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立陶宛耍台灣
2024/05/15 15:59:43瀏覽373|回應0|推薦21

立陶宛耍台灣

 

一、小小立陶宛大佔台灣便宜 

   報載5月7日,競選連任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對媒體表示有必要更改「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的名字,以穩定與中國的關係。瑙塞達直言不支持我國代表處續以台灣命名。自2021年5月至今,立陶宛這個蕞爾小國一直在中國面前上竄下跳,美國當然是其背後的木偶提線人,而台灣居然也配合這小丑演出,為了一個空洞的代表處名稱又不是正式邦交,台灣撒下大把資金最終還被這200多萬人口的小國耍著玩,真是令人悲憤!這三年,台灣當局給立陶宛的好處下落不明,但因與中國交惡導致出口中國貿易受阻,立陶宛的企業及農民損失只能由自己承擔。對於台灣而言,如果立陶宛將台灣辦事處改成“台北”,那麼台灣的投資將全部打水漂。在立陶宛此次總統選舉中,八名總統候選人當中,瑙塞達和排在第三的律師維格爾在電視辯論環節都主張去掉「台灣」這兩個字。而排名第二的現任總理英格麗德·西蒙尼特則反對「向中國低頭」。瑙塞達在進一步解釋此事說,辦事處應遵守國際標準,採用「台北」而非「台灣」作為名稱。他說他的競選團隊專家也評估過:該辦事處的中文名稱聽起來會讓人誤解,中國會認為這是台當局試圖以違反國際標準的身份行事,既然如此,那當初為何要改名稱?其實這都是選舉壓力所導致。這三年來,立陶宛企業界已經為此更名吃了不少貿易苦頭,成了這場政治鬧劇的犧牲品。據立陶宛媒體稱,該國企業不僅無法將產品出口到中國,而且連帶有立陶宛生產的零件的產品也在禁止範圍。與中國貿易涉及8萬多個農業家庭和40萬人的利益,而這個小國總人口也才約200多萬。所以,當瑙塞達打出「去掉台灣」這張牌時,選舉行情便水漲船高。 

   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被俄羅斯統治百餘年深深仇俄,立陶宛加入北約與歐盟後以區域領導者自詡,自期為歐盟東鄰政策領頭羊。立陶宛內部對於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意見始終不一。政治素人出身的總統瑙塞達與立場強勢的外長藍斯柏吉斯,為台灣名稱問題互槓三年。立陶宛總統大選有三個議題:對華關係、俄烏衝突及修憲。選舉中,主張去掉「台灣」招牌的瑙塞達明顯領先,為了給立陶宛把關,美國副國務卿何塞費南德斯來了。費爾南德斯在美國專門為盟友應對所謂中國的「經濟脅迫」。立陶宛就是其重點「照顧」對象。但美國一切照顧承諾都是嘴炮,到現在也沒有買過立陶宛一塊牛肉,而之前的那6億美元出口信貸是要償還本息的。美國人動腦筋要台灣繼續掏錢給立陶宛,但台灣已經給太多了,得到的不過是一塊台灣毫無實際效用的牌子,而台灣真正的邦交國都沒有得到這麼多的好處,若各邦交國起鬨後果很嚴重。立陶宛這場折騰三年多的鬧劇,從頭到尾就是美國挑起找中麻煩的。美國原本認為只要立陶宛用「台灣」命名,歐洲就會有更多國家跟進。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歐盟大國會為這件事搭理立陶宛。歐洲搞不動,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還跑到澳大利亞勸“改名”,結果澳大利亞外長明確表示,“駐澳大利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改名沒有可能性,並強調了一個中國政策。立陶宛官方在接受台媒採訪時說:即便是改名,也不會在總統上任後馬上發生,而是要通過程序。這意思是立陶宛把台灣牌子當成提款機,要每年提款否則就會通過改名程序。 

二、台灣外交應避免被玩弄受辱 

   台灣在被立陶宛玩弄前就被捷克參議院議長欺騙過,捷克國會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率團訪台,在台灣用中文說了一句“我是台灣人”討得綠營政客興奮無比,但維斯特奇爾回國后態度180°大轉彎,他在受訪時表示“從未稱台灣是個獨立國家”。斯特奇爾率團“訪台”並赴“立法院”發表演說,甚獲台灣禮遇。但明明是捷克人卻喊自己是台灣人定有企圖,他講這一句話的代價是台灣付出5條口罩生產線,其實,維斯特奇爾並無資格代表捷克政府搞外交,此次訪台之旅只是部分黨派的競選活動之一,讓台灣傻傻配合演出,希望為秋季的地區和參院選舉造勢。台灣為何會淪落到受小國政客欺騙,就是因為兩岸政策有問題予人可乘之機,把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搞成烽火外交,接連失去十個邦交國,又無法參加國際組織,喪失外交舞台,因此極度渴望國際友人來訪助勢,因此飢不擇食容易上當被騙,其實台灣可設法讓維斯特奇爾口頭或文字承認台灣獨立, 這並不困難,外交部長該用點腦子。 

   台灣目前有三大困境,第一,經濟上無法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第二,外交上無國際地位,在「一中政策」下處處被打壓,而被民進黨視為靠山的美國與日本都未與台灣建交。第三,軍事上面臨中國大陸解放軍壓倒性的軍力威脅而無抗衡之力,武統戰爭是否會發生已非台灣所能左右。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台灣自兩岸貿易獲取鉅額順差,但兩岸社會來往與人員互動卻遭諸多障礙及箝制。由於台灣是「淺碟型」經濟體,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維持出口競爭力的關鍵,但台灣至今無法參加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甚至IPEF(印太經濟架構)等國際經貿組織。台灣高水準的經濟合作協議覆蓋率僅8.19%,而韓國為77.3%。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惡化兩岸關係,拋棄過去“從大陸走向世界”策略,試圖脫離大陸倒向歐美, 這種不切實際的對外經濟路線也已經被證明失敗,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表示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東盟國家當然會選擇前者中國大陸 ,而兩岸關係越好,東協國家就會越歡迎台灣,越容易建立更深厚的經貿關係。 

三、外交舞台縮小的關鍵問題是兩岸關係 

    台灣國際舞台一直萎縮應深切檢討,隨著中國大陸在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若不改善兩岸關係則國際外交舞台空間將愈來愈小。蔡政府親美仇中的一邊倒態度是台灣外交的殺手,被迫退出中美洲議會的教訓在於,台灣的外交博弈不只有對美關係,而是要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尋求平衡。蔡政府一面倒向美國甘做反中棋子的作法,只有自我安慰及國內文宣,卻造成讓美國及其他小國予取予求。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廣大的市場體量,對貧窮小國有巨大的吸引力。台灣根本無法與其爭奪小國邦交,即使拿錢餵這些小國也無濟於事,沒多久又會來鬧斷交,中國大陸成功地從疫苗外交、太空外交、經援外交到目前的調解外交,影響力與日俱增。面對此嚴峻形勢,台灣除了搞好兩岸關係,仍需以發展經濟實力與研發尖端武器著手,學學小國以色列的強國之道。國際上是非常現實的,弱國無外交,台灣不必在乎有幾個邦交國,這些小國家並無影響,事實上小國家若願與我為友則待之以禮,若不願也無需強求。台灣應多關心內政,不必為小國邦交花大把鈔票。台灣的外交部應多培養貿易及財經人才,國外重點應放在有能源、有資源及可開拓台灣市場的重要國家,外交據點即是經貿據點,全力發展務實外交,有沒有表面的外交關係並不重要,要發展實質的經貿關係。 

   台灣與中國大陸國力相差懸殊,不像南北韓實力較接近,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台灣多年來走不上國際舞台的夢魘,不管你多多討厭中國大陸還是要面對這個現實障礙,所以兩岸關係要和緩才能取得一個和平共存共識,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最後證實都損害台灣經濟發展且不利外交擴展,現在蔡英文媚美日仇中更帶給台灣災難。馬英九的兩岸和睦政策相對是對台灣外交休兵是較有利的,最重要的是台灣在簽定主要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這上面須取得中國大陸的協助,否則會影響整個台灣出口競爭力及整體經濟。金援外國錢如肉包子打狗!台灣從馬政府的外交休兵到蔡政府的烽火外交,台灣當凱子撒了許多錢,不但未鞏固邦交,貸款呆帳由全民買單,阿扁任內掉了九個邦交國,但仍付出近百億元新台幣,可見外交現實逼著台灣吐更多金援給邦交不穩固的小國。蔡政府上任後,從機密外交預算編列增加可見仍是凱子。邦交國與我斷交,欠的貸款根本討不回來!有的更惡劣,拿了錢再跑,台灣外交都處於被動的被斷交,毫無骨氣及對策。改善兩岸關係不必撒錢是維持國際舞台正解。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8061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