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客家習俗(下)
2009/04/01 00:56:53瀏覽3221|回應0|推薦15

喪葬禮俗
客家人以土葬處理身後事,因此出殯俗稱為「還山」。出殯之前必須點主、封棺祭奠,在靈柩前安置靈座,讓親友行祭;行祭之後,起棺準備出殯前往墓地,抬棺的人須是同姓的宗親族人。

在出殯的路途上,領隊的人一邊放鞭炮、一邊散紙錢,遇到神壇或度橋頭,紙錢以紅紙捲起,這種禮俗稱為「散路紙」;在墓地半路上,隨行親友準備牲禮停棺祭拜,俗稱為「路祭」。禮儀結束,孝子孝孫須跪謝送葬的親友,俗稱為「哀謝」。親友自行解散後,孝子孝孫不得沿舊路回家。
 
去世之後每七天須「做七」,做滿七個七,稱為「圖七」,死者滿百日還必須「做百日」,圓七以前孝子孝孫仍需穿著孝服、準備牲禮祭拜亡靈;而每逢死者出生或去世的紀念日,又分別準備牲禮敬祀,稱為「做冥誕」或「做忌日」。

祭祀禮俗
客家人數千年來歷經戰亂,艱困播遷,而仍能團結相親、守望相助、子孫繁衍、拓展進取,所依靠的是什麼呢?是什麼力量吸引客家人,共信共守,以滋養生息?這種力量是維繫全族的精神信仰。此信仰在世界各民族都是依靠宗教,而客家人依靠的是所共同遵守維護的禮俗。客家人以對天地祖先聖賢的祭祀來代替宗教,完成人生尋求精神寄託的偉大使命,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個獨有的創制,值得每位客家人自豪。

祭禮為人生寄託的中心,而所有公私祭祀,其崇拜對象皆有來歷、有意義的。如祭天之隆重與普遍,乃由於天與人之吉凶禍福息息相關,尤其農業社會,收成豐歉,要靠天,因之婚喪喜慶,小孩出生均須拜天,以天為生命寄託的中心,構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諧精神。

客家人傳統所供奉的神祇如下:
1.土神:乃最先開發地方者,表示飲水思源與注重生產。
2.門神:乃注重家宅平安的表示。
3.灶神:最先發明熟食之人,表示重視衛生。
4.農神:表示重視農業生產。
其他祭祀對象均為歷史上有偉大功績,偉大人格的人物,如孔子、關公、岳飛、文天祥、鄭成功、韓愈(新竹縣內埔鄉有台灣唯一祭祀韓愈的昌黎祠)等,其如有功鄉梓的先賢,忠義可風的先烈均立廟致祀,藉以發揚道義,敦厚風俗,鼓勵向善。

在客家禮俗中,對於祖先特別重視,除掉四時八節的祭祀之外,還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遠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門,必先拜過夫家祖先,方為家中成員之一。新穀登場,須薦於祖先而後敢食。所謂「事死如事生」,將祖先視為有意識的主宰,活的大家長,一方面以我們自身來源的祖宗來作寄託,一方面將此寄託推及於天下,由親而疏,由近及遠,條貫分明。

孝道的提倡,身教重於言教,因此不管居家或出外,供奉祖先牌位,按時祭奠,晨昏獻香,便愈覺其重要性。藉此可啟發子女的孝敬心理,培養子女愛護家庭的熱情,示子女以為人處世要飲水思源,榮宗耀祖。

簡單的木製祖先牌位,可於客廳懸空搭一小架,恭書「x (姓)門堂上歷代祖先之神位」貼在正中,旁書對聯「祖功垂福澤、宗德衍家聲」橫額書「祖德流芳」,備好各種陳設,如小型香爐、燭台等。年節拜祭,晨昏奉香,遇上家中較大的事件也都備置果饡,上香禮拜祝告。

祭祀最重要的,是要敬要誠,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形式上一定要極敬與誠之能事,方能「誠則靈」,得到天之護佑,先賢先烈之沐化,列祖列宗之庇蔭。凡是參加祭祀的人要克敬克誠,心神專一。祭器的陳設,祭品的豐盛整潔,祭樂的典雅感人,儀式的肅穆隆重,也是「誠」、「敬」的表現,不能忽略。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ke822&aid=280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