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23 17:47:47瀏覽828|回應2|推薦4 | |
教育部規畫教科書內容統一用詞政策,國民黨從總統候選人,到黨中央領導群,初步認定此舉是去中國化,所以要聯合執政的十八個縣市自編教材。教育部政策,的確觸動統獨的敏感神經。但大選在即,此事宜弄清楚自己的主張,明白地交由選民決定。如果強以地方圍堵中央教育權,卯其來玩對抗,國民黨即使有幸執政中央,未來肯定政局肯定不會比現在好。
對抗,有理無理皆對抗,因要對抗可以不審監察委員提名、阻礙年度預算、並放言罷審大法官提名,一項比下一項,這是七年來國民黨給社會最壞的印象。滿堂在野的無奈,化作無止盡的對抗,用情緒對抗情緒,以杯葛取代對中央政府施政良窳的監督。幾年來,反對的黨只重媒體效果,過程可曾真正「弔民」,可曾評估對社會國家的助益?同是台灣窳政的元兇之一,遑論「伐罪」? 據傳,馬英九的大選策略,似已走向中道,如果教科書之事,要再上演一遍對抗的故事,真不曉得國民黨的中流砥柱派,是怎樣評估對大選的得失。難道不覺對抗方式,只是治絲益棼嗎?既然國民黨那麼渴望重回執政,我們看,先得控制住自己內部統派的情緒,尤其在有關本土認同的事務作為,不要被媒體意識標題牽著走才是。 看來馬英九對此問題回應,似乎刻意保留迴轉餘地,好像還沒把話說死。目前說要「找具有公信力的學者、找公正的學術團題來新編教材」。但若化作現實,在以往搞對抗的情緒下,請問國內還存在公信力的學者?還有公正的學術團體?這就是對抗的悲哀啊!不禁讓人想到,曾是馬英九部屬,檢察官侯寬仁目前的處境呢! 長遠來說,此中央教育權的作為,的確影響巨大,以國民黨立場當然不會輕易放過。問題是在手段和方法上。既然時機已近大選,國民黨此時最宜將自己對教科書內容主張,公開訴諸選民。若捨此不求,還情緒性地直接導入聯合執政的十八個縣市自編、自選、自用教材,恐怕所有表面,或自認立意良善的構想,也只會淪為反對、對抗的盾辭,最終無法獲得社會認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