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05 12:59:42瀏覽1758|回應7|推薦84 |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學同學裡,成績好的「通常」以後中學成績也好(大學則未必),這種僵化教育體系,乖乖牌的「通常」成績比較好。智商高的則未必成績好,有些因為叛逆,有些因為貪玩,有些純粹因為課程太無聊。 我一向不屑某些老師強調的劃重點,尤其上課不上課專門劃重點的老師,所以考試常常考不好。什麼是重點?就為了考試會考?那真是一種可悲的教育模式,研究學問的態度絕不是劃重點。後來,有教師朋友辯解,中小學教育不是研究學問,我回問,那是什麼?填八寶鴨?依據某些「學者」的認為。 在當年,小學只有兩科,國語成績好,靠的是背書,記憶力好的佔盡便宜,考試專鑽牛角尖,無論注音或文法,拼命找特例來考,根本不重視文學認知及感悟。作文好那更是天賦,所謂後天努力都是自他安慰,有人讀完了博士還是不會作文。算術成績好,何嘗不是依賴數學天份,九九乘法只費了我兩天時間倒背如流,植樹、雞兔問題從來沒迷惑過,初中的代數、幾何,一樣都是一百分,不覺得有任何難處。 我驕傲嗎?從來不,因為自知這沒什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比我聰明的各種天才多的是。智商高是優點嗎?那可未必,數十年後事實證明,乖乖牌比智商高重要得多,人生苦長,一輩子努力需要的不是智商高,而是不間斷的謙沖自知。 我的小學是混過去的,因為常常一百分,還有什麼值得讀、需要努力?我最終栽跟斗的就是因為智商高,小學六年,我的學期成績單評語幾乎千篇一律「聰明,不(夠)努力。」這是天性,也是天命。 然而,老天爺從來不是公平的,混歸混,我的初中聯考僥倖過了關,台北市第二志願(學校名稱保密,我真不是值得驕傲的校友)。消息一出,在雲林鄉下,那簡直便是高中狀元,學校還放了一串鞭炮慶祝。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