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參與國際組織 何來嗟來之食?
2009/03/25 10:26:57瀏覽3060|回應41|推薦8

參與國際組織 何來嗟來之食?

蔣孝嚴/前外交部長、現任立法委員

雖然馬英九總統及外交部長歐鴻鍊先後對我今年五月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表示審慎樂觀之意,惟亦有論者對於報載北京要求台灣必須以觀察員身分,「逐年方式參與」(year by year)WHA,相當不以為然;並稱此一作法形同「逐年控管」,對台灣不啻為「嗟來之食」,不吃也罷。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民國八十六年我任外交部長時,便務實捨棄申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改致函給當時的WHO的幹事長Hiroshi Nakajima,擬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但直至去年為止,台灣總共連續叩關十二次,終究是功敗垂成,不得其門而入。其中阿扁執政後期竟昧於現實改以台灣(Taiwan)名義申請入會,申請函立即遭到羞辱性的退回,使得情勢益形複雜與不利。

 

我之所以被阻絕在外的原因很簡單,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UN)的專門機構,是正式的國際組織,在北京堅守一中原則的情況下,對於台灣加入或參與以主權國家身分為成員的國際組織,一律加以封殺。尤其當兩岸情勢劍拔弩張緊張之際,如扁政府時期,大陸對於台灣的任何擴大國際空間之意圖更是嚴加封鎖。

 

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沈著地致力於修補及改善兩岸關係,兩次「江陳會談」簽署多項協議,便充分顯示兩岸關係已有春暖花開之氣息,連來訪的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薄瑞光都指出,美國政府對兩岸關係的現狀感到放心(comfortable)。

 

在台海局勢和緩的氛圍下,中共在去年底發表了「胡六條」,雖然重申「一中」的立場,但同時也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一事,表示「可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據此,兩岸總算有可能對台灣參與WHA這項極其敏感的議題展開正式的協商,此一協商本身之開啟,即有其突破性之意涵,委實得來不易。

 

顯而易見的,倘若兩岸仍各自堅守最嚴格的主權原則,或完全不擱置爭議,甚或不作出絲毫的退讓或妥協,則任何議題均將無解。有論者指出台灣如果接受北京所設的「逐年參與」WHA之條件,就是接受對岸的「施捨」。殊不知教廷也是由WHO幹事長逐年邀請以觀察員身分與會,也從未聞有任何國家認為教廷是在仰人鼻息接受所謂的「嗟來食」。事實上,幹事長對邀請參與WHA一事也非全然能專擅妄為,對任何國家、組織進行邀請或中斷邀請出席WHA,也必須事先諮詢WHA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成員的意見,期能得到共識。若是說大陸完全掌握了台灣能否於今年出席WHA的生殺大權,以及日後就永遠定型於逐年參與的方式,多少失之武斷,也低估了該國際組織六十餘年來依章程運作的必要規範。

 

從策略面來看,雖然「逐年參與」WHA絕非我規劃中之上上策,但我應予接受。因為如果進不了WHA的大門,台灣終究無法直接進入WHO體系的運作,失去在大會上和大會後與各會員國進行實質的對話與討論、贏得支持,甚至建立關係,更確保我每年得被邀出席WHA的入場券。台灣擁有極高的醫衛水準,卻始終被排除在此一體系之外,相信一旦進入WHA,便能貢獻所長、贏得尊重,並藉此提升我國的軟實力,更讓世界刮目相看,使台灣成為該重要體系不可或缺的一員。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參與WHA的「機會」之上,而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便是牢牢抓緊這個機會。

 

WHA是現階段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最為殷切期盼參與的國際活動,如果真如報載下個月與大陸協商之後,台灣即能以逐年方式被WHO幹事長邀請出席五月十四日的年會,我們何須將其自貶是在接受「嗟來之食」?但同樣的,我們怎能期待立即能獲得「錦衣玉食」?

 

英國哲學家柏克(Burke)曾云:「所有人類的利益,所有美德,與所有謹慎的行動,都是建立在妥協之上。」當前兩岸的問題與協商又何嘗不是呢?(原載於民國98年3月21日<中國時報>A14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hnchiang01&aid=2780220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獲邀為WHA觀察員 英國政府表歡迎
2009/04/30 14:22
台灣獲邀為WHA觀察員 英國政府表歡迎

台灣將以中華台北名義的觀察員身分,參加今年5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國務大臣韋明浩今天對此發表聲明,明確表達歡迎台灣成為WHA觀察員。

韋明浩(Bill Rammell)在外交部官方網站公布的聲明指出,「本人歡迎台灣將以觀察員身分,獲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台灣能有意義參加全球衛生安全網非常重要,值此豬流感疾病在全球快速蔓延,更凸顯讓台灣參與WHA的重要性」。

韋明浩進一步表示,「我們期盼海峽兩岸能繼續直接對話,以化解彼此的歧見,同時加強兩岸情勢的穩定」。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馬總統:重新檢討國際參與順序策略
2009/04/30 14:19
馬總統:重新檢討國際參與順序策略

馬英九總統上午舉行記者會表示,我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這是活路外交的成果,政府將重新檢討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順序與策略,兩岸間不僅要在經濟議題上共創雙贏,也可開始試著存異求同,逐步由易而難,協調減少兩岸在國際社會上的磨擦。未來我外交要務實不務虛,外交資源應可轉移部分為我們的經濟找活路,為工商界找出路,讓非政府組織,在國際間施展更大的能量。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參與WHA 楊力宇:中國是有善意的
2009/04/30 14:15
台灣參與WHA 楊力宇:能否加入WHO待觀察

台灣官員獲准出席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美國西東大學榮譽教授楊力宇指出,中國雖在外交休兵上展現些許善意,但台灣要全面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或聯合國等,困難依舊。

世衛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致函邀請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的觀察員身分,出席今年的世衛大會(WHA),被視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一大步。

楊力宇表示,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衛大會是「理所當然、預料中之事」。世衛大會是世衛組織附屬論壇,台灣有權參加,但能否繼續挺進世衛,須再觀察。

至於「中華台北」名義,楊力宇認為是兩岸都能接受、較無爭議的部分。

觀察近期兩岸幾次經貿談判及處理台灣參與世衛大會,楊力宇認為,中國對台灣經貿、技術層面確實有些鬆動,也體認合作與交往是「雙贏互利」;對於台灣提出的外交休兵,從中國處理台灣邦交國薩爾瓦多新政權一事,看得出「中國是有善意的」。

不過,這位熟稔兩岸關係的學者說,中國在涉及主權、美對台軍售、台灣正式參與國際組織等議題,諸如加入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世界衛生組織甚或聯合國等,讓步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楊力宇分析,中國對台灣採取政經分離,若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妥協太多、讓步太大甚或鬆動,無異助長台獨或「一中一台」氣燄,相信中國不會坐視。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葛來儀:出席WHA 台灣一大成就
2009/04/30 14:07
葛來儀:出席WHA 台灣一大成就

台灣已正式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的邀請,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美國知名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今天表示,這是台灣的一大成就。

華府重要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是台灣首次得以派衛生署長出席WHA。加上稍早WHO 同意接納台灣參加「國際衛生條例」(IHR)運作,台灣得以更完整地納入全球衛生體系。台灣人民將接獲更多WHO提供的資訊,也將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葛來儀指出,台灣獲邀出席WHA,顯示兩岸之間的信心建立有了一些進展。雖然這項邀請可能只能參加今年的會議,未來年會必須重新獲得邀請。這是因為北京擔心民主進步黨如果重新執政,可能運用此一平台推動台灣獨立之故。

葛來儀說,接下來台灣將會尋求加入其他國際組織,例如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Organization)。此外,假設台灣在與大陸達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後,也將尋求與其他國家協商類似自由貿易協定的安排,但願北京不會從中阻撓。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共存共榮,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福祉,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復興
2009/04/30 09:18
奮鬥38年 重返WHA 馬肯定對岸善意
  • 2009-04-30
  • 中國時報
  • 【陳洛薇、江慧真、楊舒媚/台北報導、劉屏/華盛頓廿九日電】

海峽兩岸,以合作代替對抗!

共存共榮,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福祉,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復興!


philosoph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海峽兩岸,以合作代替對抗!
2009/04/29 17:09

海峽兩岸,以合作代替對抗!

共存共榮,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福祉,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復興!


philosoph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60年來重大突破 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2009/04/29 12:28
60年來重大突破 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2009-04-29中時電子報/梁惠明綜合報導

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努力有了重大突破。行政院衛生署長葉金川今(29)日宣布,昨晚接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書面邀請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的觀察員身分,參加五月18日起舉行的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 (WHA) 。
對此,總統馬英九相當欣慰的表示,新政府上任後,經過再三的努力,終於有機會於五月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活動,是值得高興的結果。

philosoph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60年來重大突破 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2009/04/29 12:26
60年來重大突破 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2009-04-29中時電子報/梁惠明綜合報導

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努力有了重大突破。行政院衛生署長葉金川今(29)日宣布,昨晚接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書面邀請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的觀察員身分,參加五月18日起舉行的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 (WHA) 。
對此,總統馬英九相當欣慰的表示,新政府上任後,經過再三的努力,終於有機會於五月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活動,是值得高興的結果。

葉金川在記者會上同時出示WHA的邀請函,顯示我方是以「中華台北」的身分受邀出席,而他本人出席的稱謂是中華台北DR.葉,屆時葉金川將以觀察員身分坐在觀察員專區。在新流感疫情緊繃之際,我國官員出席WHA格外受到關注。

由於WHA世界衛生大會即將在下個月舉行,台灣叩關WHA,前後歷經12次失敗,今年第13度叩關備受關注,最後總算得以觀察員身分與會,馬英九總統與衛生署長葉金川一前一後證實受邀的消息。

philosoph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紀念蔣經國:恩典與憂思(1)
2009/04/13 14:20
紀念蔣經國:恩典與憂思(1)

今天是蔣經國百年冥誕,社會上瀰漫著一股懷舊追思的氛圍。蔣經國成為一種「政治典範」,這對台灣而言,可謂既是恩典,也是憂慮。謂為「恩典」,是因台灣畢竟也有這麼一位讓多數人民感動認同的政治典範,成為人民衡量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的真實標尺,這誠是珍貴的歷史資產;至於所謂「憂慮」,則因蔣經國終究是威權時代的人物,如今在他謝世二十一年後,國家已經三易領導人,而蔣經國的典範非但無人超越,亦且一度出現了禍國殃民的政治妖孽。

台灣畢竟曾有蔣經國,這是恩典;但在解嚴後民主法治的新台灣,卻未見在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上超越蔣經國的新典範,這則是台灣的憂慮。

蔣經國當然也有爭議性。但他最大的特徵是隨著時勢的變遷,改善自己,修正自己;以至於最後他能開創時勢,領導時勢。他的名言,「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所反映的其實正是蔣經國自己與時推移的改善及修正。他非但未使自己成為時代與潮流的絆腳石,而終使自己成為時代與潮流的領航人。

蔣經國可謂是一苦命人,在他的人生歷程中,可以見到父子齟齬、加入蘇聯共產黨、流放西伯利亞、與孔宋集團對抗、親赴大陳主持撤退、履勘橫貫公路路線、親上八二三砲戰火線、美國遇刺、石油危機、十大建設、退出聯合國、中央民代增補選、中壢事件、半夜美使告知斷交、高雄事件、江南案、坐上輪椅、解嚴及開放赴大陸探親等崎嶇坎坷的剪影,最後則吐血死在七海寓所窄小的單人床上。

但從另一角度看,蔣經國亦可謂是一好命人。畢竟他能在生命油盡燈枯的前一刻,親手實現了解嚴(將台灣帶入民主時代),也親口宣示了大陸探親(為兩岸和平交流揭開序幕),使他一生奉獻國家人民的志業得以畫下一個自我完足的句點,也使他已然成為後世認同的政治典範。


philosoph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紀念蔣經國:恩典與憂思(2)
2009/04/13 14:18
紀念蔣經國:恩典與憂思(2)

 

蔣經國一生集其大成的功業,就在毅然實現解嚴及開放兩岸交流;這正是他油盡燈枯、嘔心瀝血之作。如今回顧蔣經國的施政治國,雖亦不無猶豫曲折之時,但大體上則可謂是其道如矢、一往無前;他的每一重要步履,可說皆是為「民主進階」及「兩岸和解」在做積蓄及準備,而最後他在向國家及歷史繳卷時,也交出了解嚴及兩岸開放的漂亮成績單。

例如,倘非蔣經國嘔心瀝血將台灣帶上「亞洲四小龍」的有利地位,台灣如何能有迎對解嚴及兩岸開放的條件?又如,蔣經國自中央民代補選,及推動「吹台青」政策,雖經中壢事件、高雄事件,但他在阻擋家人接位、放逐王昇、蔣孝武,及拔擢李登輝等大動作上(相信蔣經國是真心拔擢李登輝的),均可見他始終一貫地為民主晉階作政治準備。試問:倘蔣經國未親自宣布並主持解嚴及兩岸開放,其後繼者將如何面對內外亂局?再問:倘蔣經國未苦心孤詣地為台灣的政經條件做好解嚴開放的積蓄與準備,解嚴開放後將是何種亂局?

一生背負「政治威權/兩岸對立」的蔣經國,最後將他嘔心瀝血打造的「民主台灣/兩岸和平」的鑰匙交給了後世。解嚴與兩岸開放,其實有一體兩面的效應。不開放兩岸關係,不可能解嚴;不解嚴,無以應對兩岸關係。民主的台灣,一定會面對兩岸開放的問題;而兩岸開放的問題,亦唯賴民主機制始能保障台灣。在蔣經國謝世二十一年後的今日,台灣的主政者固然不能偏離蔣經國所設的架構,違者必會誤國傷民;且大陸的領導人也不能跳脫這個框架,亦即不可能罔顧台灣的民主機制來處理兩岸關係。

當然不可神化蔣經國,且蔣經國亦有不能塗銷的重大爭議性紀錄,但對蔣經國的評價,倘若竟是落到「外來政權」四個字,恐怕亦非正常人所能接受。然而,諷刺的是,蔣氏辭世後,台灣卻因「外來政權」擾攘折騰內耗空轉了二十餘年。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