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史 簡吉 台灣的農民運動
2009/04/03 01:14:45瀏覽701|回應0|推薦0

1921(日本大正10),台南師範學校畢業的簡吉,回到故鄉任教。但是,站上講台後的簡吉,卻猛然發現農村生活的辛苦,並不是農民努力不夠,而是製糖會社賺取了過多的暴利。在心情百感交集的同時,簡吉決定以實際行動,為農民爭取權益。

李筱峰啟迪36

1920年代開始,由於「文化協會」的啟蒙運動,加上台灣總督府日漸寬鬆的統治態度,使得台灣的農民運動,進入了風起雲湧的時代,各地的農民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紛紛投入爭取農民權利的行列。

1903(日本明治36),簡吉,出生於鳳山的樸實農村中。年輕時的他,一如其他台灣人的成長經驗,從小就必須下田幫忙。但令年輕的簡吉納悶的是,為何全家辛勤工作,生活還是這樣清苦

1921(日本大正10),台南師範學校畢業的簡吉,回到故鄉任教。但是,站上講台後的簡吉,卻猛然發現農村生活的辛苦,並不是農民努力不夠,而是製糖會社賺取了過多的暴利。在心情百感交集的同時,簡吉決定以實際行動,為農民爭取權益。

1925(日本大正14),為了幫助鳳山農民對抗「新興製糖會社」,簡吉與黃時順等人出面協助鳳山的農民,成立「鳳山農民組合」,針對會社收回農民土地的舉動發動抗爭。結果由於農民的團結,以及簡吉等人的協助,這個農民組合竟然破天荒地爭取到權益。

這次成功的經驗,鼓舞了簡吉,也鼓舞了各地的農民,簡吉於是帶著鳳山經驗,組成巡迴演講隊,四處演講,協助指導各地的農民團結,一致對抗會社。熱心的簡吉,不停奔波於台灣南北,足跡遍布大甲、虎尾、竹崎、下營等地。1926—1927(日本昭和元年昭和2)間,台灣各地的農民組合,就在簡吉的指揮下紛紛成立。

簡吉所到之處,都能吸引大批群眾。曾經聽過簡吉演講的人表示,簡吉的演講,語調有節奏感,用字平民化,常以挖苦的方式諷刺剝削農民的人,因此能引起台下群眾的共鳴,讓平時受欺壓的農民大感痛快。

1929年,日本總督府逮捕權台灣農民運動的幹部,簡吉等運動領袖也相繼被捕入獄,蓬勃的農民運動,遭到嚴重打擊。簡吉被判了1年徒刑。然而,入獄的打擊,並未讓簡吉對農民運動灰心。

1931年,28歲的簡吉,這次被判了10年徒刑,在灰暗冰冷的獄中,度過了原本應該燦爛的年輕歲月。出獄之後,簡吉在家中過了幾年平靜的歲月,但是在1945(民國34)戰爭結束之後,掩藏不住內心激動靈魂的簡吉,變又開始為幫助弱勢階級而努力。

那時的簡吉,也跟當時所有懷抱著祖國夢的青年一樣,認為台灣的未來終將趨向光明。未料,二二八事件的爆發,打破了簡吉的祖國夢,對國民黨政府徹底灰心

1951(民國40)37日,簡吉如同所有在白色恐怖下犧牲的人一樣,在未經公開的審判下,遭受到槍擊的命運,結束其49歲的生命

簡吉的一生,扣除遭受監禁的10幾年,以及求學的10幾年,他實現自我理想的生命,僅剩20年不到。但他仍堅持自我的信念,伸手支持社會的弱勢階級,為他們爭取權益。簡吉以身殉道,卻在歷史的軌跡中,刻下深刻的痕跡。(謝仕淵) 摘要


參考資料:

台灣人權報告書81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briel33&aid=281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