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2脫去反應:鹵烷的脫鹵化氫
2011/08/28 16:00:39瀏覽10845|回應0|推薦1

為了更清楚E2反應機制的細節,我們將討論鹵烷去除「氫鹵HX」的脫去反應(脫鹵化氫反應 dehydrohalogenation)。

 

有機化學的基礎299

 

E2 Elimination ReactionDehydrohalogenation of Alkyl Halides

為了更清楚E2反應機制的細節,我們將討論鹵烷去除「氫鹵HX」的脫去反應(脫鹵化氫反應 dehydrohalogenation

n         E2脫去反應的過渡狀態:反疊構象關係 Transition State for E2 EliminationAnti-periplanar Relationship

1.     讓我們來觀察「2-溴化丁烷 2-bromobutane」在鹼性環境下,去除氫和溴「HBr」的脫去反應:

2.     E2脫去反應,反應進行到過渡狀態,CHCLG鍵同時斷裂。並且,與「氫原子」和「離去基」鍵結的碳原子軌域重新混合,從原本的sp3混成軌域變成sp2混成軌域。

3.     在過渡狀態中,二個碳原子的p軌域重疊後就形成π鍵。這是影響E2反應結果的分子結構(立體化學和區域選擇性)的關鍵因素。過渡狀態中的2個碳原子的p軌域要重疊,必須讓CHCLG鍵同時位於一個平面。

4.     CHCLG這二個化學鍵,要在三度空間上達到同一個平面的相對位置,只有二個方法,反側共平面anti-periplanar和同側共平面syn-periplanar

5.     大部分的E2脫去反應是透過「反側共平面anti-periplanar過渡狀態」完成,在「反側共平面過渡狀態」CHCLG鍵是交錯的。這應該是因為造成「重疊異構物eclipsed conformation」不穩定的因素,同樣成為脫去反應的過渡狀態「同側共平面異構物syn-periplanar conformation」的不穩定因素。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研究心得:

1.         鹵烷的特徵,鹵烷由碳、氫、鹵原子組成,其中:1.鹵原子具有負電性,喜歡吸引電子。2.氫原子非常容易受鹼的吸引脫去原子核(質子酸)。

2.         因此一旦「鹵烷」被放在「鹼性」的環境中,「氫原子核」很容易受吸引脫離,遺留下它的「價電子」給原本的鹵烷分子,而分子中的「鹵原子」又因為「負電性」強,吸走氫原子核遺留的「價電子」,使自己的「價電軌域」填滿,「鹵」與「碳」的化學鍵斷裂,最後鹵素以「陰離子」的形式脫離。

3.         「鹵烷」是不是一放到鹼性的環境中,就馬上會進行「E2脫去反應」?不是的,鹵烷的所有與碳骨架連接的「取代基」,總是不停地擺動、旋轉,當它們擺動到正確位置,才會天時、地利、人和地進行E2脫去反應。

4.         什麼是鹵烷「氫取代基」與「鹵素取代基」的正確位置呢?鹵烷變成烯分子,是從「立體」的狀態變成「扁平」的結構,所以,進行反應的最恰當位置就是預備要脫離的「氫取代基」與「鹵素取代基」壓扁在同一個平面上。

5.         「碳氫」和「碳鹵素」這二個化學鍵,要在三度空間上達到同一個平面的相對位置,只有二個方法,一、「反側共平面anti-periplanar」「碳氫」和「碳鹵素」這二個化學鍵在碳骨架的相反側邊;二「同側共平面syn-periplanar」「碳氫」和「碳鹵素」這二個化學鍵在碳骨架的同一側。

6.         這二個方法中,又以「反側共平面anti-periplanar」比較穩定,「碳氫」和「碳鹵素」活動空間比較大,不會互相排斥、破壞結構。所以最好的脫去位置是「碳CH」和「碳鹵素CLG(離去基)」剛好指向平面的不同方向,也就是「反側共平面anti-periplanar」。

7.         台灣的法官、檢察官有什麼特質?他們絕大部分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功課都很好,都很聽話,都很會死背書

8.         在獨裁者蔣中正、蔣經國統治時期,當時的司法官選拔標準當然就是「背熟三民主義、崇拜獨裁者、效忠國民黨」,只有把以上三點養成生活習慣的司法官,才有可能在司法界裡面如魚得水,逐步升官。

9.         因此獨裁者蔣中正、蔣經國統治的四十年,絕大多數的司法官都是踐踏人權、違背憲法、箝制言論自由的共犯,當然屬於社會敗類。施啟揚一定不會否認。

10.     換句話說,全台灣對於崇拜獨裁者、效忠國民黨、死背三民主義最厲害的人,大多數都去當司法官,他們從小到大養成的生活習慣,會反映在他們判案的水準上。

11.     台灣有許多的冤獄、非常多類似江國慶的案件,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司法官是生活在一大群敗類當中而「自我感覺良好」,目前沒有已退休的司法官公開承認他就是踐踏人權的共犯或主犯,顯然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自我感覺良好」。

12.     獨裁者統治時期的司法官他們所形成的司法體系,是一種踐踏人權的共犯結構,會不會污染年輕一代的司法官?當然會,多數的年輕司法官一定會學習他們長官的生活習慣。受不了這些骯髒的司法官體系的人,就會放棄當司法官,改為擔任律師或從事民主運動、環保運動。

13.     目前台灣多數的司法官仍然存在著崇拜獨裁者、效忠國民黨的生活慣性,要如何改善這些司法官的生活習慣與體質呢?.要進行除魅化工程。二.要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要進行二項脫去反應。

14.     一、除魅化。司法官要有人公開推動德國模式的「轉型正義」,把獨裁者蔣經國時期所有涉嫌踐踏人權、箝制言論自由、違反憲法的司法官全部抓起來判刑、罰款,公諸於社會,記錄成歷史檔案,放在網路上,流傳一千年。在這樣鹼性的生活氣氛當中,才有可能徹底地除去司法官對獨裁者的崇拜。

15.     二、改善生活習慣。每一個司法官都應該養成「五育均衡並重」的生活習慣,並且年年考核德智體群美有沒有每年在進步?只要以上二個步驟有確實實踐,才有可能做到真正實質的司法改革,司法官的壞習慣才能徹底脫去。

16.     司法官因為操控著訴訟人的生死或前途,司法官有權力讓輕罪重判、重罪輕判、屈打成招、栽贓抹黑……,所以權力非常地大,接近獨裁者。權力愈大,心智愈容易腐化,所以在2011年的社會共識當中,台灣的司法官多數屬於社會敗類族群之一,可信度低於沒有知識水準的電視名嘴。

17.     為了防止台灣的司法官腐爛,不可能放任他們去自律,他們絕對不可能有這種品德與能力;司法官要能夠清廉、有能力、有效率、有智慧,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社會大眾不要信任他們,他們就驕傲不起來。百姓不信任政客,是最好的政治防腐劑百姓不信任司法官,是最好的司法防腐劑

18.     當社會大眾不信任司法官的時候,司法的公信力會不會破碎?只要司法官的判案水準高於日本同時五育均衡並重成為社會的典範,雖然百姓不信任他們,他們還是具有公信力。公信力來自於自己的專業水準,不是別人的信任。

19.     要進行脫去反應的分子,必須先把要脫去的取代基扭轉到恰當的位置,也就是「反側共平面anti-periplanar過渡狀態」,才比較容易進行E2脫去反應。台灣制訂的法官法、檢察官法……種種司法改革制度,如果不能符合德國模式的「轉型正義」,那就無法扭轉司法官的思想與結構,司法改革絕對不可能成功。

 

參考資料:

沈迷麻將 法官撤職

檢察官涉攬訴訟洩案情

偵辦假球檢調不斷違反洩密

竹竿性侵女童案 監院糾正4機關

司法醜聞爆不完

陳肇敏與黑暗軍方

警逼下跪 紀富仁向被害人求婚

只恨自由民主來得太遲

這部法官法 確實粗糙不及格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briel33&aid=558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