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英國之後,繼續訪問希臘,除了簽訂一系列中希兩國的經貿投資協議外,還簽署了兩國合作備忘錄,內含海洋環境與海洋法相關內容,具有促使兩國未來發揮海運大國的重要作用。另外,李克強也在「中希海洋合作論壇」發表演講,全面闡述中國的「海洋觀」,這也成了李克強此行外交活動的一大亮點。
隨著中國國勢的崛起,中國大陸領導人在國際間曝光日多,中國的觀點也愈來愈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但談「海洋觀」卻是相當罕見,甚至前所未有。如何解讀?第一,當然跟訪問國有關。希臘應是人類最早的海洋國之一,而且又是最古老的文明國之一;第二,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順理成章地會走上海洋,會發展成一個海洋大國;第三,新的海洋大國勢必與現有的海洋強國在某些領域產生摩擦與矛盾,一如近年來發生在東海與南海的形勢,甚至在日後還不排除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互傷,中國覺得有必要向國際社會談一談中國的「海洋觀」,希臘作為一個發表的平台,再理想不過。
人類歷史上,中國理應是第一個(遠洋)海洋強國。宋代以後的海上絲綢之路,及日後有可能在南中國海大批打撈出來的古貿易沉船即是最好的證明。1405年之後,中國明朝的鄭和七下西洋,更是為人類的海洋文明史譜上了一頁最璀璨的篇章。可惜七次之後,戛然而止,中國不但自此終止了遠洋活動,甚至不可思議地走上了數百年的閉關鎖國,由明至清至上個世紀,一直到鄧小平1979年的改革開放之前。
就在這前後500年,中國在人類海洋歷史中缺位的時候,西方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新崛起的大國。但這些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開始,歷經英、法、德,再到俄、日、美的九個海洋強國,無一例外的,都是從重商主義走上了帝國主義甚至是殖民主義,簡單地說,這就是霸道。
與此鮮明對照的是鄭和七下西洋的王道:經貿上交易互惠,文化上交流包容,海上絲綢之路所經之處,不見刀兵,卻都是遠人來歸。這即是中國的「海洋觀」。
近年來,美、日等國渲染「中國威脅論」,應該是感受到中國這個再度崛起復興的海洋強國對它們現有的霸權式海洋強國可能構成的挑戰與威脅。所以是時候了,也有必要向國際社會談一談中國的海洋觀與海權觀。這無可避免,因為中國已確定了這個發展方向—在中共18大的報告中,已明確寫入中國要發展成一個「海洋強國」。
於是我們就要留意這一個發展戰略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千萬不要低估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中央高度集權的政治機器,在它的核心決策層,也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七個常委共同作出的決定。這樣的決定,特別是寫入了黨的重要報告中的既定發展方向及目標,是幾乎不可能在執行上出現虛晃一招或打個折扣的情事。如果這個決定跟產業有關,那就必然會出現所謂的「戰略性產業」。
我們也許可以把中國大陸的產業發展區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可稱之為「市場性產業」,它的發展基本上完全服從市場規律,純粹由市場中的比較優勢原則所決定。例如改革開放以來的勞力密集產業、全球化大趨勢下的貿易業,與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網絡業,無一不蓬勃興旺。
第二類稱之為「策略性產業」,這通常是政府觀察市場發展趨勢有一定潛力,或基於社會經濟平衡考量,動用政策資源加以鼓勵發展的產業,如節能、生技、文創、保障房等,這些產業發展結果,有成有敗,視個別情況而定。
第三類就可稱為「戰略性產業」了,如太空產業、軍工產業及極可能的海洋產業。這些產業服務於國家發展大戰略,必須成功,因而如果在政策上存在民企投資的空間的話,其巨大商機即值得予以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