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9 19:08:04瀏覽332|回應1|推薦1 | |
隨國際強權勢力變化,維持現狀,台灣的負擔似乎愈來愈高,強權壓力也愈來愈重。但鬱鬱台灣中,自主的思潮,和闖出新生的力量,卻愈來愈多元,也愈來愈活躍。每當個別的國際經驗,反射到國家處境時,即使光譜中,最與中國和善、主張商貿往來的泛統論者,心理上對台灣處境,亦有戚戚之感。相對者,遇台美間事件時,亦憤恨難平。
台灣四百年來生存模式,幾乎是各階段國際價值的遺緒。西荷時代,東亞商貿的據點;明鄭時代,商貿和反清復明偏安之地;清領時代的大一統版圖,十九世紀全球帝國主義;日領時代的東亞國力圈;國府反共基地,和國際圍堵島鏈;二十世紀末,美國國際主義,和中國國族主義崛起爭鬥等。 在過去,不同背景、不同階段,在此、來此生活的居民,摸索中,各在各的環境裏,安置、挪移、妥協自己的人生價值,集體累積成台灣整體過去的一部分。面對未來,已是民主國家的台灣,人生幸福評價,還只求在國際的價值中流轉?我們想起,曾經的亞細亞孤兒!也全新感受到,地球上皮球國家人民的苦悶! 台灣受阻於中國國族壓迫,亦受美國利益脅持,當前幾乎是國際強權的殖民地。過去為求茍存,政策上唯美是尊,受求得愈多,國格失去愈多。且失去反省能力,幾近無法自拔。但順附中國,台灣過去五十年困難過程中,所凝結的共同價值判斷、準則,共同的生活情感,共同的習性和想法,亦恐毀於一夕。 認命為棋?不,台灣實在應該開始盤算,該如何自立求生?若不願、不屈維持現狀,將可如何?是做未來強權的順民?充當先鋒?或繼續茍求生存,擔任現今強權太平洋利利益下,分食小利益者?若不委屈,不接受不全,艱苦中,帶著奮鬥過程的記憶,和冷水煮蛙結果比較,人民的歷史心境有無不同? 鬱鬱是大家共同的胸中事,不會有國際正義,也沒有白馬騎士,台灣需要自己埋單,此無關朝野對立。現在真應教育國民,告知該思考、計算,和衡量自己利害的時候了!歷史中,一時屈走現實大道,常比探小徑者多。但今誰還說,向西航行的船隻,不會從東方回來,那還是當時「神」的主張,也才是五百多年前的事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