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發心
2012/03/18 18:12:09瀏覽252|回應0|推薦0

尊貴的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在201051日講授菩提道次第略論時,有關  釋迦世尊發起菩提心是這樣說明的:

 

位於寒冷、炎熱地獄近邊。《本地分》說人間亦有;《律本事經》亦說位於大海岸邊,如同《僧護因緣經》中所說

在佛所說的這部經當中,有特別的提到所謂的「獨一地獄」。獨一地獄在我們的人世間,尤其是在大海岸邊,都有所謂的獨一地獄。而《僧護因緣經》當中,就特別的強調了這個部分。過去印度有很多的商人,他們都習慣出外去尋寶,但是在尋寶之前,他們都希望迎請僧眾,隨同他們一起去尋寶。而在這個同時,他們就發現在獨一地獄,也就是在海岸邊,竟然有各種不同的這種獨一地獄的面貌,會呈現出來。其實獨一地獄,它的面貌有相當多種。有些獨一地獄,它所呈現的面貌就像是一顆大樹,有的就像是一條繩子,有的就像是一個柱子。

為什麼獨一地獄,會呈現出各式各樣不同的面貌呢?比方以呈現柱子的面貌而言,有一些人他在作法會的時候,他會靠在佛堂(或者是大殿)的柱子上休息,這時候他所造的業,就會讓他感得投生在獨一地獄,而呈現出來的面貌就跟柱子的面貌是一模一樣的。或者是他把佛堂裡面的柱子,大殿裡面的柱子,刻意的把它弄髒,這時候他也有可能會感得這樣的果報。或者是我們到寺院去幫忙打掃,但是我們故意把寺院裡面的掃把弄斷、或者是弄壞,這時候我們所感得的果報,也會投生在獨一地獄,而我們所現出來的面貌,就跟掃把的面貌是很接近的,但是他是一個有情眾生。所以獨一地獄,它會呈現出各式各樣不同的面貌出來。

為什麼獨一地獄,會呈現出各式各樣不同的面貌呢?比方以呈現柱子的面貌而言,有一些人他在作法會的時候,他會靠在佛堂(或者是大殿)的柱子上休息,這時候他所造的業,就會讓他感得投生在獨一地獄,而呈現出來的面貌就跟柱子的面貌是一模一樣的。或者是他把佛堂裡面的柱子,大殿裡面的柱子,刻意的把它弄髒,這時候他也有可能會感得這樣的果報。或者是我們到寺院去幫忙打掃,但是我們故意把寺院裡面的掃把弄斷、或者是弄壞,這時候我們所感得的果報,也會投生在獨一地獄,而我們所現出來的面貌,就跟掃把的面貌是很接近的,但是他是一個有情眾生。所以獨一地獄,它會呈現出各式各樣不同的面貌出來。

        在之前我們也有為各位介紹,導師釋迦世尊他是在炎熱地獄當中發起了菩提心。但是也有其他的經中有特別的談到,導師釋迦世尊其實是在投生在獨一地獄的時候,生起菩提心的。而這部經當中,它是如何敘述這個過程的呢?那個時候,導師釋迦世尊他投生為印度的一個小男孩,他的爸爸因為到海中去尋寶的緣故,這時候就身亡了,所以他也很想要追隨他父親的腳步,到海上去尋寶。但是由於他母親不准的緣故,所以這時候他就打他母親的頭,然後毅然決然的就離開了他的母親,並且到海上去尋寶。但是過了不久,他來到了一個島嶼。他發現在這個島上面有一間鐵皮屋,它四周都是用鐵作成的,並且在這個鐵屋中間,有幾片的鐵片不停的在旋轉。這時候他就問周邊的人說,「這上面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它會不停的轉?」這時候他旁邊的人就回答他說:「這是因為要處罰世間上有一些人,不聽母親的話,然後還刻意打母親的頭所造的業,而感得會看到這種房屋,並且等一下這些鐵片就會打在這個人的頭上。」所以他就想到說,他在出門的時候,也打了他母親的頭,所以他馬上就受到了這樣的一種果報。而當他受到這種果報的時候,他就想到說,「雖然我因為之前造了惡業而感得了這樣的一種果報,這是我自己活該,但是在受這個果報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夠代替一切的有情眾生,如果他們造作了相同的惡業,我也希望他們的果報,能夠在我身上完全的成熟出來。」他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下,而生起了菩提心。而他所看到的影像,就是我們這邊所謂的獨一地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RL56&aid=622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