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02 00:49:35瀏覽389|回應0|推薦1 | |
五
諸葛亮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隱居十年的隆中。臨走時,他囑咐弟弟諸葛均看管好茅舍田產,說他還會回來的。什麼時候回來,為什麼要回來,回來幹什麼?當時,諸葛亮的心境一定相當復雜,面對未來與人生想了很多很多。 在此,我無法將他當時內心的一些真實而復雜的想法一一復原呈現在讀者面前,只能陳述一件無可更改的事實,那就是自諸葛亮跟隨劉備離開隆中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也有史書記載,諸葛歸附劉備,是“亮詣備”,屬毛遂自薦,並非三顧茅廬的結果。如《蜀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中載:“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 以上作為一種異說自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我仍相信是劉備親到隆中相請,才有諸葛亮的出山。他曾在《出師表》中白紙黑字地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時之事。”只要是人才,其“出山”的形式並不重要,“毛遂自薦”表明人才自我的信心與勇氣,“三顧茅廬”說明伯樂的赤誠。如屬自薦,諸葛亮沒有必要在文中掩蓋事實真相;再則,他出山時的不少見證人與聞說者還在,其他姑且不論,且拿堂堂丞相來說,如果曲意做假,其威信何在? 在此,我們所看重的不是形式,而是“出山”這一事實本身。諸葛亮曾在古隆中隱居十年,現在已經出山了。他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瀟灑自信、游刃有余、指揮若定,其形像哪有半點塵世之味?活脫脫一位自天外飄然而至、無所不能的神仙! 是的,他來自幽靜林深的隆中,自與那俗不可耐之人有著天壤之別。隆中不僅塑造了他的外在形像,也造就了他的內在風骨。自出山後,他雖然一次都沒回過隆中,卻是“眾裡尋它千百度”,多少次依稀夢裡回到它的懷中。那無所不在的隆中意識,更是深入他的骨髓,彌漫著他的身心,終其一生,也不曾有過半點改變。 諸葛亮出山後,在新野小試牛刀,爾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大破曹軍、借取荊州、智取漢中、奠立蜀國、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以二十七個短暫春秋,干出了多少驚天動地的偉業,真可謂酣暢淋漓、回腸蕩氣也! 而這些,都與他的“隆中意識”有著不可分割的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我們先以“諸葛七星壇祭風”為例來看他的“多智而近妖”的妖氣。 赤壁大戰在際,可萬事齊備,還欠東風。沒有東風,大事難成。在此功虧一簣之際,諸葛亮成竹在胸,築壇祭風。他按四方八位、二十八宿、六十四卦,立下“七星壇”,然後沐浴齋戒,跣足散發、焚香注水、念咒作法、呼風喚雨……乍一看,這哪裡還像一個軍師,分明就是一個裝神弄鬼的巫師罷了。可一旦透過罩在其上的迷霧,我們就能發現不少隱密。 火燒曹營的東南風自然不是諸葛亮念咒作法喚來的,可他博采諸學,不僅具有天文、星相、氣候的理論知識,而且長期生活在江漢之間,有著豐富的實際經驗,他完全可以根據季節、天相預測到氣候及風向的變化。所謂喚風,不如說是諸葛亮早已預知那東南風來臨的時間與級數,巧妙地加以利用而已。可他為什麼要玩一套神秘的把戲呢?一是為了脫身,當時他置身東吳,已招致周瑜忌恨。為了脫身,他故意要求東吳士兵守壇擺脫其他人的監視,再為士兵定了一些清規戒律,不許走動、交頭接耳等。當風一起,他就從容走下祭壇,沒有任何阻攔地直奔夏口而去;二是為劉備爭功;三是利用神秘高玄的東西樹立自己的威望。他故意渲染借風這一事件,沒有風,什麼事情都幹不成,曹軍一到,唯有束手就擒而已。風終於來了,卻是他喚來的。沒有他的本事、沒有劉備派他前來相助,一切都將付諸流水。因此,東南風一來,周瑜大為驚駭,其他人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後世的子孫更是將他奉為無所不能的神明。 這就是諸葛亮的“妖氣”,其妖不妖。羅貫中以如此誇張、怪誕的手筆描寫諸葛亮,我以為是深得其神韻的。諸葛亮深受道學影響,其中除了道家的成分,還有道教的意味。什麼呼風喚雨、飛沙走石、撒豆成兵、奇門遁甲、齋醮符咒……全是道教信徒們所慣用的手法。諸葛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偶爾用之,何足為奇? 赤壁大戰之後,諸葛亮就開始著手實施自己在隆中為劉備制定的三分天下的藍圖:“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
就今天來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制定的戰略決策,的確達到了人力所能盡之的程度。劉備要想謀取霸業,首先得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大本營。可這有利的地盤上哪兒去取呢?曹操擁兵百萬,不可與之爭鋒;孫權已歷三世、國險民附,只能為援而不可圖;還剩荊、益、涼、雍四州,而涼、雍偏遠,作為勢單力薄的劉備,自然無法遠途跋涉、千裡襲取。於是,唯有荊、益二州可取了。 欲圖荊、益二州,說說容易,要真正得到手,也難得很啊!自207年《隆中對》問世,到214年劉備占據成都,就用了八年的時間。事實上,荊州是借來的,益州也只能說是騙來的。《隆中對》中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是達到了,可借來的荊州卻為此後吳蜀兩國關系的發展,為諸葛亮戰略目標的實施埋下了嚴重的禍根。 占據荊益二州後,便進入了戰略計劃的第二階段: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一旦天下有變,即兵分二路夾擊曹魏,一統天下。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諸葛亮殫精竭慮,卻未能如願以償。 內修政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諸葛亮都做得很好。問題出就出在劉備的高層核心人物關羽身上。他與孫權交惡,將諸葛亮費盡心力好不容易“借”來的荊州弄丟了。丟就丟了,這也罷了,可作為最高領袖人物的劉備卻頭腦發昏,完全置《隆中對》中的決策而不顧,舉全蜀之兵與東吳開戰。結果折兵損將,慘敗而歸,耗盡了蜀國的人力物力。 司馬徽在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後曾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由上觀之,諸葛不僅不得其時,也不得其主。劉備只要稍稍冷靜一點、英明一些,又何至於將個人恩怨置於國家大業之上? 與東吳之戰,是蜀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自此,它變得羸弱疲憊,氣數漸盡,只能苟延殘喘,屈指計算自己的滅亡之日了。 此時的諸葛亮,仍以單薄之軀,作著實現隆中決策的努力。荊州一失,二路夾擊曹魏的計劃變成泡影。二路不成,只能由蜀地一路進擊中原了。其時,三國之中,蜀國最為虛弱,其兵力、物力遠遠不及曹魏,連固守保命都要看日子,可諸葛亮卻還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傾力北伐中原。他的這一做法,被不少後人視為以攻為守的明智之策。我以為並非如此,若守蜀地,憑借山河之險,以諸葛亮之智之威,完全可以舉重若輕。可每一次征伐,帶給蜀國的卻是在負重的嬴牛背上再加兩倍、三倍的重荷,直至耗盡精力,趴在地下為止。 作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不能不知道他這樣做所帶來的實際惡果,可他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手持長矛大戰風車的堂吉訶德,只不過諸葛亮手中握持的是一把輕飄飄而又沉甸甸的羽毛扇而已。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衝刺,雖然沒有達到一統天下的目的,但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人格卻吸引、震憾、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後人。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果將事業的成功作為價值實現的客觀標准,諸葛亮也許只能算是一個失敗者,可他在《三國演義》裡卻實現了在封建社會裡由傳統價值觀念所限制的一個人可能達到的並為當時社會所接受的最高人生價值。 史載諸葛亮死了一百多年之後,桓溫帶兵征蜀,遇見了武侯時的一個小吏,“年百余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不覺其異,說明平易可親;不見其比,顯示諸葛亮的魅力已超越時空。 是的,諸葛亮輸給了曹魏,但他的人格力量、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贏得了後人的信服與崇拜。 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與他的隱居隆中密不可分。他的“逆天而動”、不可為而為之是為了實現《隆中對》的戰略決策;他受命托孤全力輔助阿鬥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的生活儉樸、廉潔奉公、清心寡欲是隆中自給自足生活的一種延伸,更是為了實踐他在隆中所形成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人生哲學;“諸葛一生唯謹慎”,不敢弄險,如果隆中山水奇崛巍峨,恐怕他在治國用兵上也就能妙計迭出、以奇制勝了…… 諸葛亮雖然走出了古隆中,但他終其一生,也未能走出“隆中意識”;他自從走出隆中後便一次也沒回過隆中,可他卻時時躺在隆中的懷抱裡舊夢重溫;他雖然聽從著道德與意志的力量義無反顧地向前走著,卻不時地回首眺望,目光越過重重關山最後落在隆中的上空難以離開…… 這便是諸葛亮怎麼也無法化解的與血肉交融一體的隆中情結隆中意識!
(未完待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