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雲戰國---「赤備」的興起與衰落
2009/08/20 15:13:05瀏覽6148|回應0|推薦3

日本從戰國時代(西元1493年~西元1573年)開始,一直到江戶時代(西元1603年~西元1867年)為止,戰時的部隊編組被稱為「備」(そなえ)。所謂的「赤備」(赤備え;あかぞなえ),指的是在盔甲、旗幟等等武具上,使用紅色做為識別的部隊。

當時也出現以黃色、黑色等等其他顏色做為識別的部隊。可是,因為下列三個因素,使得「赤備」廣為後人所知:

1.紅色的盔甲與旗幟,在戰場上特別醒目。

2.要把武具染成紅色,必須使用相對高價的硃砂。

3.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率領「赤備」的將領,本身便以武勇聞名。這麼一來,,「赤備」=「精銳」這樣的印象,便已深植人心。

日本戰國史上,首先率領「赤備」登場的武將,是甲斐武田氏重臣,綽號為「甲山之猛虎」的飯富虎昌(西元1504年~西元1565年)。飯富虎昌後來因永祿八年(西元1565年)的「義信事件」而死。名聞遐邇的赤備軍團,改由山縣昌景(西元1529年~西元1575年)率領。根據記載,在甲斐武田家,除了這兩位名將之外, 還有小幡信貞(西元1541年~西元1592年)、淺利信種(生年不詳~西元1569年)等人,他們的部隊也清一色為「赤備」。或許是這個緣故,「赤備」甚至變成甲斐武田軍團的代名詞。

天正十年(西元1582年),武田家於天目山(山梨縣甲州市大和町)滅亡。德川家康(西元1543年~西元1616年)的家臣井伊直政(西元1561年~西元1602年),因為吸收了武田家舊臣的緣故,把自己麾下的軍團改成「赤備」,從小牧、長久手之戰(西元1584年)以來,「井伊赤備」做為德川家的先鋒,在戰場上奮戰不懈,後來被稱為「井伊的赤鬼」。

慶長廿年(西元1615年)、真田信繁(又名「真田幸村」;西元1567年~西元1615年)參加大阪夏之陣時,也編組了一支總人數不滿4,000人的「真田赤備」。

這支部隊在當時的「天王寺口之戰」中突破敵陣,成功地攻入德川家康本陣,德川家康不得不往後退。在後退的時候,不僅代表德川家康所在的「馬印」倒了下來,甚至德川家康本人一度想要切腹,以免受辱。

真田信繁最後因眾寡不敵而功敗垂成,但是「真田赤備」的傑出表現,讓真田軍得到「真田日本第一兵」的稱號。

在歷史上曾經獨領風騷的「赤備」,終究敵不過時代的變化。慶應二年(西元1866年),當時的井伊直憲(西元1848年~西元1904年)率領彥根藩的「井伊赤備」,參加「第二次長州征伐」。和長州軍使用的新式武裝相比,「井伊赤備」不僅還使用老舊的火繩槍、也完全按照習俗,身著全紅盔甲。

在新時代的戰場上,全紅盔甲就算在夜間,也是最好的狙擊目標。戰敗的井伊軍,紛紛以這個理由,脫下全紅盔甲後逃離戰場。從這一刻起,名震天下的「赤備」,也走下了歷史的舞台。

我的噗浪帳號:「金澤城的月光」(按此加入我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enLong1213&aid=324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