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9 02:10:23瀏覽2944|回應6|推薦148 | |
五零年代,遙遠的古早以前,我的童年打從那兒開始。 那是個貧乏的時代,也是個豐盛的時代,零食極端的貧乏,心靈極端的豐盛,因為擁有不多,所以容易滿足。橡皮筋、龍眼子、玻璃珠、圓紙牌,當年的時尚玩具,在童稚心靈中,一樣樣迷人無比,所帶來的歡愉和激情,絲毫不亞於現今電動玩具。 早年住過鄉村的朋友可能知曉,什麼叫做米糠牆,那的確是一種智慧,流傳自不知多少年代以前的農家。將收割之後的稻草和米糠,混融於泥漿之中,變成了廢物利用低成本的類似水泥,用之於塗牆造壁,完全切合時代的需求。當年的公家宿舍相當制式,一長排的連棟平房間間相連,先以磚塊疊成約一公尺高的基牆,一根根木頭為柱為樑,磚牆上面木柱之間,挺著一大幅竹片編織的骨架支撐,抹上踩實的稻草米糠泥漿之後,房子便已基本成形。還好屋頂已是瓦片不是茅草,耐得了我們這些小鬼在上面攀爬,扮演夜黑風高暗探官府的武林高手。 這款房屋縫隙頗多,冬不暖夏涼,慶幸是在亞熱帶的台灣,算是可以居住的遮風蔽雨。只是日子久了,米糠牆與木頭柱之間,一條條縫隙逐漸顯現,若是自家隔間勉強馬馬虎虎,可還是有許多與隔鄰共用之牆,這時候不必鑿壁借光,光線自然戶戶穿梭,讓孩子們多了不少神秘的遊戲機會,也給大人們增加了傾聽同事夫妻吵架的八卦內容。 家居的格局真正簡單,整條巷子大抵一個模樣。進門一間四方廳,大約四米乘四米,此廳兼客廳、餐廳、辦公廳、交誼廳(當然是打麻將),有人還兼佛堂、祖先牌位供奉。內角落一門框(沒門)通往後間,後面沿走道有兩間開放式臥房兼書房兼遊戲房,嚴格講不能叫做房間,就那麼一個ㄇ字形空洞,走道這頭沒牆也沒門,頂多加了一捲布簾。再往後就是廚房、浴室、廁所混雜一間,沒了,看見後門了。 可想像這樣的房子要擠住一家八口,怪不得個個小孩都往外頭狂野,不叫吃飯誰也不願回家。一群小孩擠在小小房間能幹什麼?讀書?別臭美了,當然是打打鬧鬧,最終哭成一片,大人過來照例先一人一巴掌再說分明。米糠牆縫左右,天天上演大同小異的單元劇,一齣齣換上主角配角,劇本還真不需經常更換。我自己有一套特殊劇本,浪漫有之,刺激有之,可惜沒有美滿結局。 話說我的高中時期,讀的可是雲林嘉義地區「最高學府」省立嘉義高中。最高學府不是號稱,一則當時雲嘉地區並無大學,省中學生就足以臭屁幾番;一則學校高踞小山坡上,當年舊校門彷彿高掛天上,絕不愧是仰之彌高。跨上腳踏車,躲了教官(有點懷念那位綽號叫做「德國」的教官,面紅耳赤的狂吼大叫,猶在腦際迴盪不已),無論一路上坡衝進校門,或從校門口唰的一聲直溜而下,那刺激度絕不遜於雲霄飛車。可千萬別撞上校長或主任(天底下總是有這種倒霉鬼),他們無奈何必須給你一隻小過嚐嚐。 從雲林鄉下,每天通車到嘉義上學,過程既艱辛又美妙。清晨五點,天尚黑著,媽媽的魔手已經摸上了我的肩膀,痛苦的歷程重複煎熬我們兩人數年。晚間十一二點才剛上床,幾秒鐘夢幻光景閃過,哪裏可能已到了起床時刻?我總是閉著眼睛,踩著或沒踩著妹妹,一跤跌下榻榻米床,穿上冰冷的塑膠拖鞋,之後才逐漸甦醒過來。六點十分的火車,就此一班,火車當然不會等人。稀飯燙得氣人,剩菜實在難吃,我隨便扒上幾口,緊急趕著出門,背後追來母親一連串的抱怨喊聲,帶著一股無奈的辛酸味道。 米糠牆縫的秘密(中)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