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2 09:08:18瀏覽568|回應2|推薦2 | |
關於書 我看書,但看得很少,真的很少,甚至是中外的名小說我都沒見識過。但比起家人,我的確是勝過他們,但止於書籍。畢竟爸媽是做零件加工的,埋首機械堆中的時間就佔了大部分。大妹只喜歡看勵志書籍,大多是戴晨志的書;至於小妹,大概是恐怖或感人的故事集吧!爸除了關於腳踏車零件的雜誌,他幾乎不碰書。散文就只有我看,那對他們大概是艱澀的。就這方面來說,我是寂寞的。 我也買書。買書量在家我居第二,媽是第一;而有部分的書是她買給我看的。對於書的保護,我只求印刷字別被弄糊,乾淨就好。至於摺痕或些微的撕裂,我並不大介意。如此,當這些書被擺在櫃子裡時,還能夠撫著這些傷口安慰自己不是寂寞的,因為它知道曾經有人讀它,有人懂它。 我必須對我買的書籍負責。若是沒看完就擺在架子上,那便是種無形的罪惡。是的,我背負著許多罪惡。每當眼神掠過書架時,書本們便投以可憐的樣貌,使我不得不伸手去翻弄他們、撫慰他們。 母親節時,我送媽一本號稱「不相信不能改變你」的故事集。我知道她愛看故事,就如同她愛說故事那樣。她告訴我她很喜歡,這讓我感到開心。之後我送瑋涓的生日禮物-「我是女王2」,剛好切中她的味口,看她讀得津津有味,讓我覺得再諾貝爾花一小時選書是值得的。送書,送給對的人、喜歡它的人,是件快樂的事。 我抄寫書本中的句子。不在乎字跡是否工整潔淨,只是想讓這些人的話經過筆尖的溫習、流洩,成為心裡的一道印記,那就是美麗的。 曾經為了繳交50句佳詞美句的作業而一口氣讀了好幾本書,當然不是全讀完,只挑有興趣的看。想來那真是瘋狂。記得當時的自己寫了:「一次看那麼多書真是讓人感到反胃。並不是書內容不好,而是因為囫圇吞棗。就像原本美味的食物未經咀嚼、品味就一股腦猛往嘴裡塞一樣,那也令人覺得難以下嚥。這就讓我認同了余秋雨所說的:『感覺極好的文章少讀;感覺不對的文章不讀。』他並不是說好文章不要讀,而是說,如果一個人涉獵的太過廣泛就會缺乏深度。所以,專精,是很重要的。」現在,我仍認同自己當初說的話。 看一本書是要從從容容的,走馬看花得不到什麼。看書時最希望的是得到共鳴,若是不細細品味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又哪來同頻率的迴響?所以有些文章是要再看的,尤其是感情藏在字裡行間的那種。 我看書,但看得不多。在書海中我永遠是渺茫的一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