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涼州三明的年代(11)
2018/02/17 17:49:56瀏覽2779|回應0|推薦2

    有了邊章、韓遂當頭領,涼州叛軍便不再只是一票掠奪維生的賊寇,他們有了政治指導。185年春天,涼州叛軍一改原本「攻燒州郡」的打法,集中「數萬騎」向東南方進軍,他們繞過蓋勳把守的漢陽郡,直驅三輔地區,打出響亮的政治口號:「誅宦官」。

    面對聲勢浩大的涼州亂事,漢靈帝劉宏只能倚賴涼州軍人。左車騎將軍皇輔嵩未及自黃巾戰事中卸甲,隨即風塵僕僕地趕到長安,挑起帝國西線的重任。剛獲赦出獄的董卓也被再次起用,恢復原本中郎將的職銜,擔任皇輔嵩的副手。

    這是董卓與皇甫嵩第一次合作,同為當代重要的涼州籍將領,兩人之間多少有些心結,董卓大概覺得皇甫嵩這種經學世家子弟,軍銜不過靠父祖蔽蔭,讀過幾部《春秋》便以為懂得打戰,所謂「好弓馬」也就是在自家後院騎騎馬、射射標把,豈能與他這種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搏的正港武人相提並論?不過這般念頭董卓不好說出口,幾個月前的事實鐵板釘釘,一個曲陽城,你董卓打不下,他皇甫嵩沒花多少力氣就拿下了,要說人家不會打仗?是黃鼠狼笑獅子不會偷雞嗎?

    董卓越想越不甘,心內糾整丸,但不幸的是,這股不能說的鬱結還得持續好幾年。

    皇甫嵩約是在185年三月抵達長安,面對來自涼州故鄉的敵人,皇甫將軍的無敵光環似乎不那麼閃耀,這場仗從春天打到夏天,一直沒有重大突破,朝廷開始出現雜音。

    事實上,這場仗打從一開始就爭議不斷。

    先是傭兵問題,皇甫嵩出征之初,請求徵調東北方的烏桓傭兵三千人助陣,這看似簡單的請求卻引起朝臣論戰。當時擔任北軍中侯的鄒靖(對,就是那個帶劉備出道打黃巾的鄒靖)認為烏桓太弱了,不如徵用鮮卑的傭兵;大將軍府幕僚 (也就是何進的幕僚)韓卓附議,認為鄒靖久居幽州,孰曉邊事,最好由鄒靖親自去募鮮卑騎兵五千人(主動幫人家加量的),必有破敵之效。

    不過車騎將軍府(也就是何進的弟弟何苗)的幕僚應劭反對用鮮卑人為兵,他表示過往經驗,鮮卑傭兵不服紀律,騷擾百姓商旅,統兵將領怕他們叛亂,只能賞賜安撫,結果鮮卑人都覺得中原生活好爽好舒適,戰事結束後也不離開,形成新的問題。應劭表示,在地問題最好由在地人解決,隴西太守李參「沉靜有謀」,可由他聘募當地歸附的羌胡為傭兵,可有效解決涼州亂事。

    史載,韓卓與應劭為這議題辯論許久,最後皇帝召開百官大會,多數人贊成應劭的見解,不徵用鮮卑兵,但仍徵用烏桓兵。

    有趣的是,徵用烏桓傭兵還引起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後來幽州政府成功地募集三千烏桓突騎,卻發不出薪水,烏桓騎兵於是全部叛歸東北;幽州當地(漁陽)人、前中山國相張純先前想爭帶兵的差使被拒絕,心有不忿,此下便與另一位退休的高級官員張舉遊說烏桓各部,於187年大舉叛亂,人數多達十餘萬,威脅幽、冀、青等州郡。這場叛亂成為公孫瓚的出道作,劉備則差點死在這場叛亂中。

    蝴蝶效應還沒完。187年張純之亂發生當下,涼州亂事還沒平定,左支右絀的東漢政府只好徵調南匈奴的軍隊去平定東北的亂事,當時南匈奴的單于羌渠十分合作,派帳下左賢王帶兵往幽州助陣,但南匈奴底下各部落卻不願出兵,造反殺了羌渠,羌渠的兒子於夫羅前往洛陽告御狀,但到時劉宏已死,京師大亂,於夫羅帳下數千人於是在河東一帶流浪,與民變軍隊張白騎合流,抄略民眾,將來在說董卓故事時,我們還會見到他。

    簡單來說,皇甫嵩討傭兵,從頭到尾一個烏桓兵也沒徵到,反而搞出幽州與并州兩場亂事,誠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東漢朝廷吵的不只傭兵問題,還有「棄涼論」的再起。這不是東漢政府第一次考慮放棄涼州這塊領土,東漢立國之初,便有討論過放棄金城郡破羌縣以西的領土;約七十年後,西元110年,漢安帝永初四年,羌亂大起,當權外戚兼大將軍鄧騭又提議棄涼,最後由小小的郎中虞詡說服了太尉李脩才擋下此案。

    此下又過七十年,該是棄涼論再起的節奏。涼州叛軍軍勢猛烈,帝國到處徵兵調糧,卻屢戰無功,司徒崔烈於是提案棄涼。這次反對的是曾在皇甫嵩麾下作戰、現任議郎的傅燮,他激動地表示:「斬司徒,則天下乃安。」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舉手說傅燮犯規,當庭侮辱大臣!不過劉宏倒沒生氣,和氣地問傅燮原因,傅燮嚴正地表示,涼州為「天下要衝,國家藩衛」,若放任叛軍坐擁此地,無疑使他們補給充分,為亂更大;崔烈身為宰相,若不知道這點,是白癡,若知道這點卻還為此言論,是不忠,兩者一樣都可以斬。

    劉宏認同傅燮所言,棄涼一案遂遭廢棄,傅燮洗臉崔太尉因而聲望大漲,往後只要公卿位置開缺,都會有人提名他,但也為他悲劇的下場埋下伏筆。

    吵了傭兵、吵了棄涼,最終焦點還是落回戰爭本身。皇甫嵩和張讓、趙忠等大宦官本有過節,先前他戰功蓋世,沒人敢動他,現在打了幾個月還沒戰果,宦官們便開始動作,當年七月間,朝廷將皇甫嵩調回洛陽,拔掉將軍頭銜,削除兩千戶采邑,降為鄉侯。

    接手作戰的是司空張溫,他掛上皇甫嵩原本的車騎將軍頭銜,他的副手是三公退下來、以「純素寡慾」著稱袁滂,兩人底下則是兩位雜號將軍,蕩寇將軍周慎,以及破虜將軍董卓。(12)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1039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