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議會要柯文哲醫師報告 深澳電廠對北市影響
2018/04/19 22:16:58瀏覽516|回應0|推薦15

議會要柯文哲醫師報告 深澳電廠對北市影響

 

一、前言轉寄
列印

 

     台北市議會藍綠議員提案要求市長柯文哲5月7日赴議會報告興建深澳電廠對北市空污影響,行政院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深澳發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不僅引起環保團體的反對,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也表示該案未做空氣毒物健康風險評估,強調不反對新建電廠,但反對使用唯一燃煤。事實上在台灣要通過環評很難,這次因蔡政府廢核犯了大錯將使全島缺電影響選舉,所以狠下心支持蓋燃煤電廠,中國大陸已減少用煤,英國甚至禁用,但他們都發展核電來改善空污問題。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空污問題舉國重視,根據台電公司進行的空氣品質模擬結果顯示,PM2.5對臺北市空氣品質24小時平均最大增量濃度達1.733 μg/m3;臭氧最大8小時平均增量高達1.2 ppb,整個北部空氣品質都將造成惡化影響。

    此外,燃煤電廠所排放之空氣汙染中,PM2.5、戴奧辛、六價鉻、砷、鎘等均屬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第一類致癌物質。

環保局強調,臺北市不反對新建電廠以及電源開發,但深澳燃煤電廠的新建將影響北部空氣品質,且影響人口超過全國四成,台電公司應審慎重新評估替代方案。其實替代方案就是核電,逼台電廢核核後又說禁煤,天然氣因接收站緩不濟急,綠能又不爭氣,現在罵台電是很沒良心,該罵的是政治掛帥,能源專家遭暴凌。
 

二、深澳電廠對北市有影響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地理位置關係,冬天的東北季風會將空氣汙染物吹向台北。面對污染排放的質疑,台電宣稱,機組規模已從160萬瓩降為120萬瓩、並不再使用蕃子澳灣做為運煤碼頭。此外,超超臨界機組即使以煤為燃料,但污染排放程度與天然氣電廠已不相上下,“超臨界”一詞用於工作壓力高於臨界壓力的發電廠,在臨界點以上(225.56 kg / cm2374.15℃)參數下運行的熱力學循環稱為“超臨界循環”。在臨界點,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此外,此時潛熱零,即不存在蒸汽 - 水混合相,因此減少了燃料熱輸入。採用超臨界或超超臨界蒸汽參數可以提高循環效率。超超臨界鍋爐的另一個優點是,由於沒有滾筒,負載變化會更快。更高的溫度和壓力轉化為更高的效率,即每噸燃煤的電力更多。這種提高的效率可以減少燃料,從而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所以深澳電廠燃煤造成的汙染因採用新型機組應該減少很多但不是零。

    新北市政府希望台電能在原地改採乾淨能源或綠能電廠,「否則市府不會同意燃煤電廠!」,但這是外行話,天然氣有爆炸危險,深澳居民強烈反對,而天然氣接收站也緩不濟急,所謂綠能電廠更是自欺欺人。

 

三、台北“藍天保衛戰”唯一方法是使用核能

     彭博社發文稱隨著北京的空氣污染水平急劇下降,中國與霧霾的鬥爭正在逐步取得成功。報道援引東亞綠色和平組織在1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作為造成最大健康風險的微小顆粒,PM2.5在北京、天津及周邊26個城市第四季度的指數同比下降33%。報告稱,污染改善的方案包括(1)“煤改氣”的實施。(2) 關閉過時或非法鋼鐵廠、煤礦和煉鋁廠等措施。(3)大量興建不排二氧化碳及氮硫氧化物的核能電廠。

       台灣經濟部長李世光強調「沒有討論的餘地,2025年就是要廢核。」,李世光表示,將加速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擴大天然氣發電,但會影響發電成本則未談,綠能到2025年發電比率要達20%是空夢。其實綠能在土地狹小的台灣根本無法擴充,成本高及不穩定是綠能的致命傷,這個經濟部長應去南韓考察核電發展,目前發表的言論完全不及格。中國大陸前能源部長黄毅誠說任何建設一定有反對聲浪,此時成敗就是在考驗國家領導人的智慧,現在的核電站在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新設計的第四代核電廠即使斷水斷電也不會爐心融毀。國家經濟需要有一定的發展速度,電力也相應要有一定的發展速度,中國及台灣都應大力發展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但這些不能滿足需要,如果不發展核電,就只能發展火力發電。目前,中國已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國家,煤炭消耗量已超過世界產煤總量的40%,不用核能造成的霧霾及溫室氣體排放是一場大災難。能源的發展要有前瞻性、宏觀性及務實性,核四廠的運轉攸關台灣未來40年電力供應及電價的穩定性,靠進口能源的台灣須面對世界能源的爭奪戰須有前瞻性。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1157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