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腫.癢.汗.咳.瘦 淋巴癌六症狀
2008/09/16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昨天是世界淋巴癌日,淋巴癌早期症狀有時和流行性感冒、傷寒很像,癌症希望協會提醒民眾,發現「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別輕忽,以免延誤就醫。
從美國來台灣學中文的田亮,後來在台結婚生根,他太太玉華兩年多前,常覺頭皮發癢,在鼠蹊部的地方,也摸到怪怪的腫塊,拖了好久,太太才在他催促下去醫院檢查,得到的消息竟是「罹患淋巴癌第四期,必須立即做化學治療。」
36歲的文峰,去年底體重暴瘦13公斤,從來沒住過院、沒開過刀的他,去年11月也在病房裡,從醫師口中得知罹患淋巴癌第三期,令他詫異為何這個癌症找上他。
根據國民健康局94年癌症登記資料,國內一年有1802位新增淋巴癌病人,其中國人常見的非何杰金氏瘤,就占1690人,較十年前約成長了21%。
淋巴癌也被視為沉默的癌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謝政毅說,在門診中,常聽到淋巴癌病患都會問:「怎麼會?不是只是感冒嗎?不是運動受傷嗎?怎麼會是淋巴癌?」患者對淋巴癌瞭解太少,不知道它會以不同的型態與症狀出現。
他表示,淋巴結像網狀一樣遍布全身,一般只在頸部、腋下、鼠蹊部等處較易摸到,淋巴結裡布滿淋巴細胞,功能在於過濾並吞噬外來入侵的細菌或病毒,另外,也製造淋巴球,淋巴球有如人體的巡防艦隊,幫助對抗感染和消滅身上的異常細胞。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淋巴癌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正規治療,存活率可達七成。
國健局和癌症希望協會等單位今年規劃打擊淋巴癌系列活動,並宣布在昨天起跑,藉由淋巴癌宣導網站,提供病友和疾病等資訊,詳情可上網www.08i.org.tw查詢。
【2008/09/16 聯合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大陸中央電視台著名的資深新聞主播羅京,因罹患淋巴瘤,日前病逝於北京的消息,讓大家為之震驚與惋惜。羅京於2008年9月確診患有淋巴瘤,不到1年時間,因病情惡化病逝的新聞,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癌病中心主任王正旭提醒社會大眾「防癌」的重要。王正旭理事長指出,淋巴癌一向被視為沉默的癌症,原因在於其徵兆經常讓人以為是流行性感冒或傷寒,產生混淆,因而導致錯誤診斷。
王正旭理事長表示,在台灣,每7分10秒就有1個人罹癌,隨著近年來生活型態的改變與社會高齡化的來臨,淋巴癌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
在癌症希望協會服務的淋巴癌病友中,有的是因為咳嗽近2個月並未改善,或因肚子痛、體重減輕、感覺疲倦等症狀久未好轉,在就診檢查後才確認為淋巴癌,許多人都會問:「怎麼會?不是只是感冒嗎?不是運動受傷嗎?什麼是淋巴癌?」可見大眾對淋巴癌認識不多、警覺性也不夠高。依據台灣94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當年有1802人被診斷有淋巴瘤,為所有癌症發生率的第11位,但若與10年前相比,淋巴癌發生人數約成長了2倍。
王正旭理事長進一步解釋,目前,淋巴癌致病的明確原因仍不清楚,較無法有效的預防及篩檢,但民眾若能瞭解淋巴瘤的徵兆,於疾病發生時及早發現,隨著現代治療醫藥研發的增進,淋巴癌的治療效果及存活期都大為提升,五年存活率可達70%,淋巴癌是少數能治癒的癌症之一,治癒率更為所有癌症之冠。因此,癌症希望協會提醒大家,注意淋巴癌六大症狀「燒(發燒)、腫(淋巴腫大)、癢(皮膚癢)、汗(夜間盜汗)、咳(咳嗽)、瘦(體重減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持續追蹤,是打擊淋巴癌的不二法門!,民眾也可以上癌症希望協會淋巴癌宣導網站www.08i.org.tw尋找更多資訊。
按摩摸到腫塊 揪出淋巴癌
2011/09/18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若不是同事意外『按』到腫塊,我還以為只是單純腰痠背痛…」卅四歲的陳冠蓉,五年前因好心同事幫忙按摩紓壓,意外揪出淋巴癌。
昨天她以過來人身分,與癌症希望基金會提醒民眾,如果有突如其來「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別輕忽應快就醫。
陳冠蓉回憶,五年前覺得身體老是腰痠背痛、肩膀有僵硬感,但總以為是上班太累。某次請同事幫忙按摩,意外摸到鎖骨附近有不明硬塊,同事好心勸她檢查,才發現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癌。
治療後她已接近痊癒,慶幸同事「巧手」摸癌,她也開始放慢生活步調,學習「活在當下」。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聖懿表示,淋巴癌有何杰金氏淋巴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前者罹病年紀多為卅至四十歲,預後較好;後者患者占九成,年紀多四十歲以上,只要積極治療控制,五年存活率平均可達五成以上
養和醫院腸胃科中心主任陳安安說:「從胃鏡中,
可以看見何女士的胃黏膜出現不正常變化,胃壁表面像潰爛一樣,
但與普通潰瘍不同的是受影響範圍是一區一區的,呈現凹凹凸凸,而且是擴散性的……」
從這些表象,陳醫生已初步判斷情況不妙,立即抽取組織送交病理部分析,經化驗後,
確認了她的推斷,何女士患的是胃淋巴癌。
「胃……胃淋巴癌?我以為……頂多是胃潰瘍,為甚麼竟會是癌?」何女士記得一聽到癌字,
不但嚇到瞠目結舌,更久久不能相信這是事實。
養和腸胃中心主任陳安安醫生說,胃淋巴癌與一般的胃腺體癌不同,它受影響的是胃部的淋巴。
「整個腸胃道都有黏膜,黏膜內有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出現變異就會 形成淋巴癌。
它和一般的胃腺體癌(adenocarcinoma)是兩回事,因為後者影響的是黏膜層,
前者影響的是黏膜下的淋巴細胞。」
這是胃癌轉移至胃淋巴的癌症,還是獨立發展出來的癌症?
胃淋巴癌患者以年長人士居多,故長者如有胃奄奄痛絕不能忽視,應盡快求醫檢查清楚。
幽門螺旋菌刺激變異
陳醫生解構,整個腸胃道的腸壁或胃壁都是分開多層,表面層稱為黏膜層(mucosal),
一般胃腺體癌是由黏膜細胞變異發展出來,再引致分泌汁液的胃腺體 增生或異常,形成癌症
。而這些黏膜細胞中間有淋巴細胞,由淋巴細胞變異而形成的稱為淋巴癌
(MALToma,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兩者是獨立的癌症
,但胃腺體癌較常見,胃淋巴癌則較罕見
,約一百個胃腺體癌,
才有少於一個胃淋巴癌,而曾有患者同時出現胃腺癌及胃淋 巴癌。
為何胃淋巴細胞會出現變異?原來和幽門螺旋菌有莫大關係。陳安安醫生說,
目前已發現98%胃淋巴癌患者胃內都有幽門螺旋菌。研究發現,
由於胃淋巴受到幽門 螺旋菌的刺激而被擾亂機制,
致令淋巴細胞變異,不斷生長。
由於整個腸胃道都有淋巴,故病理報告確定何女士患胃淋巴癌後,醫生再安排她接受內窺鏡超聲波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檢視淋巴癌影響深入程度,究竟是表面還是入侵到腸壁深層,
另外再接受電腦掃描、正電子掃描等,檢查胃部附近淋巴有否受到影響脹大。
如發現有擴 散,有機會需要進行抽骨髓檢查,因淋巴癌最終會影響骨髓。
http://tw.myblog.yahoo.com/anini1688/article?mid=23060
癌症防治-淋巴癌6大警訊 燒腫癢汗咳瘦
淋巴癌是沉默的癌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常讓人跟感冒混淆,延誤就診。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提醒,若出現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燒伴隨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就要特別留意。
衛生署9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一年有2340位淋巴癌病人,其中常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占了2168人,10年來成長近8成。
柯博升指出,淋巴癌症狀易與一般疾病混淆,表現型態也很複雜。淋巴癌主要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在台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率遠高於何杰金氏,約為13:1。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又分B細胞及T細胞,及高度惡性、中度惡性及低度惡性三種惡性度。先確定淋巴癌類別,才能進一步瞭解癌細胞可能的侵犯範圍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近年來由於標靶藥物問世,治療成效更好。
研究顯示,非何杰金氏B細胞侵襲性中高惡性度的淋巴癌,在化療及標靶治療的完整治療下,近6成病友可存活超過五年。追蹤至十年,對治療有完全反應的病患中超過6成疾病沒有復發。
針對低惡性度淋巴癌,以誘導療法加上維持療法,7成病患可達3年無惡化存活率。所以無論淋巴癌惡性程度為何,都須接受完整全程治療,才能有較佳治療成效。
柯博升強調,整體來說,淋巴癌治療成功機會很高,但一定要把握及早治療原則,臨床上可見高惡性的病人有時會延遲治療,但愈晚治療、效果愈不理想,曾經有病人等到腫瘤大到20公分才就診,延誤黃金時間,是非常可惜。
癌症希望基金會提出「打擊淋巴癌5步驟」,先「記口訣」,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確診後「辨身分」,瞭解癌別,掌握正確治療方法;「遵醫囑」,信賴醫師、良好溝通下配合治療;「不中斷」,積極治療不放棄;最後「樂抗癌」,全程治療降低復發風險,邁向治癒之路。
聯合門診/及早發現、治療 淋巴癌可治癒
2012/09/20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整理】
問:我有一天突然覺得脖子痠痛,觸摸脖子時,感覺到一顆小小、軟軟、會動的東西,剛開始不以為意,兩個禮拜後,那個東西轉變成固定的、硬硬的腫塊,且開始不斷增長擴大,大到約10公分才驚覺該就醫。醫師說那是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一期,請問真的是這樣嗎?這種癌症是不是很可怕?(林小姐,22歲,台北市,學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政毅答:
淋巴癌表現的型態很複雜,主要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兩大類,在台灣有高達9成的淋巴癌患者,都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癌。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可細分為B細胞和T細胞兩大範圍,以及高度惡性、中度惡性、低度惡性三種惡性度。醫師確診淋巴癌類別後,才可進一步選擇合適的個人化治療方法,提高長期追蹤與治療成效。近年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的治療方法,可讓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病人治療成效更持久。
研究顯示,誘導療法加上維持療法,低惡性度淋巴癌患者高達7成可達到3年無惡化存活率。至於非何杰金氏B細胞侵襲性中高惡性度的淋巴癌病患,在化療及標靶治療下,近6成可以存活超過5年,不要輕言放棄。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答:
淋巴癌是淋巴系統的腫瘤,分類非常複雜,好發族群有二,一是比較年輕,另一則是老年人,越是年輕的患者,癒後越好。最重要的是,淋巴癌是可治癒的腫瘤,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都有不錯的效果。
化療敗血致死 雙和醫師起訴
- 2012-11-07 01:20
- 中國時報
- 【唐嘉邦/新北市報導】
署立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蘇勇誠,九十八年間,替一名患有「伯基特氏淋巴瘤」的鄭姓男子進行化療,由於未考量鄭男可能會出現腸胃道出血,多次給予高劑量注射藥物,導致最後釀成敗血性休克不治。板橋地檢署六日依業務過失致死罪予以起訴。
才剛退伍沒多久的廿三歲鄭姓男子,九十八年六月,因右頸淋巴結腫大疼痛到雙和醫院就醫,得知自己患有「伯基特氏淋巴瘤」,進行骨髓檢查後,所幸惡性淋巴瘤並未侵入骨髓,尚屬於較輕微的第一期症狀。
鄭男經轉介後,由蘇勇誠擔任主治醫師進行化療,鄭男在化療前進行一系列檢查,查出糞便有潛血陽性反應,代表化療期間可能會有腸胃道出血的風險。
不過,蘇勇誠在診治期間,並未與其他專科醫師會診,再行確認,而是直接給予高劑量的靜脈注射化療藥物,並給予可能會增加出血的口服藥物,導致鄭男出現血便及胃腸道出血,事後還繼續注射超過建議劑量數倍的藥物。
鄭男反映自己出現血便後,蘇勇誠仍未與外科、放射科醫師會診,以進行緊急醫療處置,反而施打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及增加出血風險的退燒針,導致鄭男病情愈來愈惡化,不久後即導致敗血性休克,最終宣告不治。
鄭男家屬認為,鄭年輕且有運動習慣,身體狀況良好,按照「伯基特氏淋巴瘤」第一期症狀,不應該在就醫一個月後即死亡,因而控告蘇勇誠醫療過失。
板檢將此案病歷送交衛生署醫審會鑑定,醫審會認定蘇勇誠在治療過程中,未符合醫療常規,認定有過失。檢方昨日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