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5 01:00:39瀏覽861|回應1|推薦20 | |
眷村的成形 1945年(民國36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自日本政府正式接收台灣,當時由於戰後再起的國共內戰以及國民政府派任、個人投資等多種因素,已逐漸有各省人員來台。 4年之後,也就是1949年,國民政府軍失利於國共內戰,大量國民政府黨政官員、公務員、軍隊及各省居民被迫轉往台灣定居。據統計,1946年台灣人口610萬,稍後的1950年(民國61年)卻激增為745萬。其中絕大部分實為此階段的新住民。 1949年國民政府為解決150萬以上的居民帶來的居住問題,以興建房舍或安排宿舍,並將新移民加以群聚於一定範圍,即為現在所知的「眷村」。 早期眷村的住民,大多懷著思鄉之心,期盼著隨時能「反攻大陸」,因此是以過客的心態暫居台灣,在原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因陋就簡,和外界的互動自然不多,時間久了,無形中塑成其獨特生活方式,發展出獨特的文化氛圍。於是「竹籬笆」成為眷村代名詞,多少也反應出其對外的封閉性,也從此「眷村」之名變成台灣近代地方文化不可磨滅的一環。 「眷村」,由軍、公、教、中央民代按職等之不同,大致分為五大階層的眷屬宿舍散佈座落於台灣各地,台灣百性則圍繞著眷村設立日用品交易集合市場由「物易物」至「錢易物」,眷村於台灣文化奧妙關係持續上演著。 由於語言、生活背景與習慣難以融入台灣社會,無形產出一種自我保護,與較為團結的眷村性格。早期眷村子弟不易融入台灣社會,職業選擇受限,或者保家衛國的號召而多數從軍。眷村傳統上所謂的「外省人意識」極為強烈,以對抗不同文化衝擊和新環境的不安,促使眷村的空間性格更形隔離封閉及排外。也由於階級與服從效忠的關係,促成眷村居民成為國民政府最忠實的擁護者,但也更因此加深了眷村近似隔離的社區特性。 眷村文化特質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