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人行道看華人區的滄桑
2011/10/06 04:23:45瀏覽298|回應0|推薦3

雲鶴 攝影/撰文

  馬尼拉市華人區的代表性街道是王彬街。
  從岷倫洛教堂到仙沓區律示教堂,王彬街並不長,但可以說是華人區最繁華的一條街道。據說,沿王彬街兩旁的地價,是全岷市最高的,甚至高得離譜,長期間成為有價無市的棘手地產。
  近年間,王彬街從本來並不太高的樓群中,逐漸興建了幾座高達十層左右的大廈。但高樓一建成,寬僅四車道的王彬街頓時擁擠起來。而去年,新開盤的工地,竟是一座超五十層的高樓!
  我做過建築設計的工作,當我設計馬尼拉市區內的工程時,首先需要向市府工程處查詢建築物所在地的「線與高度」(LINE AND GRADE)。「線」乃指建築物所在地段面向的街道是不是有拓寬的計劃;「高度」乃指最近市區計劃修建的街道經過建築物所在地前的水平高度。這兩個指標性的數據指示設計師(一)不要把建築物設計在街道拓寬的範圍內,即使該地段是在建築物業主擁有的土地範圍中。(二)除非是所設計的建築物設有地下室,建築物底層的地面水平高度最好不要設計比「線與高度」中提示的高度低,不然,街道上的積水會流入房屋中。
  據科學測試,地球上的陸地不斷地在下沉,但下沉的速度極為緩慢,而水平線高度與地平線比較,也相對地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逐漸上升。
  這種水面上升的現象在我們的國家,尤其是大岷區,似乎較世界各地更為快速。這證諸每每大雨過後,河道水面上升,街道積水更久久不消退。當然,我們誰都知道,事實上並非馬尼拉土地在下降,而是河道水路久久未清理疏通,以致汙泥高積,稍一降雨,河道積水就從下水道反湧,加上天降雨水,頓成水患!
  這種道理很簡單,但市府高官們卻視若無睹,不去清河道反而幾年後把街面地平提高至積水線以上!這種作法,久而久之,在王彬街上形成特殊的景觀——
  如果您從街頭走到街尾,您會發現人行道與人行道旁的路面水平各各不同。特別從阿籠計街到巴里惹(前顏拉拉)街這一段,近阿籠計街的一排舊房,人行道與房屋地平的差距,竟在半公尺左右,逼得從「下層人行道」到「上層人行道」,(真不知如何叫,姑且以此名之),只能建兩三台階讓路人上下,但台階又不全途連續建成,而分成一小段一小段!(見上圖)
  每次路經那裏,我不禁這樣想:若有人把車子停在這一段路旁,讓車上乘客下車,下車的人如果不小心,大意向旁再跨上一步,肯定踏空!從高達半公尺踏空跌下,不死也重傷!而且,受傷者真的是「找鬼哭沒父」,控告市府工程處嗎?包您告上十年八年都沒下文。
  這種上、下人行道的高差,隨道旁的建築物年代長短而有分別,建築物年代高的如上述的地段,差距則大,年代越低,上、下人行道的高差越小(見下圖);有的地段甚至建築物的底層較人行道高,人行道總寬也不需要分成上下兩部份,且有標準人行道的寬度了。
  朋友們,如果您路經王彬街,看見行人們大部份不走人行道,而在熙熙攘攘的車群中冒生命危險亂竄,請不要怪行人不守規矩,因為包括平時嚴守行人守則的我,都會不自覺地不顧撞車的危險去走車道而非人行道。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570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