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俄羅斯總統普丁訪中重現漢唐盛世
2024/05/18 06:17:45瀏覽376|回應0|推薦20

俄羅斯總統普丁訪中重現漢唐盛世

 

一、      普丁訪中擴大中國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力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5月12日連任後即迫不急待地於5月16日訪問中國。放眼世界,能讓普丁大帝朝拜的國家也只有中國大陸。對此,世界各大媒體都將普丁訪華列入重要新聞,鉅細靡遺的廣泛報導,再次將中國推向世界舞台中心。目前,國際情勢正面臨百年大局的變化,由美國單極獨霸世界轉向多極領導世界。而中國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及突飛猛進的海空軍事力量,正形成取代美國霸權的新興力量。美國為維持其霸權正全方位打壓及圍堵中國,同時美國利用北約東擴設計了烏克蘭代理戰爭,想要拖垮並分解俄羅斯進而消滅一重要對手。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及西方國家一直責怪中國未譴責俄羅斯,未與西方一致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並成為支持俄羅斯經濟的主要力量。若無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美國及西方必將取得俄烏戰爭的勝利。但中國也知道若俄羅斯被打垮,美國及西方的下一個進攻目標必是中國,在西方國家普遍仇視中國的背景下,圍毆中國必不手軟,中華民族不但無法復興且有可能重蹈滿清末年受列強欺凌的慘狀。 

   由於俄烏戰爭影響到整個歐洲的安全及能源經濟,間接影響到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因此是世界頭等大事。中國雖然不是俄烏戰爭的當事方也不是煽動戰爭的始作俑者,但俄烏戰爭將由中國出面調停和解已是各國的共識,這無疑將增大中國在世界政治的影響力。依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導,俄烏戰爭拖延至今已造成西方國家軍事及經濟嚴重負擔,大家都相信西方國家最終會厭倦向烏克蘭人提供援助,特別是如果戰爭陷入長期僵局的話。這種對一場不會勝利戰爭的持續支持最終將削弱西方政治領導人的威信。此外,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日益先進的武器將導致西方軍械庫耗盡,而這些軍械庫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補充,使這些國家容易受到其他軍事威脅。而俄羅斯也無法支撐太久,俄國斯的國力及影響力將因戰爭持久而日漸趨弱。中國看到西方國家支持俄烏戰爭的回報遞減,西方自身利益嚴重受損,這是中國調停俄烏戰爭的時機,也是中國發揚光大漢唐盛世國威的契機。烏克蘭和俄羅斯領導人最好在中國境內和談,在中國外交保護傘下商定停火,這將使中國影響力達到巔峰。 

二、      中國從經濟發展恢復漢唐盛世 

  中國是世界製造業工廠,是各國的主要貿易對象,經濟實力強大。事實上,中國的經濟影響已悄悄將中國推向世界強國。中國反對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和科技霸凌行徑,堅持開放、公平、非歧視的原則,共同維護世界經濟體制規則和基礎的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發展。中國是世界最大貿易國,2400多萬條海上航線反映出中國貿易的興盛。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的經濟實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不僅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在保護環境、發展綠色經濟方面也走進康莊大道,提出具有全球意義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總書記習近平推動的“一帶一路”與唐朝密不可分,唐朝依靠絲綢之路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中國意圖找回中華民族中最為強盛的唐朝輝煌。但美國不會坐視中國壯大。民族意識強烈的習近平無論中國經濟多麼艱苦,也不會改變中國強大的夢。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係以陸上的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貫穿歐亞大陸。「一帶一路」支持中國帶領亞洲「陸權國」,對抗以美國為首的「海權國」集團。在外交目標上,中國大陸藉「一帶一路」躍上世界舞台中心,在「一帶一路」這項全球基礎設施計畫產生重大的地緣政治影響。透過在歐亞大陸發展陸上貿易大動脈,中國正在建立一個堅不可摧的經濟成長網絡。到2030 年,「一帶一路」倡議預計每年將產生1.6 兆美元的收入。這對世界,尤其是南半球國家來說絕對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福音,一帶一路讓中國影響力達到空前,讓習近平成為世界領袖。 

   習近平帶領中國進入繁榮富強,經濟上,GDP直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防上,建設海軍成為世界最大艦隊。建設空軍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陸軍當然世界第一。外交上調解沙地阿拉伯與伊朗建交,斡旋俄烏戰爭,奪得世界話語權。在科技上不但登陸月球、火星還建設太空站準備載人登月,AI、5G、6G及量子科技都在世界第一梯隊。習近平提倡清潔能源,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建設都是世界第一。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指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在低碳發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積極有序地發展核能,最終要建設一百多座核電機組成為世界第一核電大國。2014年,習近平提出雄才大略的「一帶一路」戰略與亞太自由貿易經濟區相唱合,不但將翻轉上世紀東西方對抗的冷戰思維,更將重構歐亞政經板塊的新風貌。10年來,「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將中國影響力推向顛峰。中歐班列的開通連接亞歐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一帶一路」將構建起世界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走廊。涵蓋44億人口,國內生產毛額規模21兆美元,分別占世界人口的63%和世界經濟總量的29%。繼習近平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之後,中國為努力分享中國智慧,為各國帶來新希望,思考如何擺脫“文明衝突”的陷阱,找到一條共同發展的道路,可消彌世界動盪。習近平呼籲,尊重文明多樣性,倡導人類共同價值觀,高度重視文明傳承創新,共同推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蓬勃發展。這些倡議都說明習近平是深謀遠慮、目光長遠的世界級領袖。 

三、      中國從軍事發展恢復漢唐盛世 

   最近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鬥引起世界對種族滅絕及國際人道標準的爭議,以色列濫炸加薩巴勒斯坦平民,視巴勒斯坦人民生命如草芥,引起世界多數國家的憤怒,但以色列仗著有美國霸權撐腰,敢公然挑戰聯合國及所有阿拉伯國家。美國對俄烏戰爭與以色列攻打迦薩使用雙重標準已喪失國際公信力,讓世界各國憤怒。如今,放眼世界大國,也只有中國具備調解以巴戰爭的能力,但中國應展示軍力嚇阻以色列,這對中國而言是千載難逢成為世界超強領袖的時機。中國應乘此機會加強中國軍事力量在中東的存在感,若中國能出面帶頭整合所有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停火止戰,若以色列同意,則中國在中東影響力將超越美國,中國也將將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若以色列不同意,則中國可加強軍事力量介入,中國最近要在阿曼建設軍事基地,加上已有之吉布提基地,軍事觸角已深入中東地區,在以色列不同意停火下,中國只要將大批無人機及廉價導彈援助巴勒斯坦哈瑪斯及胡塞武裝組織就可威脅騷擾以色列國防安全。必要時亦可與阿拉伯國家聯合軍演迫使以色列停戰。 

   俄羅斯總統普丁訪華,突顯了這兩個反對美國領導的國家間日益密切的伙伴關係。中國在入侵烏克蘭後向莫斯科提供了強有力的外交支持,並成為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市場,幫助填補了克里姆林宮的戰爭金庫。俄羅斯也依賴中國作為高科技進口的主要來源來維持其軍事機器的運作。雖然中國在整體國力上已超越俄羅斯,但面對美國數千顆核彈頭及數量眾多的核潛艇,借助俄羅斯的核力量較易抗衡美國。根據美國評估,到2023年,俄羅斯約90%的微電子產品和約70%的工具機來自中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將難以維持俄烏戰爭。面對美國的威脅,中國要加速擴大核武器數量,加速轟-20隱身轟炸機及航空母艦的建造,成為一個真正的軍事強國,則漢唐盛世指日可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8062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