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滅蜀後記(十一) 姜維 衛瓘
2006/10/05 19:37:23瀏覽5403|回應0|推薦4

  姜維,相關征伐事蹟已經記敘甚詳。姜維本是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姜維隨天水太守馬遵出巡,豈知馬遵卻早一步逃跑,並關閉上邽城門,令姜維不得入,姜維遂投降蜀漢,時年二十七歲。姜維入蜀之後,其母親曾寄給他一封信,要他找一些「當歸」,「當歸」是雙關語,一指中藥材,另一則是希望他回來,姜維則回信道:「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遠志」也是一種中藥材,姜維表示他在蜀漢才能實現其志向,因此決定不回魏國。

  關於時人對姜維的評價是很高的,諸葛亮稱他為「涼州上士」,鍾會也認為姜維比夏侯玄、諸葛誕更高出一籌,蜀將鄧芝則因個性剛直,向來瞧不起其他人,惟獨器重姜維;蜀漢學者郤正於姜維死後,著論評論姜維,稱姜維高居群臣之上,但極為節儉,衣食住行但求得用,所領之薪餉也即刻用盡,但姜維如此簡約並不是為了警示貪濁,也不是為了自顯清高,只是因為如此已足,不在多求;以常人成王敗寇的觀點,姜維最後身死宗滅,自然是給與較低之評價,但如姜維如此樂學不倦,清素節約,實是一時儀表。<三國志>註引世語並稱:「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

  但歷史上也有姜維較負面的評價,<三國志楊戲傳>便稱,楊戲素來瞧不起姜維,常在酒後戲弄他,姜維「外寬內忌」,無法忍受,便命其屬官上奏彈劾楊戲,將之貶為庶人。

  姜維也是後世學者所爭議的話題性人物,爭議的重點主要在他之前年年北伐,以及投降之後的所做所為。例如陳壽便批評姜維只是「粗通文武」,屢次北伐,終至殞滅;孫盛則批評姜維棄母投蜀,卻又不能保住蜀中,忠孝節義智勇六者均有所缺,蜀亡之後,又寄望於「理外之奇舉」以復國,實是愚蠢。不過如裴松之則對姜維給予正面評價,認為他當初駐守劍閣,幾乎要令鍾會退兵,之後設計鍾會,也將近成功,若是田單當時復國之計不成,難道我們也要笑其愚闇?

  衛瓘,同樣出身世家,父親衛覬擔任魏尚書,封閿鄉侯,衛瓘十歲喪父,對母至孝,很年輕就進入官場,一路做到廷尉。

  滅蜀監軍是衛瓘政治生涯中所經歷的第一件大事,也充分展現其智謀與決斷之力,滅蜀之後,衛瓘歷任鎮西、鎮東、征東、征北將軍,負責過關中、青徐、幽州各地軍事,並平定了東北方務桓與力微兩個部落,算是當時重要的統兵將領。直到二七五年,衛瓘才調回洛陽,擔任尚書令,加侍中,後又遷司空、太子少傅,司馬炎並招衛瓘第四子衛宣為駙馬,倍極榮寵。

但也就在此時,西晉的權力鬥爭開始,第一個企圖鬥垮衛瓘的是國舅楊駿,他聯合宦官,指控衛宣近酒色,司馬炎遂令衛宣與公主離婚,衛瓘心生恐懼,早一步上書請辭,司馬炎允許,讓衛瓘以太保身份退休,不過事後司馬炎知道此事只是虛構,便又令衛宣與公主復婚,可惜衛宣已病死。

楊駿不過是個二流人物,衛瓘最大的敵人,是賈充與賈南風。兩家恩怨很早就結下,當年司馬炎要為司馬衷取妻,原是屬意衛瓘之女,但賈充的妻子郭氏賄賂王皇后,希望能娶賈家女兒為妻。司馬炎表示:「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女兒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女兒醜而短黑。」但皇后、荀顗、荀勖等人均極力推薦賈充女兒,最後司馬炎屈服,還是聘賈南風立為太子妃。之後衛瓘調回中央為尚書令,好幾次都想建議司馬炎另立太子,有一次司馬炎宴請高官,衛瓘便裝醉跪到司馬炎面前,手撫司馬炎御牀,說:「此座可惜!」司馬炎瞭解其意,故意岔開話題說:「卿真是醉了。」衛瓘遂不再開口。又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試司馬衷的能力,遂將一些疑案密封,要司馬衷做答,賈南風大感恐慌,趕緊由給使張泓代答;司馬炎見到答案大為欣喜,特別將文件拿給衛瓘看,衛瓘甚感窘迫,自此大家都知道衛瓘對司馬衷有毀言。賈充事後特別告訴賈南風:「衛瓘老奴,幾破汝家!」

衛瓘既得罪了賈南風,要想全身而退便甚為困難。司馬衷即位之後,衛瓘與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因諸王還藩的議題得罪了楚王司馬瑋,賈南風掌握這個機會,稱衛瓘有意代天子而立,降詔司馬瑋前去罷衛瓘官職,司馬瑋欲公報私仇,命清河王司馬遐趁夜去逮捕衛瓘,當時衛瓘左右均勸他暫不奉詔,待上書自表之後再看情況而定,但衛瓘不從,遂與其子、孫等九人一同被害。據<晉書>記載,當初衛瓘為司空時,其帳下督榮晦犯罪,衛瓘遂斥責並將他開除,後來榮晦隨司馬遐前去抄衛家,挾怨報復,濫殺衛瓘家人。這與鄧艾逐田續的故事如出一輒,當年杜預說衛瓘將不免於難,似乎已見天理報應。

  衛瓘本身也擅書法,猶擅草書,論者言衛瓘得漢末草書大師張芝的筋。衛瓘有二個弟弟,其中一弟衛實因衛瓘的功勞受封開陽亭侯。史書上並沒有衛璜這個人,也沒有提到衛瓘有肺癆,只記載「瓘素羸」而已,<滅蜀記>關於此一部分均是虛構的。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47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