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絲路之旅- 3
2011/11/08 23:26:14瀏覽438|回應1|推薦5

2011/7/17 烏魯木齊天山吐魯番

        今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好日子,我們九點四十五分離開飯店,前往西王母的瑤池 - 天山。在遊覽車上,小張一人發了一顆庫爾勒香梨,一口咬下去,皮薄肉細,汁多味甜,酥脆爽口,非常好吃。

    庫爾勒香梨產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庫爾勒市,本來是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一種美味水果。中共成立以後,有一個新疆人去北京看毛澤東,帶了一公斤的香梨當伴手禮。毛澤東為了讓領導們都能吃到香梨,請廚房將這些香梨做成了水果沙拉,其他領導人吃了以後都讚不絕口,鄧小平甚至建議把它當成待客水果請外賓們享用。

    時光荏苒,一晃眼進入了80年代,中英雙方開始談判香港回歸的問題。在第三回合的時候,談判進入膠著,鄧小平建議先休息一下吃點水果。左右送上庫爾勒香梨,柴契爾夫人拿起一顆,左看右看,問鄧小平,「這中國的梨子怎們這們小顆啊」,鄧小平急中生智,馬上回她「經過科學驗證,凡是濃縮的都是經典」。柴契爾夫人聽後哈哈大笑,一口咬下手上的香梨,瞬間,整個笑容凝結住了,「這實在太好吃了」,一顆接一顆,連續吃了五顆仍然意猶未竟。談判結束後,他跟鄧小平要求帶一些回英國,鄧小平跟她說,「沒問題,我們已經幫妳準備好兩噸的香梨在飛機上」。目前,新疆產的庫爾勒香梨分叁等,特等是在中南海供外賓享用,第一等外銷到歐洲,第二等外銷到美國。

    我們一邊吃著香梨,遙想著國際政治上的爾虞我詐,車子也已到了河灘公路上。河灘公路本來是烏魯木齊河的流域,歷史上的烏魯木齊河是一條無拘無束、多災多難的河流,平均3年一小災,10年一大災。1950年代,解放軍在烏魯木齊河的中、下游河段,經過多次改線,完成了長達50餘公里和平渠的改擴建工程。此時的烏魯木齊河實際上已被人工渠道所代替,原有的河道便幹涸成爲溝坎起伏的砂石河灘。60年代中烏魯木齊市除了在宜林之處植樹綠化之外,還在河灘中修建了一條長7.5公里、寬9米,以礫石爲路面的簡易公路,作爲烏魯木齊市區南北走向的過境通道,於是河灘公路便由此而得名。經過了長達30年的時間,持續地對幹河灘進行了改造,現在的河灘公路已經是一條充滿現代感的交通大動脈。

    車行途中會經過米泉,米泉古稱「古牧地」或「古墓地」。它稱為古牧地是因為這裡在之前是一個水草豐美,適合放牧的地方,所以稱為古牧地。另外還有一個傳說是在清朝乾隆平定準噶爾的叛亂的時候,很多陣亡戰士都埋葬在這裡,因此也稱為古墓地。在19531120日更名為米泉縣,因為此地盛產大米而又多泉,此地自己流動的泉源有一百多個。他另外有一個感人的傳說,也是在準噶爾叛亂的時候,湘軍駐紮在此地。長途出征到西域,這些士兵都好久沒有聞到米飯的香味了,這時有一個士兵拿出出征前母親給他的一袋米,熬成粥後倒入中游的泉源,不久這個烏魯木齊河都是米飯的香味,從此這個地方就叫做米泉。2007630日,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以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為米東區的行政區域。

    車子繼續往前行駛,一路上可以看到天山綿延不斷,山頭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道路的兩旁種植的向日葵,主要是拿來榨葵花油用的。這裡的感覺跟東北不一樣,有蒼涼的感覺。

    十一點的時候抵達天池景區,我們從門口坐接駁車到天池,沿途會經過化石山(曾經在這裡挖到恐龍的化石)、西小天池(傳說中王母娘娘的梳妝明鏡)、三公河(阜康的母親河,蒙古話裡溫暖的水源的意思,因為她到冬天零下三十度也不會結冰)。一路上我們還看到很多哈薩克人的氈房,哈撒克氈房不同於蒙古包,它的顏色非常鮮艷,簡潔且便於搬遷。哈薩克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這種氈房可以在幾小時內拆卸,然後用兩三頭牛或駱駝就可以搬著走,到了定點以後,可以在幾小時內組裝完成。

    接駁車沿著天山山脈一直往上盤升,當我們看到一片一片的雪嶺雲杉的時候,就已經快要抵達天池了。天池其名來自乾隆48(西元1783) 烏魯木齊都統明亮的題《靈山天池統鑿水渠碑記》。天池湖面海拔1900餘米,南北長3000餘米,東西最寬處1500余米,旺水時面積達4.9平方公里,最深處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多吟詩賦文,備極讚譽。天池也是中國民間信仰裡西王母娘娘的住處,另有瑤池的美稱,至今還留有西王母娘娘的祖廟。傳說3000餘年前周天子曾在天池之畔與西王母歡筵對歌,留下千古佳話,如今還可以在天池的山邊看到一個「山」字,據說這是當初周天子所留的「西王母之山」,經過歲月的洗禮,其他的字都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山字還留下來。我們乘船遊湖,除了看到這個山字外,還會看到天池北岸的定海神針,傳說遠古有一惡龍在湖中作怪,使湖水暴漲,淹沒農田,沖毀房屋。王母娘娘為拯救黎民,治服惡龍,拔下頭上的綠色金簪插於岸邊,於是湖水便退于金簪之下再也無力上漲,後來金簪便化為榆樹。這雖然只是一個神話,神奇的是,該榆樹根部僅高出湖面5m左右,但天池水面從未淹過其根部。

    遊完湖,我們坐電瓶車下來,在接駁車下車處的餐廳吃天山風味餐。菜色有馕、烤羊肉串、炒雞肉以及大西瓜。新疆的還蠻好吃的,尤其是熱騰騰的吃,會讓你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新疆的大西瓜也很甜,說老實話,來大陸這們多次,第一次吃到覺得跟台灣有得拼的西瓜,可惜這裡的環境很差,煙霧瀰漫,吃到一半又突然停電,大家只好摸黑吃完,然後去趕接駁車下山。

    遊覽完天山,我們打道往吐魯番。從天山到吐魯番須要先回到烏魯木齊,在烏魯木齊南邊四十公里處的達坂城地區,會看到一大片約有五千多台的風車,這是亞洲第二大的風力發電廠。達阪城位於中天山和東天山之間的谷地,西北起於烏魯木齊南郊,東南至達阪城山口,是南北疆的氣流通道,可安裝風力發電機的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實,在小草湖收費站附近的風比達坂城還大,在2007年的時候,14級風吹翻了一列火車,造成四節車廂翻覆。但是,達坂城的風速分佈較為平均,破壞性風速和不可利用風速極少發生。一年12個月均可開機發電。

    達坂城除了風車以外,讓他名揚海內外的還有「達阪城的姑娘」這一首新疆民謠。這一首歌的作者是有西部歌王之稱的王洛賓。他的作品多以情歌為主。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另外達阪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蓋頭來更是家喻戶曉。在1990年代,他和三毛的黃昏戀,更是轟動了華人世界,社會上出了不少書,洋洋數十萬言,寫得繪聲繪色。其實兩人見面的時間並不多,其戀情達到什麼程度?撲朔迷離,恐怕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我們沿著國道行走,左邊是烏魯木齊到北京的高鐵,正在加緊趕工中,預計在2013年的10月通車,時速350公里,完工後,從烏魯木齊到北京只要16個小時。國道的左邊是羅布湖和鹽湖,鹽湖面積37平方公里,湖上有一個大約3平方公里的鹽坑可以漂浮。鹽湖漂浮的保健作用在於飄浮本身可使人充分放鬆,減少緊張。利用富含礦物質的鹽湖湖底黑泥進行洗浴,有美容作用和皮膚治療作用。醫學上認為,鹽湖富含鉀、鈣、鈉、氯、溴、碘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浸在鹽水中洗浴,不僅減肥效果好,而且可治癒關節炎和感冒。可惜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下車參觀。過了鹽湖,我們找地方休息上廁所。一下車就可以感受到這裡的風很大,整個人都幾乎快要被吹走的感覺。

    翻過了天山就我們就進入了吐魯番,吐魯番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古稱火州,他有四最:

1.  全中國最熱的地方,據觀測,這裡的最高氣溫達到49.6度,地表溫度也曾達到過攝氏82.3度的高溫,當地民間有“沙窩裡蒸熟雞蛋、石頭上烤數面餅”的說法並非虛構和誇張。

2.  全中國最乾旱的地方,年平均降雨量約16毫米。

3.  全世界最甜的葡萄,1996年時一位美國人走遍全世界,測得葡萄溝的無核白葡萄含糖量43.7度。

4.  中國海平面最低的地方,低於海平面166米。

我們進到了吐魯番就開始是戈壁地形,吐魯番因為風太大,怕車子會互相撞到,所以公路開成T字型。在西域三十六國中,吐魯番是一個很重要的國家,也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易場所。吐魯番盛產瓜果,尤其是我們所喜歡吃的哈密瓜,原產地就是在吐魯番的鄯善縣。話說清朝康熙年間,鄯善王把鄯善東湖甜瓜送給哈密王。哈密王把瓜送給康熙。康熙問叫什麼,伺使們說是哈密王送來的,不知叫什麼名稱。康熙便起名為「哈密瓜」。

晚上七點半我們抵達吐魯番旅遊中心休息,一下車就可以感覺到一股熱氣迎面而來,真沒有辦法想像七點多還這們熱。七點半抵達餐廳用餐,今天晚上的餐廳有一口天下第一坑,在2004年的絲綢之路博覽會,這一口馕坑曾經創下同時烤一隻雙峰駱駝、兩頭52公斤的牛的記錄。今天的晚餐是烤全羊,心惟在台灣很喜歡吃羊肉,他覺得羊騷味很香。新疆的烤全羊沒有羊騷味,他居然說不香,真是敗給他了。

烤全羊大餐是依照維吾爾族的習俗來用餐,首先要找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來切第一刀,姑丈就被推出去當國王,左摟右抱兩個王妃的同時切下他的第一刀,然後才讓廚師推出去整治。奶奶跟舅媽都不太喜歡吃羊肉,但是到了新疆不吃烤全羊等於白來,所以他們也都各自吃了幾口,我們另外開了一瓶吐魯番出產的葡萄酒,要價218人民幣。在用餐的同時,還有兩個人表演維吾爾族的舞蹈炒熱氣氛。我們一直吃到八點五十分才離開餐廳。

今天晚上入住吐魯番賓館,這是一間有伊斯蘭教風情的飯店。稍事休息後,我們出去逛街,領略一下吐魯番的市容風情。吐魯番很熱,固定會有灑水車在街道上灑水。我們逛到了吐魯番的水池公園,這裡很像台灣的夜市,有一堆人在吃炭烤,如烤雞、烤全羊等等。晚上十點鐘的時候,水池公園跳起了水舞,水柱灑下來,整個空氣變得很涼快,心鵬心惟基本上就是圍在水池旁等著被噴,水一噴,他們就一邊跑,一邊哈哈大笑,兩個小夥子玩的不亦樂乎。我們一直玩到十點半才離開水池公園,回飯店休息。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stPurple&aid=5804403

 回應文章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庫爾勒香梨
2011/12/20 02:54
【走進新疆】作客維吾爾族人家(13)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