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反對超越台北
2010/10/28 15:29:58瀏覽2213|回應15|推薦22

看了【聯合報╱黑白集】台北反對台北 ,對此文的標題與說法,深感不以為然。

 

台北市的選情雖然緊繃,但郝龍斌始終在民調上領先蘇貞昌。是以,聯合報社論用「台北反對台北」,這改自於蘇貞昌「台北超越台北」競選口號的負面標題,對郝龍斌的選情無甚幫助,還不如郝龍斌的一句「謝謝指教」。

 

此社論不但跟隨蘇陣營起舞,而且內容看似替郝市府辯護,實則是在大拆其台。

 

以垃圾政策為例:台北市民若能將垃圾分類的習慣培養起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那麼,未來免使用專用垃圾袋也不是不可以研究的事情。

 

可是聯合報卻認為,垃圾袋若免費,垃圾分類的動機將喪失,垃圾減量的目標也必定破滅。這樣子預設立場,認定台北市民永遠沒有公德心的說法,能得到選民認同嗎?聯合報根本是在幫郝龍斌的倒忙。

 

再者,將文湖線的議題向上延燒,也是不智之舉。聯合報將文湖線捷運應當地下化卻建為高架的結果,歸之於文湖線地下化政策被時任交通部長的葉菊蘭否決。這種說法,不啻承認文湖線高架是錯誤,也讓當時落實文湖線高架的市長馬英九難堪,使得蘇貞昌陣營有了反擊的著力點。

 

蘇貞昌三反五反,【聯合報╱黑白集】隨之七批八鬥。無限上綱的結果,是下從台北市民、上到市長郝龍斌、乃至於總統馬英九,無一倖免。這樣搞法,也難怪郝龍斌的四人幫要倒台。

 

聯合報要是真那麼想幫蘇貞昌的忙,不如將標題改為「台北反對超越台北」好了!

 

媒體社論應該要有一定的水準,政策可以被檢討、事情可以說清楚、護航要有技巧性,而不是一昧地跟隨對手,粗糙地操作就好。否則,只是將問題給複雜化,最後淪為口水戰而已。如此作法,實非百姓所樂見,也非國家人民之福。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456852J&aid=454308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淺草一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10年60%
2010/11/01 17:54
聯合報不需要檢驗的東西,何以要求別人?您自己都在質疑而不願花時間找資料,遑論其他?
我沒有質疑啊?我為什麼要花時間找資料?質疑的人是您吧!

聯合報為何需要驗證?幾百個字的新聞稿又不是學術論文還要附上驗證資料?而且問題是你在質疑聯合報並不是聯合報在質疑你。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ma? F為什麼等於ma?說F等於ma的人應該要公布公式如何導出來的否則就是立論基礎薄弱....你現在在質疑的問題其實就是這種沒意義的問題。

我有承認垃圾分類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我有說除了那6%以外的94%都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嗎?你認為如何驗證怎麼樣算是已經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提個想法如何?

6%的新市民?1年6%,3年可能是18%.....要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需要幾年?市政府只須考慮那6%的新市民?那6%還只是有戶籍登記的,沒有登記的臨時戶又要如何處理?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提個想法如何?

辯護?你想太多了。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1-01 19:11 回覆:

我沒有質疑啊?我為什麼要花時間找資料?質疑的人是您吧!

===>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好處是什麼?

這不是質疑,是什麼?我質疑聯合報要驗證才行,你質疑我靠一張嘴就可以了,是嗎?

新聞稿又不是學術論文還要附上驗證資料?

新聞稿不是學術論文,難道部落格評論是?

我有承認垃圾分類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我有說除了那6%以外的94%都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嗎?你認為如何驗證怎麼樣算是已經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提個想法如何?

您都承認了,還須要我驗證什麼?市府的公共決策,市府不因時宜去驗證、去調整、加以說明,反倒要求市民去做。這就是您強調的公平?

6%的新市民?1年6%,3年可能是18%.....要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需要幾年?市政府只須考慮那6%的新市民?那6%還只是有戶籍登記的,沒有登記的臨時戶又要如何處理?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提個想法如何?

辯護?你想太多了。

要連任的是郝龍斌,您卻找我要想法。這,是你想太多!

與前相比,您此番發言,更加等而下之。辯護,真的是我想太多‧‧‧。


淺草一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花時間找資料比花時間質疑好
2010/11/01 14:35
一‧這不需要聯合報去檢驗,這個市政府長久以來都有統計,新聞也有報導過了,您當然可以質疑,不過您如果花點時間去找資料似乎比花時間質疑好。

三‧這個題目必須先知道養成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的台北市民有多少?主計處公布之數據顯示,臺北市近10年來人口數多在正負6‰之區間增減,意思是每年最多可能增加6%並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的台北市民

我不知道聯合報要面對什麼樣的質疑,我只知道您的立論基礎薄弱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1-01 15:38 回覆:

這不需要聯合報去檢驗,這個市政府長久以來都有統計,新聞也有報導過了,您當然可以質疑,不過您如果花點時間去找資料似乎比花時間質疑好。

聯合報不需要檢驗的東西,何以要求別人?您自己都在質疑而不願花時間找資料,遑論其他?

這個題目必須先知道養成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的台北市民有多少?主計處公布之數據顯示,臺北市近10年來人口數多在正負6‰之區間增減,意思是每年最多可能增加6%並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的台北市民

我不知道聯合報要面對什麼樣的質疑,我只知道您的立論基礎薄弱

您都承認,垃圾分類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還問我在質疑什麼?

而您的意思,是市政府只須考慮那6%的新市民,是嗎?

那麼,您所謂的公平性,我見識到了。的確是大有問題。

您此番發言,愈發悖謬了。

看來,還是由聯合報幫郝市府辯護比較好!

呵。


淺草一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立論基礎薄弱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2010/10/31 23:39
聯合報認定垃圾袋免費會造成垃圾分類、減量的目標破滅,以不相信市民的角度來論斷。
===>這樣的立論基礎薄弱,爭議性大而且站不住腳?

這樣的聯合報認定垃圾袋免費會造成垃圾分類、減量的目標破滅,以不相信市民的角度來論斷。===>這樣的立論基礎薄弱的理論基礎是什麼?爭議性大而且站不住腳?
有兩種方式可以檢驗
1. 台北市並不是從使用專用垃圾袋才開始推動垃圾減量,所以只要比較使用專用垃圾袋之前以及之後的垃圾減量的成效就可以知道效果是不是因為專用垃圾袋。
2. 全台灣並不是只有台北市有推動垃圾減量,因此只要比較全台灣各地的垃圾與回收的比值就可以知道回收量是不是台北市最多。

關於這兩點如果您沒有去比較之後就說立論基礎薄弱,那可能是您對於真理的追求還不夠嚴謹。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1-01 12:17 回覆:

若如你所說:有兩種方式可以檢驗
1. 台北市並不是從使用專用垃圾袋才開始推動垃圾減量,所以只要比較使用專用垃圾袋之前以及之後的垃圾減量的成效就可以知道效果是不是因為專用垃圾袋。
2. 全台灣並不是只有台北市有推動垃圾減量,因此只要比較全台灣各地的垃圾與回收的比值就可以知道回收量是不是台北市最多。

那麼,

一‧聯合報是否是檢驗過後,才作出論述?

二‧如是,聯合報何不將檢驗結果一併提出,讓論述更加有力呢?

三‧再如是,聯合報即便有提出,那麼,我文裡所提:台北市民若能將垃圾分類的習慣培養起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那麼,未來免使用專用垃圾袋也不是不可以研究的事情。聯合報又該如何回應?

若如你所說,有兩種檢驗方式,聯合報皆未做。而退一步,當它有做了,聯合報依舊要面對同樣的質疑,卻不是立論基礎薄弱,那是什麼?

上述您都視而不見,如何妄談嚴謹?恐怕,連所謂的公平性都大有問題。

看來,您替聯合報辯護,要比替市府辯護差些,加油。

 


凝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超越台北,台北落後台北,台北打敗台北,台北被台北打敗,台北反對台北....
2010/10/30 03:30
A: 小硰:"可是聯合報卻認為,垃圾袋若免費,垃圾分類的動機將喪失,垃圾減量的目標也必定破滅。這樣子預設立場,認定台北市民永遠沒有公德心的說法,能得到選民認同嗎?"

B: 問:"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好處是什麼?" 小硰答:"老百姓可以少花錢、少點負擔啊。"

你到底懂不懂人家在說什麼,自己又在說什麼?

聯合報說如果垃圾袋免費,民眾將會失去垃圾分類動機.(也就是費用是民眾行事的主要動機考量)你就在那裡指責聯合報的這種言論在認定台北市民永員沒有公德心.可是當被問到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好處時,你自己又只搬得出"老百姓可以少花錢".(可見在你心中也認為民眾會認同此計的最大好處是少花錢)

因此,別人不可以認為台北百姓會因為費用影響行事動機,否則就是認定台北人永遠沒有公德心.而你自己卻可以在同一個版面提出台北市民會認為免費垃圾袋的最大好處是少花錢.

這樣還不夠矛盾?夫復何言!

莫非這就是"台北超越台北,台北落後台北,台北打敗台北,台北被台北打敗"的真諦?


淺草一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怎麼會擾民?
2010/10/29 22:46
怎麼會擾民?買專用垃圾袋也是買,買一般垃圾也是買
制度改來改去才是擾民
垃圾費隨水徵收是收固定的錢,隨袋徵收是使用者付費用多少收多少,光從公平的角度來看就不應該改回去了

資源回收有沒有專用垃圾袋都可以賺錢,這就不需要討論了
我所說的資源回收是指垃圾分類減量的資源回收車,並不是賣錢的那種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0-30 03:22 回覆:

你切入的角度和聯合報、還有之前的人不同。

聯合報認定垃圾袋免費會造成垃圾分類、減量的目標破滅,以不相信市民的角度來論斷。

===>這樣的立論基礎薄弱,爭議性大而且站不住腳。

你是從收費制度上的公平性來看,覺得維持現狀較能符合市民利益。

===>這樣子的說法,倒是可以接受。

問題在於:專用垃圾袋價格合理與否,不過,那是另一個議題了。

看來,郝市府應該請你辯護,效果要比聯合報好。

呵~


語冰夏蟲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板主你真的該多念幾天書
2010/10/29 09:41

由板主的文章可知
您多半還是個年輕人

辯論看得是個「理」字
您那些關於垃圾袋的觀點其實很沒說服力
不過這也無妨
本來人就是可以有不同的觀點

當別人質疑您的觀點時
您所做的回應
其水準卻是低落至極
不但缺乏邏輯性
更充滿了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我想其他網友要您多充實自身的建議
應該值得您多多考慮一番才是?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0-29 16:17 回覆:

語冰夏蟲,

能有多少說服力?

要論水準,

您的演出,算是一絕,

堪稱「無恥之最」。


淺草一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認真資源回收的人可能還要花得更多
2010/10/29 08:18
免使用專用垃圾袋為什麼老百姓可以少花錢?
改回不使用專用垃圾袋後, 垃圾清潔費改回隨水費徵收那還不是一樣
而且認真資源回收的人可能還要花得更多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0-29 15:09 回覆:

專用垃圾袋比一般垃圾袋貴。

既然一樣,何必多此一舉擾民?

資源回收可以賺錢,你不知道?


凝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連你這樣高道德水準的市民都覺得...
2010/10/29 06:40
垃圾袋免收費最值得一提的好處僅是省錢的話,豈不是正好落實了聯合報的觀點:費用乃市民行事的重要考量...

評斷他們,好似在自摑己面,不知所為何來?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0-29 07:26 回覆:

費用乃市民行事的重要考量

這話可是你說的,聯合報可沒這樣寫。

自摑己面應該是沒有,就不知有沒掃到你面?


淺草一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好處是什麼?
2010/10/28 23:17
想請問您
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好處是什麼?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0-29 00:56 回覆:

老百姓可以少花錢、少點負擔啊。


老石頭-old ro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給專寫社論的記者一個衷心的建議.....
2010/10/28 20:44
從各個不同的領域,多充實自己的通識教育,寫出來的東西,才會讓人覺得有可看性.
小鯊(J456852J) 於 2010-10-29 00:51 回覆:
同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