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十四五計畫增建核電減碳對照台灣廢核減碳困難
2021/01/18 19:16:05瀏覽1276|回應1|推薦32

中國十四五計畫增建核電減碳對照台灣廢核減碳困難

 

一、中國考慮在十四五規劃中提高清潔能源目標    

    隨著世界最大排放國採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中國正在考慮把加快提高清潔能源占比納入從2021年開始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簡稱十四五計畫)。中國當前目標是,到到2025年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至多提高到20%,另外把煤炭占比降至52%。德國媒體認為中國的十四五計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該計劃將給出中國至2025年的發展目標。德國《世界報》報導了中國十四五計劃對全球政治經濟的影響。環保是其中的重要議題,中國將在2060年實現氣候中性,這一承諾受到歐盟一致好評。七年來,中國和歐盟一直在就簽署投資協定進行著談判,而氣候保護是雙方爭執的焦點之一,中歐投資協定能完成簽署與中國減碳計畫關係密切。新的五年計劃中將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推進電動汽車產業為環保目標鋪平道路。歐盟計劃用60年的時間實現氣候中性目標。而中國則計劃只用30年時間實現從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這是世界奇蹟。

     中國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未來五年中將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點,依據十四五規劃,中國將綠色環保與清潔能源列為施政重點,多數省份均大力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索爾海姆指出,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隨後世界多個主要經濟體提出了各自的氣候目標,全球綠色轉型進程取得重大進展。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之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努力爭取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雖然中國的十四五計畫中並未特別強調核電而是強調太陽能光伏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但是仍將光伏、核電及儲能放在優先發展地位,事實上,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領先全球,也把光伏的成本降低了90%,中國又大力發展電動車可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為達成減碳承諾,中國十四五期間需增建約35座核電機組

      根據《財經》雜誌報導,中國大陸的十三五計畫結束後,在核能發電建設方面頗有進展,運轉機組共49座,總裝置容量約5103萬千瓦,建設中機組共16座,總裝置容量約1738萬千瓦,另有3座機組(總裝機361萬千瓦)獲准興建。對中國核電建設而言,過去的五年是經歷日本福島事故蟄伏期漸漸復甦的過程。在中國2020年新的抑減溫室效應承諾下,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核電顯然迎來春天。一般而言,核能電廠施工期約為五年,剛好配合中國大陸的五年計畫。由於西屋AP1000建設延宕,給了本土華龍一號追趕的時間,改變了中國核電的技術範疇,最終十三五核准的5個新項目中,4個採用了華龍一號技術。華龍一號在過去一年取得了多項突破,首堆福清5號機組順利並網,是全球三代核電中唯一不延期完工的工程;海外華龍一號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也完成裝填燃料。華龍一號的順利進展,是“十四五”中國核電發展的基礎。中國國家電投在2020年9月正式發布了“國和一號”,這是中國大陸三代核電持續十年技術路線的結束。同時中國第四代核電技術也有進展,華能主導開發的高溫氣冷堆是福島核事故後2012年首個開工的機組之一, 2020年12月30日,該項目兩個反應堆開始進行熱試。另外快堆是中國核電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中核霞浦快堆示範工程的首台機組開工於2017年12月,首堆計劃2023年發電。

    核電建設週期約為5年,當前總的約7200萬千瓦的在運、在建和核准的核電規模,基本約等於“十四五”末核電的總裝機規模。而未來的核電發展繫於十四五期間能新增多少核電,這將決定2030年核電的裝機規模。2020年12月12日的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中國氣候變遷改善的承諾,是決定核電發展念的重要因素,其中最直接相關的是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非化石能源是以風電、光伏、核電和水電為主體,中國大陸水利充沛,水電目前已達到3.7億千瓦,預計2030年可增至4億千瓦左右。中國對風電、光伏裝機容量的承諾是2030年合計達12億千瓦以上,剩下的非碳能源就是核電的空間。一年8760小時裡,核電利用率最高最高,平均約為7300小時,其次水電約為3600小時,風電約為2100小時,光伏約為1200小時。以中國大陸2030年風電、光伏、水電裝機分別達到5.5億千瓦、9.5億千瓦、4億千瓦估算,風電、光伏、水電合計提供約3.73萬億度電量,核電需要提供約7700億度電量。再考慮核電年平均利用約為7300小時,2030年核電裝機容量需達到約1.07億千瓦,相比當前需要增加約3500萬千瓦。考慮到核電五年左右的建設週期,這些機組需要在“十四五”期間全部開工,意味著未來5年需要新增約30到35台百萬千瓦機組,年均新增6至7台機組。所以要實現氣候變遷改善的承諾,十四五核電必須增加,但風電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速度會影響到核電發展空間,可確定的是核電依然有不小的空間及其對電力穩定的價值。另外,在碳中和需求上,2060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6.2億千瓦,約是當前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的12倍。

 

三、中國大陸2030年將成世界第一核電大國

 

    台灣廢核絕對是錯誤政策,無法改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將受到出口經濟制裁。當前兩岸情勢嚴峻,若中共封鎖台灣,台灣的天然氣、煤及石油很快就會用完,那台灣不是全黑沒電了嗎?沒電時不要說打仗連百姓日常生活都有困難,但是核電可在不換鈾燃料下連續運轉一年半,是對抗被封鎖時最佳能源。日經中文網報導,中國大陸將在2030年成為全球第一核電大國,由於核電技術日新月異,又可帶動各種工業發展,台灣廢核將導致科技萎縮,中國大陸發展核電將使科技領先全球。中國已有49個核電機組在運轉,16座反應爐正在興建中。中國核電建設能力現在已處於全球領先水平,核電屬於長期投資,、安全性要求極高且投資巨大,需要國家正確的能源政策支持。

 

    目前,中國已擁有兩種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分別為國和一號與華龍一號。剛獲批准的另外4座核反應堆——位於海南和浙江兩省——也將使用“華龍一號”技術。未來會有更多核電站選擇華龍一號,因為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技術,不比AP1000差。美中對抗加速中國核電站實現施設備本土化。基於中國核工業和核電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安全性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福建福清、廣西防城港四台首批“華龍一號”機組示範工程進展總體順利,是目前全球少數能夠按照計劃進度實施建設的三代核電機組。國和一號,也稱作CAP1400,是中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三代核電技術的基礎上,自行開具有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機型,具有安全係數高、經濟性能好、創新成果多等特點。國和一號從2008年啟動研發,歷時12年科研攻關,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三代核電自主創新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體系,推動了中國核電技術升級換代。國和一號核電機組設計壽命達60年,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相比二代核電機組降低100倍。單台機組年發電量可滿足超過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超過900萬噸。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55474578

 回應文章

陸游2號: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0 01:56

已分享大作至

陸游城市:

中國十四五計畫增建核電減碳對照台灣廢核減碳困難(何偉)

https://city.udn.com/73234/6769488?tpno=0&raid=7104290&cate_no=0#rep7104290

2021/01/20 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