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醇的脫水 Dehydration of Alcohols-E1cB反應
2011/08/24 08:36:38瀏覽3689|回應0|推薦1

β-烴基羰基化合物 β-hydroxycarbonyl compound中,「羰基原子群」與「氫氧基原子群」的相對位置,開啟脫去反應在鹼性環境下走E1cB機制的路徑。

 

有機化學的基礎298

1.     【透過E1cB反應機制脫水 Dehydration via an E1cB Mechanism】在β-烴基羰基化合物 β-hydroxycarbonyl compound中,「羰基原子群」與「氫氧基原子群」的相對位置,開啟脫去反應在鹼性環境下走E1cB機制的路徑。

2.     羰基原子群C=O扮演二個重要角色,1. 「羰基」穩定中間產物碳陰離子;2.藉由強化共軛鹼產物的穩定度,「羰基」增加完成脫去反應的驅動力。

注:在「羰基CO」與「氫氧基OH」之間的碳是「α碳」,與「氫氧基OH」連接的碳是「β碳」。

3.     的催化下,β-烴基羰基化合物失去水,是少數以sp3混成軌域的碳,走E1cB路徑的脫去反應。

4.     【醇的脫水反應摘要 Summary of Alcohol Dehydration Reactions】結論就是,催化的二級三級醇的脫水反應,通常走E1路徑,反應過程經歷一個「碳陽離子中間產物」。碳陽離子有二個其他反應選擇SN1取代反應重組反應rearrangement,這二個反應會與簡單的脫去反應競爭。

5.     性條件下進行的一級醇的脫水反應,藉由質子化醇進行E2脫去反應。醇不會在鹼的催化下進行脫水反應,因為OH是很不容易脫離斷裂的離去基。

6.     但如果是β-烴基羰基化合物,就可以用來催化脫去水,進行E1cB脫去反應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研究心得:

1.     醇的脫去反應分為三種:

第一種E1反應、醇分子在的引誘下先脫去「氫氧基OH」,這是速率決定步驟,然後再脫去「質子H+」,製造出烯。

第二種E2反應、醇在質子酸與水的雙重吸引下,同時脫去「氫氧基」與「質子」,製造出烯。

第三種E1cB反應機制、特殊的醇分子(分子具備羰基CO,能穩定陰離子中間產物的電子),在的吸引下,先脫去「質子H+」,再脫去「氫氧基OH」,最後製造出「烯」。

2.     為什麼「羰基CO能穩定碳陰離子?剛失去質子的「碳陰離子」,照理說會急著把剛脫離的「質子H+」找回來結合平衡電性,但是因為「碳陰離子」多餘的電子,很容易與附近「羰基」的雙鍵電子們進行共振,也就是電子在不同的原子之間移動、跑來跑去,共振效應使得碳陰離子變得比較穩定,不會急著恢復剛斷裂的「碳氫」化學鍵。

3.     為什麼「碳陰離子」的電子會轉移到「氫氧基」?因為「氫氧基」的「氧」帶有比較強的負電荷,十分喜歡吸引電子,因此「碳陰離子」多餘的電子,跑來跑去最終一定會被「氫氧基OH」吸引。

4.     因為「氫氧基」與「碳」之間只需要2個共價電子,多鑽進來1個電子,造成電力不平衡,因此化學鍵斷裂,「氫氧基」脫離,完成了E1CB脫去反應。

5.     台灣政治在民主化的過程當中,產生一些特殊的現象,形成了藍綠對抗。藍軍的主要成員是獨裁者時代的權貴階級,結合多數崇拜獨裁者的軍公教所集合成的政治勢力;這些崇拜獨裁者的軍公教多半具有奴性,而且成為社會的寄生蟲(或邪惡寵物)

6.     綠軍的主要基本成員來自,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家屬,他們長期遭受獨裁者的打壓、霸凌,因此對國民黨產生了一些恨意;後來綠軍陣營又加入了為這些社會弱勢者申冤的法律人與醫師

7.     早期綠色陣營的人多半具有悲情色彩,這當然也是國民黨造成的悲劇,不得不產生的自然反應與情緒,問題是長期處在悲傷的情緒當中,無法過正常的人生。綠色陣營的人必須努力脫離悲情,藍色陣營的人必須努力脫離奴性;除了軍公教以外,新聞媒體界也是充滿非常多奴才的就業市場。

8.     台灣要走向正常化、提昇民主水準,就必須去除綠色陣營的悲情與藍色陣營的奴性。要如何去除或脫離呢?一、參加公職競選的政治人物,必須都是台灣之光,或五育均衡並重的社會典範。二、軍公教都應該學有專精、領有證照,同時在退休之前應該具備頂尖的雙專長

9.     一個人有專業素養、有雙專長,他才會有真正的自信,才會在精神與經濟上才能夠獨立自主,這樣才能夠擺脫奴性;政治受難者家屬,如果沒有社會的專業技能,就不可能擺脫悲傷的情緒。事實上,沒有一技之長的人,通常都愛抱怨、自怨自憐、經常上電視哭哭,吳敦義一定不會否認。

10.  在獨裁統治時期,獨裁者是唯一的領袖、唯一的英雄,這種思想會造成百姓身心不健全;社會需要多元與競爭,才會產生各種類型的台灣之光,出現各類型的英雄人物,這樣子文化才能夠豐富又具有傳承的力量

11.  政治人物如果想要當意見領袖,就要以身作則,獲得國際學術地位或當台灣之光,並且五育均衡並重,沒有這種水準的政客,都是虛有其表的偽君子

12.  李登輝、宋楚瑜、陳水扁、馬英九都沒有國際學術地位,沒有五育均衡並重,,因此他們的真實才學不足以帶領台灣的文化向上提升發展,王建煊、翁啟惠一定不會否認。

13.  沒有真才實學又一心想要獲得權力的政客,整天在螢光幕前拋頭露面、作秀,這種情況就像必須不斷經過隆乳、抽脂、遮瑕膏、找替身……美化的電影明星,要紅也撐不久。

( 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briel33&aid=557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