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優雅的老年──678位修女揭開大腦健康之鑰
2012/08/06 10:13:16瀏覽1381|回應0|推薦3
書 話題-678位修女教你遠離失智
  • 2012-08-04 01:08
  • 新聞速報
  • 【劉秀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暨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斯諾登的「修女研究」提出若干重要的阿茲海默醫學報告。(美聯社資料照片)

 ▼斯諾登的「修女研究」提出若干重要的阿茲海默醫學報告。(美聯社資料照片)

 當生命的河流由湍急奔放逐漸放慢平緩,名利地位不再掛帥,企求的只是健康平安、心智健全、有個優雅的老年時,要如何做到呢?張老師文化公司不久前出版的《優雅的老年──678位修女揭開大腦健康之鑰》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該書的英文原著雖然出版於2002年,但書中提出的多項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新知,至今仍屹立不搖。

 修女研究貢獻良多

 1986年,本書作者斯諾登擔任明尼蘇達大學的助理教授時,被告知不太可能取得大學的終身職。因緣際會下,苦惱的斯諾登開始了一項針對阿茲海默症的「修女研究」,也從此改造了他的學術命運。

 由於修女的教育程度(85%受大學教育)、教會中的生活環境和方式(90%當老師)以及醫療照護都相似,少了許多干擾因素,非常適合針對某一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的特定因子做深入探討,是流行病學最好的研究題材。

 當時共有678位「聖母學校修女會」的修女,自願參與這項長期的追蹤研究。她們加入時的年齡在75到107歲,每年接受身體檢查和各種心智評估,且死後捐出大腦,以供研究腦部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的相關性。

 本書記錄了斯諾登進行「修女研究」的心路歷程,包括他如何與修女們接洽、說明研究的內容、意義以及互動。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以個別修女的故事來闡述醫學研究的結果,讓人對修女的生命教學印象深刻。例如史瑞塔修女在同意死後接受大腦解剖時說:「作為修女,我們做了不生小孩的困難決定,但是經由捐獻大腦,我們可以幫助解開阿茲海默症的謎團,而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給予未來的世代生命。」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想法!

 「修女研究」對失智症有很重要的貢獻,例如:1. 修女在二十多歲剛發願入會時所寫的自傳內容概念密度較高者,到了老年時的認知功能較佳,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較低。2. 小中風可誘發或加重阿茲海默症的症狀。3. 100歲的蘿絲修女生前沒有失智症狀,死後的大腦解剖也沒有阿茲海默症或中風的病理變化,可見阿茲海默症不是老年的必然現象。4. 大腦解剖呈現中到重度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的68位修女中,1/5在生前並無失智,表示受教育或多動腦可增加腦力存款,使阿茲海默症不發病。此外,「修女研究」的資料累積越來越豐富,不斷有醫學論文發表,就像一位修女說的:「修女研究讓我們在死後仍能繼續從事教學。」

 預防發病是社會課題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全球失智症人口約占65歲以上人口的5%,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最多是阿茲海默症(占60%)。台灣早已步入老年社會,失智症總人口在2011年底預估已超過19萬人,是家庭和社會的重大負擔。

 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病變雖然很清楚,但真正原因仍不明,因此無法根治,目前的藥物治療僅止於症狀治療,且療效有限。加上阿茲海默症的病程長,由症狀開始到死亡平均8到12年,病人的症狀逐漸變壞,終至完全需人照顧,且至少有一半的病人會出現妄想、幻覺、激動或遊走等精神症狀,常讓照顧者精疲力竭。且失智症所衍生出來的倫理、法律和財產等問題更不容忽視。

 有些人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是「什麼人都不認識了,且大小便失禁」,但那是指極重度的失智症患者。其實阿茲海默症患者在長達3到5年的輕度時期,雖然短期記憶喪失、其他認知功能減退,但長期和立即記憶仍在,仍可從事簡單或熟悉的工作,尤其能享受食物的美味和旅遊的樂趣,這也是凝聚親情、友情和活在當下的時機。

 當然,最好的治療是預防。雖然目前無法完全防止阿茲海默症的發生,但可以根據「修女研究」中阿茲海默症的保護因子著手,做到受教育、多動腦、多運動、多走路、多吃蔬果、預防中風、持正面態度和維持人際網路等,就可以大大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甚至讓大腦即使有了病變也不會出現失智症狀。不僅如此,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類澱粉斑塊和神經纖維糾結病變,在患者二十多歲時就已開始在大腦內堆積,因此預防要及早,怪不得斯諾登博士會勸人「念書給孩子聽」了。

 【延伸閱讀】:

 ■失智症照護指南

 (邱銘章著,原水出版)

 ■奶奶慢慢忘記我了

 (維若妮可.凡登阿必萊著,大穎文化)

 ■失智症居家照護指南

 (南西.麥斯、彼得.羅賓斯著,書泉)

 ■我想念我自己

 (莉莎.潔諾娃著,遠流)

 ■別等失智上身

 (王培寧、劉秀枝著,台灣商務)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669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