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的狀態(閱筆28)
2010/02/15 12:09:23瀏覽242|回應0|推薦4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節課時說:「這是我給你們上最後一堂課了,這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也是一堂深奧的實驗課,我希望你們以後能永遠記住這最後一堂課。」教授說著,取出一個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進一旁的冰櫃說:「現在我們將它製冷。」過了一會兒,容器取出來了,裡面的水凝結成了晶瑩剔透的冰。教授說:「0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種形態,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動了。」「現在,我們來看水的第三種形態。」教授邊說邊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酒精爐上,並點燃了酒精爐。過了一會兒,冰漸漸溶化成了水,後來水被燒沸了,咕咕嘟嘟地翻騰出一縷縷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裡靜靜地氤氳著、瀰漫著。過了沒多久,容器裡的水蒸發乾了。教授關掉酒精爐,讓同學們一個個驗看玻璃容器,說:「誰能說出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

學生盯著教授,他們不明白這最後一堂課,學識淵博的教授為什麼給他們做這個最簡單的實驗。教授看著那些不願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說:「水哪裡去了呢?它們蒸發進空氣裡,融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教授微微頓了一頓又說:「你們可能都覺得這個實驗太簡單了,但是……」

教授口氣一轉,嚴肅地說:「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教授瞅了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學生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教授說:「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0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境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教授微笑著望著他的學生們問:「明白這堂最簡單的實驗課了嗎?」「不,這不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

小河馬筆記

一個人幸福與否,取決在他對生命的「熱」情。我們周遭的人,大多都是「水」,然而,有人卻是「冰」。「冰」的人,對人生失去希望和熱情。他們,就好比跳樓自殺的人一樣,不再抱著「世界是美好的」這種想法。卻還有一群人,他們不受限於生命的各種障礙,認真、熱情的活下去。他們,就好比帶領美國走過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小羅斯福總統。他患了小兒痲痺症,終生不良於行。冰可以昇華為水蒸氣,水蒸氣可以凝結為冰。就算克服了許多障礙,我們還是要警惕自己,隨時都要對人生抱著熱情,而且是100的熱情。

-----------------

半仙老師回饋

有一種冰人,他未必潦倒到要結束生命,提前下臺!可是他很少用正面的態度看待身邊的事物,他不放過每個可以揶揄、作弄他人的機會,因為他的確擁有控制環境的力量!他看似有作為,實則內心寒如冰,「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熱誠」的原意是「聖靈充滿」,那屬於「善」的美好國度!希望妳一生未曾踏離…

-----------------

河馬媽媽來插花

我在Google上鍵入「正面思考」四個字,希望找到一些資料幫助我跟你談談生命該呈現怎樣的狀態。無意間看到理律法律事務所負責人陳長文於2006年寫的一篇文章,標題是「代間的省思---給畢業同學的一封信」。他的觀點很棒,文很長,我摘錄給你。

P.S我家今年也有畢業生,雖然不是大學生,但我相信你一定看得懂、看得深。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如果對比東西方對「畢業」一詞的用語,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所稱的「畢業」一詞,含有結束的意思,意謂著結束了一段學習的過程。但英文中的畢業典禮,叫做commencement,則是「開始」的意思,意謂著即將要展開的新的人生。
我很喜歡後者積極進取的意謂,事實上也是如此,表面上各位結束了人生很重要的一個學習階段,但實際上,各位正站在一個關鍵的起始點。一個真正獨立的人生,即將在眼前展開。我想選擇「挫折」與「正直」,這二個觀念,來期勉大家。

第一個想要和大家談的觀念是:「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資產與禮物。」大家或許會覺得,不是該談怎麼成功嗎?怎麼先談起了挫折呢?這不是在唱衰大家嗎?不對,這不是唱衰,這是最大的祝福,希望大家畢業之後,能夠先經歷一連串的挫折,因為順境往往造就以後的逆境,只有逆境,才能激發自己的潛力,讓自己認清人生的真諦。
多年前,因為一些偶然的因緣,認識了罹患進行式肌肉萎縮症的朱仲祥,自幼即失去了雙親照顧、被醫生判定活不過20歲的仲祥,身軀臠縮如同幼兒,喪失行走能力、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難,連寫字、按鍵盤都很困難。
即便如此,每次看見他,卻總是保持著永遠的開朗,仲祥總是用熱愛生命地口吻說:「只要有呼吸,就有希望!」雖然仲祥在2001年離開人世,即便陷入這麼困難的處境,挫折仍沒有打倒他,仲祥精采地、認真地、盡力地充實了屬於他的37年的人生功課。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沒把上天加諸在他們身體上障礙,當成自憐自艾的理由,而是調整自己,更平實地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
如果,這群勇士面對自身如此鉅大的肢體障礙,都能一任無悔地把每一個挫折當成人生功課,用心地去看待,絕不放棄、絕不退縮。那麼,我們這群手足俱健的人,又什麼理由在逆境來時俯首稱臣,在挫折面前放棄自我呢?

不知道大家能否體會,「挫折」往往代表生命的「轉折」,生命總會在特別的地方轉彎,今時今刻的不順遂,往往是為自己人生一份特別的體驗,乃至於未來的成功埋下伏筆。

而說到這裡,我想告訴各位同學的是。包裹在挫折外表下的東西,往往是珍貴的成長禮物。每每看到社會新聞中,許多人因為一時的挫折,自暴自棄、頹然迷思,甚至選擇結束生命,我都覺得很痛心,很多人只看到挫折的表象,就因此被擊倒了,也就因此失去發覺挫折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第二個想談的觀念則是,我們應當追求什麼樣的人生,我的答案很簡單:正直。法國大哲學家蒙田曾說:「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正正派派作好一個人;最艱難的學識莫過於懂得自自然然過好這一生。」
在談這個觀念之前,首先,容我鄭重地代表我們這一個世代,向各位致歉。為什麼要致歉呢?
容我流俗地以總統女婿趙建銘為例,其實,趙建銘犯的錯並不是特例,它反應社會各個層面價值偏差的總集,趙建銘,也不過就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表現出令人無法想像的巨大貪念呢?我相信,他也曾經是一張白紙,而這張白紙不是一天之內就變黑的,轉污的過程,是一連串、長時間的負面養成歷程。

各位還來得及告訴自己、提醒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而這「開始」的第一步,是無比重要的,因為,當你選擇正直的第一步,下一步的正直路就容易多了,但若大家選擇的是不正直的第一步,就很容易像趙建銘一樣,一步一步地錯下去,難以回頭。

在電影《女人香》中,奧斯卡影帝艾爾帕西諾飾演一位目盲的退伍軍官,他在片中慷慨地說道:「人生,會遇到無數的十字路口,每一次,我們都知道那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們從不選它,因為我們知道,正確的路有多難走。」這樣的情形,也一樣可以用來檢驗前面所提的趙建銘的例子。當面對不正當的利益誘惑,第一次他選擇臣服在利益之下而去扭曲應有的正直堅持,第二次、第三次…漸漸地他就愈走愈遠,也錯得愈來愈離譜。
而各位同學雖然才剛離開校園,程度不同的,其實也已走過好些個十字路口,同學們也該自問的是,在自己成長與學習階段,走到了各個十字路口之前,各位做了什麼樣的選擇?趙建銘的例子,又帶給大家什麼警愓呢?
我想心態尤其是重要的,一旦各位在心態的十字路上錯了這一步,之後的人生路就很難期待了。漸漸地就會讓自己在每一個十字路口畏難擇易、去正取邪,惶惑地虛擲人生,終至不返。

接著,我想拿另一個人的例子,那就是紅十字之父,亨利.杜南先生,這位瑞士銀行家,當他路經蘇法利諾戰場,看到路上哀嚎垂死的士兵,他選擇留下來救傷援苦,這還不夠,他覺得自己一個人能力單薄,遂開始奔走四方,呼籲成立中立的救援組織,而為了獻身於這樣的大愛,他的銀行事業從此一蹶不振,從此落魄潦倒。可是,也因為他的努力卻使得至今傳承逾百年、濟扶無數苦難靈魂的紅十字會,就此誕生。

孔子曾說:「德不孤,必有鄰」,在我的人生之路上,所見過真正成功的人士,他們最大的資產就是正直的性格,因為正直,所以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因為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
所以,我最後要再重覆一遍,當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切成功的源頭。能接受挫折的洗禮,才能真正地贏得人生!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會長 陳長文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PPOCRATES&aid=377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