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29 20:52:44瀏覽400|回應2|推薦31 | |
小羊媽媽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當志工,其實自己也是受益良多,陪長輩們一起學習成長,週三全天的「長期照顧與靈性關懷」由第一屆靈性關懷師上課,提供社區長輩心理上的抒發、排解、釋放,以及當面對生命死亡的課題時,能協助開出一條路,讓人勇敢面對生命的終結,最後以愛和平安、寬恕,與家人一起走過這段旅程。 自2018年起,國民健康署指導「靈性關懷」的理念,及推廣至全國的長照機構,尤其以照顧長者的社區關懷據點為主,這些需要被照顧的65歲以上的長者有300萬之多(佔14%),AI無法代勞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靈性的需求與滿足。面對全民需要靈性關懷的迫切,已看到上帝的祝福及開路,社區關懷據點推動靈性關懷在台灣的每個角落。 關於靈性關懷師:https://godhope.formosasoft.com/p/about 下面的圖片、影片是靈性關師上課的相關內容,關於住院安寧與居家安寧,重症病患臨死前的搶救,到底是有效醫療,還是無效醫療?由家屬親自分享家人減少痛苦離世的過程,其中病患在自己家裡或安寧病房中得到妥善照顧,舒緩因療程產生的不適,讓一旁家屬明白「善終的重要性」,從堅持極力搶救,到學會放手,家屬體會到,對瀕死的患者而言「不痛苦」才是「有效」的醫療。 無效醫療會增加病人的痛苦,花費健保的資源,佔用醫院的床位,甚至增加抗生素的抗藥性。台灣的病人在死前一個月接受呼吸器、洗腎、葉克膜、手術、廣效抗生素等等介入性療法的比例高居世界第一!相反的,不加工延長生命,尊重病患、減輕痛苦,讓病患能擁有生命的尊嚴與生活品質,並在「五全照顧」下得以安然逝去;同時陪伴家屬勇敢地渡過哀傷,重新展開自己的人生。
聖經說:「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歷代志上29章15節)基督徒的死是在主裡睡了,不但與主同在(腓1:23),還有復活的新身體與新天新地的福樂可以期待(啟21:1-5),非常美好。 隨著時代進步及社會⽣活形態之變遷,已逐漸有「殯葬⾃主」、「善終」的觀念;並有醫師著文探討「如何減少生(品質)不如死(善終)的醫療困境」。生命如何活出意義,應尊重每個人不同的心境。 小羊媽媽現在常為自己怎麼活而禱告,也為人人必經的最終過程做預備,曾向我的家人說明如何看待「第三個生日」,現在只差健保卡尚未意願註記(必須有兩位在場見證人)。在高齡化社會來臨的現今,了解安寧療護是不容忽視的議題,即使疾病無法進行治癒性療法,還是有很多可以積極處理的部分。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病人自主權利法》、《安樂死》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不一樣:https://bit.ly/3O4wo3b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