驅逐艦,所裝備的武器有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標準2型(SM-2)防空飛彈、ASROC反潛火箭,並可使SH-60B/F反潛直升機起降。
勃克級系列總共有3種規格,滿載排水量從8422ton到9217ton之間,該級艦也是因為裝備神盾戰鬥系統而習稱為「神盾驅逐艦」,但功能較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飛彈巡洋艦略微簡化。其裝備與提康德羅加級類似,但因建造時間較晚而配備較新的雷達、聲納等感測系統。
菲茨傑拉德號的排水量在9000ton左右,比俄羅斯海軍的瓦良格號略小,但其作為航空母艦打擊群(CSG)的防空反飛彈屏障,在可能的海戰中其實與瓦良格號扮演著攻防對手的角色。

南韓海軍獨島號兩棲直升機登陸艦
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的南韓海軍獨島號(ROKS Dokdo, LPH 6111)兩棲直升機登陸艦,艦身內配備機庫甲板與兩棲作業泛水甲板。其機庫甲板可做為車輛甲板之用,由於在甲板前後裝置2座大型升降機,可讓故障待修的直升機後送機庫甲板進行維修。除機庫和車輛甲板外,兩棲泛水甲板也可供1或2艘氣墊登陸艇(LCAC)登艦作業,此項操作選項在於泛水甲板和機庫(車輛)甲板之間的坡道,是採放下或舉升而定。當艦島後方的升降機使用時就須將坡道舉升,讓藉由電梯上下的車輛或飛機,能有足夠空間進行迴轉。其機庫與車輛甲板只有一個區塊,而泛水甲板除可停放LCAC外,也可停放AAV-7兩棲突擊車,但泛水甲板在停放AAV-7時,LCAC就無法登艦操作。
艦長199m,飛行甲板長179m、舷寬31m,設有5處直升機操作點(起降用),能停放10架直升機,可謂「直升機航空母艦」,飛行甲板右舷設有1座巨大的艦島。艦島上層和主桅設計採取匿蹤設計,能降低雷達回波與紅外線訊跡,在脆弱部位加裝裝甲以強化抗打擊性。艦內劃分5個防火區域和3個核生化(NBC)防護區,所配置的水密艙能確保3間艙房進水還不會沈沒。
動力配置採取複合式燃氣渦輪推進系統(COGAG),裝置4具LM2500燃氣輪機,總計輸出12萬馬力,以雙可變螺距車葉推進,最高航速可達23kt(42.5km/h)。裝備先進的SMART-L對空搜索雷達,搭配艦上的海公羊(RAM)防空飛彈與近迫武器系統,讓該艦在執行兩棲作戰時可擔任兩棲登作戰部隊的防空指揮艦。

南韓海軍姜邯讚號飛彈驅逐艦
2007年10月1日是南韓的「國軍日」,南韓自製新一代4500ton級KDX-II驅逐艦的第5號艦姜邯讚號(ROKS Gang Gamchan, DDH-979)飛彈驅逐艦正式交艦,並自次日起開始進入戰備部署階段,該艦是以高麗王朝時代的名將姜邯讚為名。
姜邯讚是高麗王朝著名的官員和軍事指揮官,他雖是文官,卻在第三次高句麗與契丹的戰爭中大勝遼國的入侵而出名,被喻為朝鮮半島的第二個「乙支文德」。在此次戰爭後,契丹與高麗簽訂和平協議。契丹之後沒有入侵高麗,雙方保持友好關係,而高麗與遼國也因此進入其文化發展的最高峰時期。
KDX-II驅逐艦全長149.5m、高9.5m、舷寬17.4米,人員編制200人,航速29kt(約53km/h)。裝備1門127mm艦砲、守門員(Goalkeeper)近迫武器系統,以及反艦、防空飛彈等,同時還裝備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和水下聲納、反潛直升機等。
該艦的防空飛彈射程和能搭載的飛彈數量,較早期3000ton級的KDX-I驅逐艦有所增加,追蹤偵測距離也有所增加,防空能力也獲得加強。
另外,該艦可搭載2架反潛直升機,能進行各種海上作戰任務。同時,該艦還具備應對生化武器戰爭的核生化防護系統。
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於2004年7月開始建造姜邯讚號,並於2006年3月下水。後來在南韓近海進行了1年零6個月的測試,檢驗該艦的基本性能和武器、攻擊及防禦體系等各方面的海上作戰能力。

加拿大保護者號油彈補給艦
在此次參加海上觀艦式的各國軍艦中,就屬加拿大海軍保護者號(HMCS Protecteur, AOR 509)油彈補給艦的「個頭」最大。滿載排水量25676ton,吃水深10.46m。該艦動力係為1具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製造的蒸汽輪機,航速21kt(約38km/h)。
該艦裝備2座20mm的美製方陣(Phalanx)近迫武器系統,6挺12.7mm機槍,電子戰支援系統,戰術導航系統(TACAN, Tactical Air Navigation),並搭載3架海王反潛直升機。該艦主要用於為反潛艦隊提供燃油、彈藥、食品等海上後勤支援,亦可作旗艦及遠洋運輸艦使用,自身具備物資裝卸能力。

墨西哥海夸烏特莫克號風帆訓練艦
該艦是墨西哥海軍向西班牙畢爾巴鄂(Bilbao)造船廠訂造的鋼造三桅訓練帆船,是以墨西哥古代文明阿茲特克(Aztec)帝國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夸烏特莫克(Cuauhtemoc)的名字為名。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科爾特斯(Hernan Cortes)入侵墨西哥,誘捕阿茲特克國首領蒙特蘇馬二世(Montezuma II),阿茲特克人推舉其弟奎特拉瓦克為首領,抗擊西班牙入侵,但奎特拉瓦克(Cuitlauac)在不久後病故。1520年4月,特諾奇蒂特蘭城遭到圍困時,夸烏特莫克被推舉為阿茲特克首領,他在糧食斷絕、天花流行的情況下率領阿茲特克人與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戰鬥達3月之久。8月,該城失守後被俘。在酷刑逼供下,他拒不透露阿茲特克人黃金的埋藏地點,最後被殺害。夸烏特莫克被墨西哥人民尊奉為民族英雄,其立有銅像的紀念碑矗立在墨西哥城。
1982年下水,滿載排水量1662ton,艦長67.2m,舷寬12m,最大航速17kt(31km/h),是墨西哥海軍用來在遠洋航行中訓練海軍學員的團隊合作精神,編制軍官20人,90名見習生。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ke822&aid=313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