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15 08:20:12瀏覽2820|回應2|推薦23 | |
我沒有想到,原本在網路發表的影評,集結成書後,竟能產生流動的質感。看著書封上大大小小重疊的底片捲盤,看著看著,很神奇地,它們便開始轉動。一捲一捲的時光流瀉了……兒童手中的紙風車、戀人共乘的摩天輪、以命運嵌合的齒輪、關鍵時刻飄落的雪花......彷彿串聯的底片,也像跳接的際遇,流過情感豐沛的心,以文字放映。
本書共分五個單元,九十七篇文章,內容非常紮實。在讀第一單元時,我數了數作者詹正德(686)在文章裡提到的書,就有三十六本,若再加上其他單元所引述的書,總數可能超過一百五十本!換句話說,這不僅僅是一本影評集,更是一本包含686閱讀品味的書單索引。
我很喜歡看電影,是屬於把看電影當作娛樂性質的多數人之一。若出現喜歡的導演(例如:王家衛、楊德昌、盧貝松、奇士勞斯基、伍迪‧艾倫、李察‧林克雷特、珍‧康萍……)或演員(例如:茱麗葉‧畢諾許、娜塔莉‧波曼、傑克‧尼克遜、梅格‧萊恩、尚‧雷諾……),就順便把找得到的相關電影一併看了。動機不為研究,只是一種習慣(堪稱美好的習慣?),就跟我會將自己喜歡的作家的作品全買來讀一讀的行為是相同的。
686不一樣。他說:「我不把電影視為娛樂,而認為應該去『閱讀』電影,這是一種自我求知的手段。若是娛樂,自然會排拒不想看的;但若是為了求知、做功課,就必須忍受不想看的而等待那可能不會出現的驚喜。而就在一次次毫無收穫的等待後,我發現從這裡面就產生了一種我稱之為『浪漫主義』的精神。」
於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我的浪漫主義──寫在《愛在黎明破曉時》之後〉便極具意義,這部電影等同於許多人的青春記事,那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始終存在於回憶中,即使長大後的現在,回首當時,青春之詩仍在原地放閃!藉由這部電影,686確立他的生活態度、確立他看電影的態度、也確立他獨立思考的態度,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我手上這本《看電影的人》付梓,還有獨立書店「有河book」存在的原因吧!
當我讀到第二篇文章寫《今天暫時停止》這部電影時,我感到雀躍,因為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幾遍,它描述一個人困在時間裡,就像薛西佛斯日復一日推石上山的命運,最後以愛讓時間轉動,他因此脫離重複的每一天。這種以喜劇呈現悲劇本質的電影,常讓觀眾笑中帶淚,或者笑到最後被猛然一擊,發現自己也困在某一個情境裡,動彈不得。
686在文末引用伍迪‧艾倫的電影《罪與愆》裡的對白:「我們的一生從頭到尾都面對著苦惱的決定和道德上的選擇,有一些是事關重大的,但大部分的這些選擇都是比較微不足道的,但就是由於我們所做的這些選擇,使我們成為怎樣的人。事實上,我們就是我們的選擇所加起來的總和。」
在第一單元末篇文章的末段,686思考著,若「將電影觀眾也分為合格觀眾、優秀觀眾及偉大觀眾三類,我會是哪一類?」其實,他不用懷疑,他肯定是落在優秀觀眾和偉大觀眾之間最靠近偉大觀眾的區域。倒是一般觀眾如我,若有一項是「不及格觀眾」,我肯定落在那兒,怎麼說呢?在讀完第一單元後,我發現書中提到的電影,有很多是我沒看過的,尤其是第二單元的主題:紀錄片。686所提到的紀錄片,我只看過《翻滾吧,男孩》,真的少得可憐!
在〈紀錄片的應許之地〉一文中,686特別舉出《地下鐵事件》和《約束的場所》是村上春樹親自訪問受害者與奧姆真理教徒而分別寫的兩本書,文字以理解出發,並非痛斥。接下來686寫了一段文字讓我印象深刻:「反觀我們的社會卻是一見惡行便欲打擊剷除而後快,彷彿如此一來就可以消滅惡行,很少有人想去理解小說家葛林所謂的『事物的核心』。陳進興就是個例子,當有心理學者想對他進行深度訪談並且為此出書時,整個社會輿論幾乎是一面倒地打壓,認為這麼做必是另有圖謀。當然那位學者也沒拿出什麼說服人的專業理由,但是整個社會卻因此而失去一個真誠面對、反省惡行的機會……媒體不關心無所謂,小說家不關心,詩人不關心,劇場工作者不關心,演員不關心,電影導演不關心,紀錄片拍攝者不關心,這樣的社會不但思想上不會進步,反而會不斷地墮落沉淪,而且具有集體性,反映在所有的文藝作品上都會顯得深度不足。」
當年的陳進興就是個大惡魔,人人避之若浼,他簡直就是全民公敵,幾乎沒有人同情他。在每個人都被感性驅使、被所謂的正義感填滿腦袋的情況下,反對訪談和出書的立場就不難理解。可686冷靜地剖析後,我才意識到,錯過一場對至惡的訪談,無疑是失去一次深入罪犯內心迷宮的珍貴旅程。
在第二單元中,686對紀錄片的想法,給我這個平日不怎麼愛觀賞紀錄片的人上了一課,而他描寫一位動物學家如何跟拍黑猩猩的過程之後所下的結論:「若沒有對拍攝對象的充分研究了解,他怎能決定採用這樣的跟拍方式?又怎能拍到那些所謂的素食主義者,一手抓著血紅的猴子內臟,另一手拔取身旁的樹葉塞進嘴裡的畫面呢?」更證明他認為好的紀錄片是以拍攝者的真誠及自省自覺能力為成功與否的關鍵。「這才是真正的紀錄片創作者!」他說。
看電影的人很多,能像686這樣細膩看電影的人卻不多,第三單元裡,他有如電影資料庫般隨心調出各種影像和各種觀察角度,讓我大呼過癮,例如:
比較馬修‧麥康納在《華爾街之狼》和《藥命俱樂部》分別飾演的兩個角色,來分析為何後者得獎,前者失利的原因,順勢帶出美國的價值觀;
分析《魔鬼終結者》的時代意義,引用法國學者的話:「為了逃避真實性的巨變,我們選擇虛擬性的逃亡。」來理解「銀幕上凱爾帶著莎拉‧康納逃亡,令美國人彷彿目睹自己的逃亡。」;
從史蒂芬‧金一句經典台詞,連結兩部電影,談到影像的擬仿複製;
衡量《追殺比爾》的混血體質;比較波蘭斯基和卡薩維蒂兩位導演的不同之處,繼而帶出卡薩維蒂一家人與電影密不可分的關係和故事;
深入分析科恩兄弟《險路勿近》裡的三個角色,對人性、宿命皆有精彩的論點(我說啊,湯米‧李‧瓊斯真的很適合警長和法官,回想一下《絕命追殺令》和《致命追緝令》他都飾演類似角色,《險路勿近》也是);
為《真實的勇氣》發聲,仔細解析反類型的少女學,讓一顆聰明且強悍的少女心如獲知音;
從《情慾二重奏》的慾望到《查泰萊夫人》呈現那一幕「文學史上描繪肉慾最詩情畫意的偉大場景」,再談到《色∣戒》上映後,台灣社會面對情色時的虛偽面孔;
細數波蘭斯基的一生以及他的傑出作品;
對切‧格瓦拉的真實形象與影片塑造偶像的看法;
深度探討《謎樣的雙眼》的背景與隱喻;
關於《揮灑烈愛》的時代背景、愛情、藝術美學……等等。
另有一篇文章叫做〈詩人注意〉,一開頭便寫著:「人之所以會認識,通常是由於詩意。」接著陳述:「而一旦通過語言,將此事物的意象(已不只是形象)表達出來,這就觸及詩的本質了。所以德國哲學家亞斯培(Karl Jaspers)在論述希臘悲劇的起源時會說出這麼一句深得我心的話:『哲學最初是以詩的型態出現的。』」然後帶出《與奇人相遇》和《白鑽石》兩部電影,前者點出信仰和思想相生相剋的關係,後者686認為是2005年最佳電影。關於《白鑽石》,有兩句話被686放入扉頁,我反覆讀之,覺得甚美:
荷索:「你從露珠裡看見整個宇宙嗎?」
馬克‧安東尼:「你聲如雷鳴,我無法聽聞。」
續讀第四單元【看東】,我驚訝於自己看過的日韓片少之又少,一邊讀一邊感嘆:「錯過好多好片啊,怎麼當時沒注意呢?」這般碎唸一直到我讀了〈回憶的表情〉,在686細膩地描述下,我竟然非常「入戲」,感覺我真的看見劇中人的表情。686說:「有這樣一種電影:整部片只為了一個鏡頭而拍。」《愛情不用翻譯》一開場的鏡頭我看過,《Lolita》的開場我看過,但我沒看過《殺人回憶》,片中朴度文最後正視鏡頭的表情,透過686的文字,在我眼前形成它該有的意味深長。
相較於日韓片,中港台的電影我就熟悉多了,但我仍然極度偏食,李安的電影我看,王家衛的電影我看,楊德昌的電影我看,侯孝賢的電影我看,蔡明亮的電影我看,陳凱歌的電影我看,其他的就要碰運氣,比方說近年很紅的幾部國片,我也會嘗試觀賞,但碰到的地雷也不少。
〈關於《色∣戒》的十九條隨想〉寫得很妙也很有觀點,在第四條,686說明「李安的一以貫之:《冰風暴》的冰晶透析、《臥虎藏龍》的風擺竹林、《綠巨人》的木石紋理以及《斷背山》的奇峰亂雲;現在《色∣戒》統一濃縮成最後在易先生桌上晃個不停的『鴿子蛋』。但只有『鴿子蛋』是不成的,所以易先生必須跟麥太太一人四肢、兩人八肢地交纏做愛,性愛場面的難度不在裸露多少,而在兩人必須交纏到讓人分不清哪一肢是易先生哪一肢是麥太太;當兩個亂世遭逢的身體恐慌到彼此死命地交合,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才能濃縮成『鴿子蛋』。沒有這樣不顧一切的夭壽性愛,不會有那樣精純的『鴿子蛋』,這點恐怕連張愛玲都會同意,如此性愛場面實在重要至極李安當然不能不拍!」不只此條,其餘十八條隨想也都讓人佩服,對《色∣戒》的疑問於此一一釐清,如此精采的分析,好値得崇拜。
除了李安,還有侯孝賢、蔡明亮、張作驥……每一篇文章都有恰當的思想厚度,也能看出686長久觀影以來所投注的心力,「影痴」已不足以涵蓋全部意義,看電影這件事已內化為他人生裡重要的價值和信念。
整本書著墨最濃最深的就是楊德昌了,普通觀眾如我,最喜歡的台灣導演正是楊德昌,以前我講不出為什麼?現在我懂了。因為686如此敘述:「自台灣新電影以來,凡是以當代現實台灣為主的電影,由於出了兩位具有國際知名份量的大導演,於是不免分為兩條路線:一線是台北電影,另一線則是非台北的電影;前者當然以楊德昌導演為首,他拍現代台北都會雖有其不得不的限制,然一部又一部的『台北故事』拍將下來,楊導獨特的敘事手段以及對社會結構分析的犀利眼光讓他的作品成為此類電影的典範。」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楊德昌的原因吧!因為他的電影場景在台北,在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電影裡的氛圍、角色、風景、社會議題……似乎提醒我去看清所在位置的變遷與悲愁喜樂,每回看他的電影,內心深處總有一個區塊隱隱疼痛著。
而透過686所寫的第五單元,我得以知道楊德昌拍片的幕後「小花絮」,也贊成他所寫:「這種關於認識的質疑其實對所有的人、事、物都一樣,而且到最後無可避免會出現一個悲劇,那就是:一旦你想要認識了解一個人,你將發現你永遠無法完全認識了解那個人。」
〈關於《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十七條隨想〉的敘述口吻,堪稱是本書最詩情畫意的一篇文章。我喜歡其中的八個問句和問號,第一個問句是:「《牯嶺街》的主角不是人物角色,而是場景,我一直深深這樣認為。楊德昌放棄經營角色,卻傾盡全力、極盡所能地去經營場景,企圖去重現那一個肅殺的年代,一個與死亡趨近卻浪漫的、黑暗的年代──不僅是景框內的,也包括景框外的。難道只是為了羅蘭‧巴特『糖衣木乃伊』式的懷舊?」另一個問句是:「張愛玲的《對照記》是悼亡;張大春的《沒人寫信給上校》也是悼亡;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荒人手記》更是悼亡;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漫遊者》絕對是不折不扣的悼亡。但,是什麼樣的社會基礎,讓這許多外省創作菁英不斷地進行這種紙上悼亡工程?」這真的值得穿上雪靴、戴上毛帽,漫步在細雪的天候中好好地想一想啊!
最後一篇文章〈我的楊德昌〉不知怎地勾起我許多細瑣的回憶,首先是《獨立時代》,我和當時的男友(後來成為我的老公)一起到戲院觀賞,也就是當時,在情感上,我領悟到自己可以做一個平凡而獨立的女子。再來是文中提到「後現代墳場」,這間小酒吧我只去過一兩次,卻裝載了我生命裡極為特殊的感受,這當然跟人有關,墳場裡的幽靈總是如影隨形。還有石安妮,因為686說到了「楊德昌電影裡的第一個點燈動作,大概要算是《指望》裡的國中女生石安妮……。」使我想起我的白衣黑裙年代,常常在重慶南路的書店裡看書(小時候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大量買書,總是站在書店裡把整本書讀完),也常常在書架和書架之間巧遇石安妮,我的親戚朋友們總說我和石安妮長得很像,但我覺得根本不像,可當我第一次遇見她,與她面對面時,兩人似乎同時愣了一下,我微笑,她也微笑,彷彿照鏡子。
686寫的這篇〈我的楊德昌〉,是整本書裡的一顆透亮的鑽石,結合自身經歷、文本互涉、以及不由自主地真情流露,其光澤、角度和純度均十分頂級。文末,686回答楊導多年前問他的一個問題,整段乍看之下雲淡風輕,其實卻是整本書的靈魂之燈:
「正德啊,你是真的愛看電影吧?」楊導那天坐我機車後座時問了我這麼一句,但是機車逆風,不易交談,我只點了點頭,楊導後來也沒說什麼;但我後來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可以帶一本我的影評書給楊導看看,告訴他:「我是真的愛看電影。」
不是隨便哈拉的。
雖然這一天已經沒了。
我花了兩星期讀這本書,放慢速度去體會686所思所寫的細節,才明白它給予的知識太豐盈,從每一篇文章能延伸出去的相關資訊像多條通道,繁密交織成一個電影美學系統。
能得知有人如此用心,寫了十幾年影評,只為最真的初衷,而他也清澈地體悟到:「即使只是單純做個看電影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光是為了維持這件事就得付出不少代價,金錢、時間這些數得出數兒的度量都還是小事,甚至你整個人生都要因此而改變,你人生中的其他所有可能性亦都得自己一一抹殺、剔除。」
人的選擇和堅持,勢必導引一顆心去到它應該存在的境域。
我很慶幸有機會閱讀這本好書,此前此後,我可能不會特別去閱讀其他人的影評,但我一定會閱讀686的。在自序中,他謙虛地說:「讀書、看電影、寫作都是我此後餘生只想做也只會做的事了。」
事實上,光憑這三樣心靈事業,就已超越許多許多人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