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治理國家的智慧
2024/09/18 20:09:13瀏覽307|回應0|推薦22

治理國家的智慧



一、領導者的智商決定國家興衰     

   台灣的官員顯然在許多政策上思慮不周,但又固執不改,帶給國家未來之路坎坷難行。以能源政策為例,台灣廢核造成的缺電由火力電廠彌補,不僅電價成本上漲還無法減碳,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又推行不利,根本無法達到碳中和目標。用意識型態限制中國大陸高性價比的無人機及電動車只是損害自身利益。自製潛艇根本是錢坑,向美國軍購的不先進武器及庫存品根本無法保衛台灣。反觀今日的中國已從滿清末年的積弱不振走向世界超級強國,科技發達且在許多方面都走在世界前端,預定2030年登陸月球,北斗導航及載人航天都成就非凡。5G、6G的前端通訊,量子計算機及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都遙遙領先,在基礎建設方面,高鐵超過四萬公里,各種新式橋梁令人目不暇給,這些科技創新及國家建設藍圖都需國家領導者運籌帷幄,若無前瞻視野是很難做到的。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政策就是一帶一路,不僅讓中國重回漢唐盛世,也讓中國影響力遍及全球,將中國過剩製造產能輸往落後國家。一帶一路構建世界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走廊。涵蓋44億人口,生產毛額規模21兆美元,分別占世界人口的63%和世界經濟總量的29%。西方歐美國家很重視抑減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改善問題,並將之與經濟掛勾。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很早就看到減碳排綠化的重要,大力發展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如今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量都居世界第一,太陽能板及風機設備都自己研製,且成為世界綠能發電設備主要供應國。德國世界報稱中國在綠色技術的研究和專利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能在氣候保護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且經濟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受益。中國核電發展迅速,已有56座核電機組在運轉,第四代核反應器發展亦領先全球。 

    電動車工業的崛起使中國成為汽車出口大國,這有賴國家領導人睿智的扶持本土綠化產業政策,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規模化快速發展下,恐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電動車被視為「綠能」的主因在於電動機轉換成動能的效率平均高達80%而市售汽車的內燃機約不到 20%。能源政策對國家整體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現有核電機組55座,核電可以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較大規模的替代燃煤發電以及燃煤供暖、供汽、製冷等綜合利用。核能是高科技戰略性產業,發展核電不僅可以有效增加綠色低碳能源供應,也可以帶動高科技裝備製造業發展,各式反應器可提升潛艇、航空母艦的應用。總之,中國戰略性地確立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方針,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及電力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發展核電是改善氣候變遷的重要戰略選擇。 

二、科技建設的遠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大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呼籲在高科技發展上通過自力更生贏得關鍵核心技術。在習近平發表演說的幾天前,美國政府祭出最嚴厲的芯片技術管制措施。國家領導人的視野及胸襟決定一個國家的前途,習近平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快實施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及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未來五年,中國將攀升至世界中心舞台,在 2030年左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中美國科技競爭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提拔了大批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和其他具有戰略重要性領域具備經驗的官員進入中共新一代最高領導層,中國認識到沒有科技的極大進步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強調中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習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在“十四五”時期對加快科技創新有更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中國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 

   關於科技創新,習近平說通過努力,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中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科學家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敢於提出新理論、開闢新領域、探索新路徑,鼓勵科技工作者專注於自己的科研事業,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三、改善氣候變遷的視野

   西方歐美國家很重視抑減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改善問題,而碳稅更是會影響出口貨物的競爭力。習近平很早就看到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政策性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如今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量都居世界第一,且太陽能板及風機設備都自己研製,且成為世界綠能發電設備主要供應國,綠色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特色,不但打下國際環保的名號,還帶來廣闊的商機。德國世界報稱中國在綠色技術的研究和專利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能在氣候保護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且經濟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受益。中國的海上風電裝機規模世界第一,新能源年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全國抽水蓄能電站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479萬千瓦,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400萬千瓦,新增電能替代電量大約1700億千瓦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預計250萬台左右,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美國彭博社稱中國可以提前至少5年實現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中國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目標是到2025年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約30億千瓦,全面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開發水電,到2025年,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8億千瓦左右;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到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中國大陸有豐富的水力發電又大力發展核電有利於達成碳中和目標。

    世界各國早就在發展電動車取代燃油汽車,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電動汽車讓中國加速崛起為汽車出口大國,隨著汽車市場逐漸電動化,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規模化快速發展下,恐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電動車是由電池供應電能讓車輛前進,電動車被視為「綠能」的主因在於電動機轉換成動能的效率平均高達80%而市售汽車的內燃機約不到 20%。中國自2006年起開始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鼓勵技術探索,並利用公共採購來支持國內新能源汽車。在電動汽車供應鏈背景下,動力電池、電氣元件以及智能駕駛和信息娛樂系統極大受益於中國在電子電氣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呈快速增長態勢,中國電動汽車表現尤為亮眼。電動車產業的加速發展,不僅引領汽車行業重大變革,也推進交通領域持續低碳轉型。近年來,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市場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跑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8107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