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觀艦式
各國海軍實施海上觀艦式(即所謂的海上閱兵)的歷史,可遠溯至1341年,由英法戰爭時英皇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在率英國海軍艦隊出戰前,先行校閱艦隊壯盛軍容而起。而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現行的觀閱式起源,則是在明治元年3月,明治天皇於大阪天保山附近海面校閱艦艇開始,為每3年舉辦一次。
二次大戰後,最典型海上觀艦式的是1969年北約組織(NATO)成立20周年的11國海上觀艦式和2005年為了紀念特拉法爾加(Trafalgar)戰役而舉行的國際觀艦式。2005年6月,為紀念特拉法爾加海戰200 周年,近40個國家的上百艘船艦在英國參加主題海上特拉法爾加戰役,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海上特拉法爾加戰役,解放軍海軍艦艇也受邀參加了此次國際觀艦式。
觀艦式又為檢閱式和分列式兩大部分。但海上觀艦式比起陸上閱兵式來又有許多不同:一是編制指揮和程序更複雜;二是通訊聯絡和溝通更繁瑣;三是海上觀艦式還要考慮眾多特殊的禮儀和外交問題。
檢閱式是受閱者乘坐較大型的艦船從被檢閱的艦艇前通過。通常,舉行檢閱式時,閱兵總指揮官先在岸上迎接閱兵首長,然後陪同閱兵首長乘艦艇駛向受閱部隊。當閱兵首長乘坐的艦艇駛至首艘受閱艦艇4-5鏈距離時,閱兵總指揮宣布檢閱式開始。當受閱艦距首長乘坐的閱兵艦艇2鏈、舷角45∘時,受閱艦艇信號兵鳴笛一長聲,全體人員立正,艦長發出口令「向右(左)看」,軍官、士官行舉手禮,水兵行注目禮,並目迎目送。待閱兵首長乘坐的艦艇通過舷角135∘時,艦長發出口令「向前看」,信號兵鳴笛兩短聲,禮畢。
分列式是被檢閱的艦艇依次通過受閱艦。當閱兵總指揮宣布分列式開始後,進行受閱的分列式艦艇前後保持一定距離依次通過,接受政府首長和軍方首長的檢閱。在多數情況下,受閱前後艦的距離保持在2-3鏈(370至550m),以防止前艦尾流對後艦產生較大的影響,使整個編隊隊形紊亂。當然也有例外,如包括航艦在內的大型軍艦與後艦的距離就要比一般船艦拉開的距離要大些。
解放軍海軍建軍緣起
1949年4月23日,中華民國(ROC)海軍第2艦隊在少將司令林遵的率領下向解放軍投誠。同時在當天,解放軍首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布正式編成,張愛萍擔任首任司令員(總司令)兼政治委員,之後4月23日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政府訂定為「解放軍海軍建軍日」。
當年的11月8日,在以國軍海軍舊軍艦為基礎,編制了解放軍海軍最早的一支艦隊。當時命名的戰鬥艦艇有51艘,登陸艦艇52艘,輔助船31艘,命名以艦種分類。護衛艦(巡防艦)以有共黨革命歷史的城市如南昌、遵義等為名﹔砲艦以具有革命歷史的縣城如興國、瑞金等為名﹔掃雷艦以所謂「解放區」的著名村鎮命名,如張店、棗庄等﹔戰車登陸艦以共黨根據地的山嶺命名,如井崗山、大別山等。
當時首先編制「華東軍區海軍」,主要是為了配合解放軍陸軍攻擊沿海島嶼和台灣。所以,攻擊台灣是當時東海艦隊的主要任務。至1951年「華東軍區海軍」已擁有長江、洛陽、南昌、惠州等大型軍艦和砲艇、巡邏艇等戰鬥艦艇20多艘。1955年1月18日「華東軍區海軍」參加解放軍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三軍協同的攻島登陸作戰,配合20軍等登陸部隊佔領了位於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島。
1955年9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更名為「東海艦隊」,由陶勇中將出任司令員,艦隊司令部設於上海。
東海艦隊成立後,因處台海前線,長期擔負在海防前線的戰備、訓練、護漁護航、巡邏警戒等任務,並與國軍海軍有過幾次交戰記錄。
目前解放軍海軍編制北海、東海、南海3個艦隊。北海艦隊司令部位於山東青島,東海艦隊司令部位於浙江寧波,南海艦隊司令部位於廣東湛江。艦隊下轄艦隊航空兵、維修基地、艦艇支隊、水警區、航空兵師和陸戰旅等部隊。此外並設置海軍指揮學院、海軍工程大學、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潛艦學院、海軍兵種指揮學院、海軍飛行學院、海軍蚌埠士官學校等8所軍事院校。
海軍潛艦部隊裝備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核動力攻擊潛艦和柴電動力潛艦,編制有潛艦基地、潛艦支隊。水面艦艇部隊主要裝備驅逐艦、護衛艦(巡防艦)、飛彈快艇、掃雷艦、登陸艦和勤務艦船等,編制有驅逐艦、快艇、登陸艦、作戰支援艦支隊和水警區。航空兵部隊主要裝備戰鬥機(殲擊機)、戰鬥轟炸機(殲轟機)、轟炸機、偵察機、巡邏機和直升機等,編制有航空兵師。陸戰隊主要由陸戰兵、兩棲裝甲兵、砲兵、工程兵和兩棲偵察兵等構成,編制有陸戰旅。岸防部隊主要由岸射反艦飛彈、防砲兵(高射砲兵)、岸防砲兵(海岸砲兵)等組成,編有岸導團、高砲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