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23 01:09:18瀏覽518|回應1|推薦37 | |
如果中國不再能源綠化拯救世界將發生溫室災難
一、中國拯救了世界能源綠化 中國早已承諾到2030年碳排放將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的碳排放可能已經提前達峰領先全球,扭轉了世界碳排放趨勢。中國憑藉數十年來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技術成本以令人咋舌的速度下降,以及新一輪的氣候倡議和大幅增加的政策支持,各類綠色能源技術正在沿著一條驚人的指數曲線上升,每一年的進展都讓那些守舊的產業分析人士的謹慎預測淪為笑柄。全球近年的綠色能源進步主要來自中國,以作為當前全球綠色轉型的主導力量太陽能為例,2023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達425吉瓦;除中國之外的世界只有162吉瓦。中國佔了263吉瓦;美國只有33吉瓦。就在2019年的時候,中國的裝機容量還是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去年,它的裝機容量已經比除它之外的全世界總量多出62%。同樣經過這五年,中國的新增裝機已經增長了八倍以上;如果不算中國,全世界增幅還不到一倍。一旦排除中國,數字就顯得沒那麼漂亮。從2019年到2023年,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依次為90、93、100、133和162吉瓦。中國之外的世界並非沒有進步——從2021年到2023年,新增容量增加了62%。但中國的增長是317%。 不只是太陽能,今年全球建造的大型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場有近三分之二在中國,其綠色能源部署規模是世界其它地方的八倍以上。七國集團——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加起來,2023年的新增裝機容量勉強達到中國的四分之一。2023年中國新增風電容量74吉瓦;世界其它地方總和為43吉瓦,美國只有6吉瓦。2023年,中國售出電動汽車810萬輛,世界其它地方是560萬輛,其中美國140萬輛。世界各地的脫碳進展背後都有中國的推動,2022年,中國生產了全球約90%的太陽能硅片和電池,這個產量是世界其它地方計劃安裝的總量的兩倍以上。去年,全世界超過60%的風力渦輪機是中國生產的,售出的電動汽車60%來自中國。2004年,美國在全球太陽能生產中的份額是13%,到了2023年已經不zu61%。中國的份額現在是80%,曾經只有1%。能源轉型並非單一的進程,而是一系列的地區轉型,有著各不相同的形式、步調和廣度。在整個能源轉型動態裡,有一個國家是佔據絕對優勢的,那就是中國。中國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大規模投資既是對房地產泡沫後萎靡不振的經濟的戰略刺激,也是在舉一國之力押注21世紀清潔能源對繁榮與權力的重要性。類似的邏輯也指導著其他地方的綠色投資,包括美國。但如果這是一場比賽,中國遙遙領先。今年中國提前整整六年實現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總量的目標,而美國似乎更關注人工智慧。中國新增的太陽能每年減少的排放量為6.19億噸,是美國的六倍。 二、中國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新建的風電容量減少了4.87兆噸的碳排放,而世界其他地方的風力發電只減少了3.43兆噸的排放。在中國,電動汽車減少了2200萬噸的排放量,超過了美國(1500萬噸)、歐盟(1400萬噸)和英國(300萬噸),是世界其他地區新電動汽車減排(700萬噸)的三倍。核電方面的差距相對較小,但即使在這方面,中國避免的排放量(7400萬噸)也比韓國(2000萬噸)、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500萬噸)、歐盟(900萬噸)和世界其它地區(4400萬噸)要多。只需看看正在建造的規模,中國用於太陽能發電的土地面積是美國的兩倍多。這意味著在任何有關綠色轉型的分析中,中國將置於無可爭議的中心位置。有兩個基本點值得注意。首先,能源轉型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中國項目。世界各地都在取得進步,但中國與其他所有國家之間的差距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大得多,也更令人生畏,一旦你把中國撇在一邊,全球的情況看起來就不那麼樂觀了,而在某種程度上,美國發動的綠色科技貿易戰正是想把中國撇在一邊。支持徵收這些關稅的大部分論據主要涉及中國補貼和「產能過剩」的挑戰,乃至美國及其盟友可能採取的增加關稅措施,但令人擔憂的,至少對我們這些關心脫碳速度的人來說是這樣:中國可能會後退,減少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就像它有意地縮小自己的房地產泡沫一樣,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讓全球綠色轉型的引擎空轉,讓我們其他人陷入困境。 中國已連續16年成為太陽能光電模組生產第一大國,提供了全球70%的光電模組和全球60%的風力發電機供應。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普及率達35.2%,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第一。清潔能源領域的成就是中國新能源產業幾十年來規劃、建設和投資的努力、政府堅定引導經濟綠色轉型、以及中國企業積極參與的結果。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產業鏈的地位,將進一步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順暢運行,推動世界綠色低碳轉型。同時,全球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的巨大需求已經抹去了西方一些人提出的「產能過剩」論點的可信度。中國是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隨著中國綠色轉型步伐的加快,清潔能源產業已成為經濟成長和投資的新動力。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清潔能源對中國經濟的貢獻達到創紀錄的11.4兆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成長30%,而清潔能源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40%,達到6.3兆元人民幣。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太陽能、電動車、電池「新三大」產業出口額首次突破1兆元大關,年均成長29.9%。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已超越歐美成為世界最大風電市場,專利競爭力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大力發展自身綠色產業,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的競爭優勢。 三、兩岸綠色能源發展天壤之別 媒體報導台灣的風電國產化目標,十座風場有九座未達標準,風機運轉率和發電度數也都未達預期。政府砸大錢投資風電,台電更以每度五.七元的高價購買風電,各項目標卻均未達成。和廢核一樣,極其昂貴的綠電,是蔡英文當政時錯誤的能源政策。2018年台灣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近台幣六元,是核電的四倍多,更遠高於平均電價。相對於台灣走在錯誤的能源道路上,中國大陸卻是世界推動清潔能源的最大力量及成功案例。根據人民網報導,目前中國再生能源裝置在發電總裝置中佔比超過50%。中國積極開發利用再生能源,推動能源結構優化。中國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底,中國再生能源裝置在全國發電總裝置中的比重已突破50%,歷史性超過火力發電裝置。再生能源發電量約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3,風電光電發電量維持兩位數成長。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發布的《2023年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中國風能新增裝置容量增長66%,中國太陽能光電新增裝置容量相當於2022年全球太陽能光電新增裝置容量。新疆哈密,華電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計畫近期開工,採用風能、太陽能、火力發電等多類型能源互補發電,全面建成後每年可新增綠電超140億度。建造「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是中國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措施,「追風逐日」發電必須加速電網工程配套建設,確保新能源送得出去。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與風電不同,它是由利用海外資本來華投資的企業家、高技能的技術人才並降低國內勞動力成本,從一開始就在不斷增長的海外市場競爭。中國後起之秀,覆蓋整個光伏供應鏈,改造了過去 15 年可再生能源市場。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在全球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自 2015 年以來,全球使用的太陽能模塊中約有 70% 是在中國製造的。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表示,從 2022 年到 2025 年,中國每年可以增加 83 到 99 吉瓦的新容量,中國太陽能製造協會表示,預計中國將在 2022 年增加 75 至 90 吉瓦 (GW) 的太陽能發電量,遠高於去年的創紀錄增幅。2005年,中國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後的15年間,中國建設了4,000 個風電場,中國大陸的風電發展分成幾個階段:在知識轉移方面與先進國家廣泛試點和聯合的方法,高度重視本土化,其次是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以增加競爭力。根據GWEC世界風電協會統計,中國陸上風電佔比世界第一達39%,海上風電裝機規模也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近1700萬千瓦,中國現在運營著全球近一半的海上風電裝機,即5400萬千瓦中的2600萬千瓦。如今,中國引領全球新型離岸風電機組裝置,到2030年預計能夠達到52GW的裝機容量。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