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倪匡與我13/18
2006/05/09 07:32:41瀏覽1443|回應0|推薦0

●非常感謝主辦單位捧場,將這個比賽命名為『倪匡科幻獎』…(二○○一一)

  基於一個十分幸運的機緣,我從台北來到新竹,建立了推廣中文科幻的第二基地。

  二○○一年初,在交通大學張俊彥校長的大力支持下,我開始籌備『倪匡科幻獎』,同時在交大成立科幻研究中心。同年四月一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以整版的篇幅,宣示『ET回來了!』除了公佈徵文比賽的詳細訊息,還刊登了倪匡撰寫的專文<一段科幻緣>。

  在這篇近二千字的文章中,倪匡侃侃而談他和我的忘年之交,而在結尾處,則鏗鏘有力地寫道:

  今年,葉李華更上一層樓,負責為他任教的交通大學,籌辦一個網路上的中文科幻大賽。非常感謝主辦單位捧場,將這個比賽命名為『倪匡科幻獎』…在中國時報和幾家重量級協辦單位的支持下,我相信這個比賽一定辦得有聲有色,成為二十一世紀中文科幻的起跑點。

  為了不辜負倪匡的期望,過去五年多來,我將『倪匡科幻獎』視為生命中至為重要的一件事。五年後的今天,我終於可以大言不慚地說:『倪匡科幻獎』已經成為全世界最重要、最盛大的中文科幻獎。客觀證據之:參賽作品來自全球十數個國家與地區,五屆的總收件數累計四千餘件,不但打破過去任何科幻獎的紀錄,甚至已經在規模上凌駕正統的文學獎。客觀證據之二:目前權威的網路百科全書http://en.wikipedia.org/,在中文版子站的『科幻小說』這個條目之下,共列出三個重要國際獎項,那就是『星雲獎』、『雨果獎』與『倪匡科幻獎』。

  這些年來,每當我和倪匡分享『倪匡科幻獎』的捷報時,他總是讚揚和肯定我的努力,自己卻是功成不居。事實上,從第一屆到第五屆,倪匡除了沒有親自來台,其他能夠盡心盡力之處,一絲一毫都沒有少做。包括越洋接受電台訪問、越洋參與決審會議、以視訊方式在頒獎典禮致詞、以電子郵件協力初審作業、撰寫評審講評、撰寫贊助感謝函等等。

  身為『倪匡科幻獎』的總策劃,我最感激的一點,則是倪匡當初毫不猶豫,就慷慨捐出他經營一生的金字招牌。否則,這個徵文比賽不可能順利打響全球知名度,更不可能號召那麼多朋友出錢出力。

──原載《皇冠》二○○六年四月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hwa&aid=26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