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夏雨之最終樂章
2008/06/02 09:08:41瀏覽646|回應0|推薦3

夏雨之最終樂章

    日子漸燠熱,窗外響起悠揚的蟬聲,那樣的嘶鳴,似乎也因太陽的火烤而慵懶無力,唧唧唧唧……

    轟隆──上頭沒預警地傳來一聲怒吼,蟬兒們驚得全都閉起嘴,噤默。接著烏暗的天空便抽抽噎噎了起來,嘩啦啦地掉著大滴的眼淚。哪管她哭得多悽慘,轟隆隆地,他斷斷續續地低著吼。一道閃光後,另外一種劇烈聲響幾乎震碎耳膜,啪嚓──是驚懾人的雷電交加,寒毛不自覺地聳立。雨下得更大了。

    原本的酷熱又加上溼重的水氣,整個人便像泡在熱可可中的蘇打餅,爛糊糊成一灘泥。賴在涼蓆上,風扇正對著吹,管他小腿被竹片印上一條條五線譜,我已無力移動,只讓雨點打擊的音符敲上昏沉沉的腦袋,闔眼,但睡不著。

    雖然是下雨天,學校還是不得不去的。一路上盡是行潦川流,還有一坑坑黃黃濁濁的爛泥巴,只能避著走,否則這雙破鞋又要進水了。五顏六色的傘花移緩慢動,在朦朧中無畏地開著。我是紅黑色的,新綻的一朵。之前的那把傘壞了,骨架歪歪扭扭,擋不了雨。嘴裡叨叨唸唸說要去買傘,卻拖到最近才真去弄了一把。在這之前就只得「寄人傘下」,露在傘外頭的另一半衣袖無怨地被雨水浸濕。

    浸濕的半肩,那冰冷的觸感引我想起一段邂逅。一個下著大雨的早晨,匆匆忙忙出了門卻沒帶傘,見雨愈下愈大,我只能手足無措地慌忙向前,卻不幸地遇上個紅燈。正想著自己即將成為落湯雞時,一個身影靠近我,替我撐傘擋雨,輕柔地問:「怎麼不帶傘呢?」我尷尬地笑說:「忘了。」

    忘了。我已忘了她的容貌,和那把傘的顏色,但我相信她是美麗的,而那把傘是燦爛的。還記得自己羞怯又激動地和她說謝謝時,她笑著回頭說不會。心底被她笑容所引起的漣漪久久無法褪去。這樣善良的女孩。

    她善良就如同我在餐廳裡遇見的另一個女孩。那時的我大多時是自己一個人的。孤獨地在桌子一角默默地埋頭吃麵,因旁人歡樂的嘻鬧聲而倍感寂寞。她是和一群朋友來的,我坐在她們一旁,靜靜聽著她們的談話,時而嘻笑,時而低語。在她要離去時,卻直直對著我說:「學妹再見!」開朗而有活力的聲音震醒了我,心裡奔放出一股欣喜。那是種感動。謝謝她在陰暗時為我點了一盞光明,很美麗。

    記憶倒帶,窗外的雨仍迷迷濛濛地下著。

    夏天的雨就好比一篇長長的樂章,漸強漸弱,或升或降,時而急促奔放,時而優柔纏綿。雖然我不喜歡雨天的潮濕與黏膩,但我確實喜歡這雨聲,這天籟。站在走廊向外看,白茫茫一片,,空氣中的小水珠撲上臉頰,一陣涼爽沁人心脾。答答嘩嘩刷刷沙沙,雨聲連綿不斷,記憶連綿不斷。

    這是最後一年了,最後一個夏天,最後這樣在這裡看雨,迷迷濛濛。

今年夏天的雨,是離別的樂章。過去種種就如被雨滴引起的漣漪緩緩擴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想當初剛進國中時也是下著雨的,每天都拎著溼答答的身子進校門。一晃眼就六個年頭,我竟已是個即將道別高中生活的十八歲青年了。雨聲裡充斥著太多太多的思緒,一絲一絲地交織著我們的曾經,訴說著我們的過去。

    我會記得在這樣的雨天裡,我們開心體育課不用跑六圈操場的那份投機的歡喜。我會記得在這樣的雨天裡,仍有人冒著風雨熱血地打籃球,或練樂器練旗練槍。我會記得在這樣的雨天裡,曾經有個善良的學姐為我撐傘。我會記得在這樣的雨天裡,和我同在一把傘下的女孩指著浮在水窪上的葉子浪漫地說它死了。我會記得在這樣的雨天裡,我為了盡量不讓她淋濕,乾脆露出半邊的肩膀,任由它恣意地被雨水沖洗。我會記得在這樣的雨天裡,我曾在校園濕漉的走廊上走過,沒有腳印,但這雨,早已成了心裡永恆的詩篇。

    雨聲漸弱漸弱,然後輕輕畫上個休止符。

    雨停了。

    花臺上拔擢而出的小葉桑在上頭透著翠綠,底下成叢的寶綠色不服氣地炫耀一身絢爛,還綴著幾朵可愛的小黃花。延壁墜下的水滴在槽裡濺起高高的水花應和著。忽而從雲縫中滲出的陽光落在一整片嫩綠上,交錯的葉影襯著金色的光芒,那神聖般的景象瞬間凝止,我不住地到抽一口氣屏息。直到雲朵再次遮掩空隙,才從那昏眩中頓醒。

    另一頭,是成簇桃紅的美麗。粉嫩的九重葛上掛著好幾珠水滴,晶瑩剔透、小巧玲瓏,羞澀的桃紅嬌嬌地低著頭,模樣甚是惹人憐愛。一旁竄出的龍葵懸著或紫或綠的小果實,那果實因雨水的沖洗兒圓潤飽滿有光澤,就像一顆顆小珍珠,藏著最後高三生活的記憶。

    這場雨還下多久?是否在我們離散的那天雨就會停了?樂章終結時,我們就要各自分飛,朝各自未來的方向飛去。如果是這樣,我期盼有一道彩虹,能夠在雨停時畫上每個人的心頭。讓我們有個美麗的結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N105&aid=192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