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信義公民會館─眷村展示館
2009/02/11 18:16:09瀏覽1620|回應0|推薦22

進入眷村展示館內,猶如走入時光隧道中,回到歷史中的四四南村,讓我們感受眷村居民的記憶與歷史痕跡。對有最多眷村數量的台北市而言,在保存眷村歷史的努力上非常用心,將台北市首座眷村──四四南村的局部,規劃為歷史建築物。

設館緣起
隨著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土地開發及眷村的陸續改建,四四南村住戶於民國88年(1999年)全數遷出,留下的建物則面臨拆除的命運。為此,社區居民與文化界人士發起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並成立四四南村文史工作室。後經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會勘查,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歷史築物」,並指定其中對稱的四棟建築物予以保存並加以規劃。終於在92年(2003年)10月25日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的新風貌展現,基地面積約4150坪,建築樓地板面積約720坪,包含特展館、眷村展示館、展演館、社區館、四四廣場及文化公園。
 
歷史發展軌跡
民國37年(1948年)11月底,由於國軍的國共內戰告急,且多場戰役失利,於是山東省青島地區聯勤44兵工廠的員工及眷戶們奉令匆忙搭乘太康輪渡海到台灣基隆港上岸,繼而遷往台北市日治時代原為前日本帝國陸軍庫房的聯勤第44兵工廠之地「暫住」,因地緣關係,眷戶多半來自山東和河南省。

經騰空前日本帝國陸軍庫房後,所有員工和眷屬搬遷進住,每戶大約3.5坪。最初兵工廠員工懷抱著可能在一年半載就能儘快回鄉的心情,所以戶與戶之間僅以布幔為隔間,後因社區人口不斷增加,陸續增建為四四東村及四四西村。至民國40年(1951年)三村皆落成,於是就成了兵工廠員工及眷屬待了50多個年頭的「台北新故鄉」。

居住在四四南村的眷戶以技工居多,薪資較低,因此有些在南村的爸爸們在下班後兼差踩三輪車賺點小錢,媽媽們則是幫人洗衣服、做點手工藝品或賣早點貼補家用。由於在兵工廠上班,往往會有意外的發生,所以四四南村有為數不少的寡婦,有些獨力養育子女,但受限於經濟因素,子女的發展以從軍或當學徒居多;也有些因子女眾多無法負擔,而將小孩送到孤兒院的情形。

當時眷村內的水電都是由兵工廠供應,只在固定時段供電,因此那個時期長大的眷村第二代,有不少人是依靠著電線桿,藉著路燈來看書考試升學的,當時生活環境的艱難由此可想而知。

民國90年代初期,在文化界人士的呼籲下成立「信義公民會館」,並將四四南村列為「歷史建物」,並指定其中對稱的4棟建築物予以保存,做為歷史見證。

空間型態與結構
四四南村的空間形式承襲了傳統眷村的規律與集體控制的模式,採「魚骨狀」的架構整齊排列。而主體的建築結構及材料早先是由竹片及石灰泥巴糊成,後來才逐漸改為磚牆結構。

早期的四四南村共分甲字號、乙字號、丙字號三大建築群,甲字號位於莊敬路以西,乙字號位於莊敬路以東,丙字號則緊鄰乙字號東邊,並與信義國小相鄰。

各館特性
特展館:供個人、團體或組織申借展示及藝文作品輪展,包括作品發表會、個人作品展、成果展、畢業展等。

眷村展示館:主要為四四南村文化保存靜態展示,展示主題為四四南村歷史軌跡、眷村藝文、眷村媽媽、眷村美食、遊戲人間手工藝及多媒體放映室等。

展演館:信義區區政、區史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介紹及區長接待重要貴客,介紹信義區。

社區館:供當地社區民眾集會、觀賞影片、團體室內演練、演出及學習課程。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
電話:(02)27237937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至16:00
門票:免費參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ke822&aid=263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