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析石黑一雄文學作品 / 安娜
2018/04/07 07:27:08瀏覽969|回應0|推薦4

 

自從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期盼能拜讀其主要著作,無奈洛陽紙貴一書難求。出版界一再看好春上村樹,豈知跑出匹黑馬,真的始料未及。十分汗顏,鄙人僅看過《長日將盡》和《別讓我走》改編的電影、電視,最近才如願以償一口氣讀了幾本書。


    《群山淡景》是石黑的第一部作品,1982年做為畢業論文面世。作者5歲跟隨父母移居英國,受到正統英式教育,30歲才第一次回家鄉,此作乃其虛構處女長篇。書中主人公孀居英國鄉間,日婦悅子本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慶子與前夫尾形次郎所生,因個性反叛不善交際未能融入社會而自殺;小女兒在英國出生長大,忍受不了鄉間的寂寞獨居倫敦,即使偶爾來看母親也急於返回。母親與女兒交談必須字斟句酌,儘量避談婚嫁生子之事,以免刺激新時代的年輕人。孤獨的悅子惟有沉溺在回憶中度日。


    回想戰後在長崎的生活往事,其中小部分內容是悅子的家庭生活,其時她身懷六甲,偶來小住的公爹尾形桑深知兒子幾斤幾兩,次郎平庸寡情又大男子,能娶到這麼聰穎孝順的媳婦自然感到十分欣慰,悅子與尾形桑相處融洽。更多的筆墨描述悅子與一對單親母女的交往。幸子為讓女兒過上好日子,四處奔波爭取赴美,為尋找醉貓男友美國大兵,經常將女兒交託給悅子。女兒真理子並不上學,整天與小貓作伴自閉在自己的世界。離開長崎前幸子違背承諾不讓女兒帶走小貓,將牠們扔入河中浸死。女孩目睹此景上吊,幸虧沒死僅僅摔下來受了點傷⋯⋯


    讀者若非將全書從頭到尾細讀,絕對想不到作者虛構出一篇故事,筆下女主角又虛擬了回憶中的大部分情節。事實是大女兒慶子的死令悅子深深自責無法自拔,惟有編造故事欺騙和麻醉自己,試圖減輕自身的罪惡感。如此寫作技巧委實令人意外且贊嘆!讀者能夠從文字中體會到真實的生活場景。

 

處女作的成功令作者欲罷不能。1986年發表長篇小說《浮世畫家》,敘事結構與前書有些雷同,以回憶做為故事的線索來源,前者講「內疚與自欺」,後者側重「執迷和躲避」。主角小野鱒二生活中充斥著家庭、美學與文化衝突,二戰前由反體制的藝術家轉變為激進的愛國軍國主義者。小說展現戰前的日本由亞洲新興國家轉為軍國主義帝國,戰敗後又臣服於美國的時代背景,還有隨之發生的一系列社會變遷。

 

    美軍的民主化及裁撤軍備政策澈底破壞天皇崇拜、父權至上及傳統社會階級等日本價值體系,社會變遷迫使民眾重新省思定義自我,新老兩代出現矛盾情感。浸淫於美國文化環境的後輩顯然歡迎美國占領勢力,老一輩則有些格格不入,家園只能在殘垣斷瓦中尋求重建。遲暮的老畫家回頭審視一生,重新評價過往在軍國主義崛起時的藝術生涯。曾經顯赫一時的浮世繪畫家終於大夢初醒:整個大和民族的過去是在為荒誕虛幻的理想獻身,所謂藝術理想不過虛浮於世。年輕時擺脫父親鋪設之路是為超越平庸的父輩;頂著壓力質疑眾人敬畏的老師是不甘心盲從;天賦令其堅信背負指引他人的責任。然而傾注大半生精力鑄下大錯,現在還要選擇更艱難的路,為過去的荒謬和無意義作懺悔。承認人生中所犯過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能獲得滿足和尊嚴,反其道而行才是丟臉的事。

 

書中有血有肉的人物並不多,故事性不強,主角經常離題議論,長篇累牘地回憶令人些微乏味。或正如作者所言,那只是他想像中的日本,印象正隨年月消褪,故希望在全然消失前用文字留下那珍貴世界。

 

最為出名的第三本小說《長日將盡》於1989年出版,看過電影的人當多過看書吧,尤其是安東尼鶴主演的片子。這完全是一本英國小說,嚴謹執著的主人公史蒂文乃貴族管家,工作態度一絲不苟,就連餐桌上的刀叉都得依尺寸排列。其大半生見證了貴族階級的沒落,主人達林頓是納粹德國同情者,主張英國行姑息政策而釀成大錯,戰後不能再擔當外交官鬱鬱而終。莊園易手老管家仍被新主人聘用,並受託物色一女管家。史蒂文想起曾經共事多年,彼此之間有過曖昧情愫的肯頓小姐。自詡紳士嚴肅耿介的他,當時對肯頓小姐的一再試探未予反應固守心房,眼睜睜看著姑娘遠嫁他鄕。今天史蒂文終於決心驅車前去探視,遊說對方回莊園服務新主人。

 

駕車抵達英格蘭西部需要三天時間,讀者必須追蹤主角,跟隨他一路飽覽湖光山色,陪他回憶往事直至見到老朋友。早年的管家惟主人之命是從,傾向納粹的少爺辭退所有猶太裔女僕,此不合理的命令他如實執行不誤,使得肯頓女士無法諒解,以結婚為由提出辭職。其實雙方尖刻鋒利、敵對爭執的衝突背後,蘊藏的是女郎的似水柔情,肯頓期望史蒂文能放下尊嚴,遵從內心的情感出言挽留。然而管家仍然壓抑自己的情緒,淡然表示「恭喜」,目送肯頓離開大宅。

 

    分手再見已是二十年之後,並未能迎回心儀的女人,肯頓的婚姻生活雖不太美滿,曾幾次離家出走,但此時就快當外婆必須照顧女兒。兩人在公車站離情依依,彼此深知此別即是永別。目送涙光閃爍的肯頓登車作别,史蒂文終於痛哭不能自已。老頭子追隨貴族老闆死守僵硬價值觀,不論主人府邸名流雲集亦或繁華凋零,始終恪盡職守冷眼旁觀世事滄桑,連個人感情也被包藏在矜持之下,苦澀而無法釋放。喚不回的時光,得不到的愛情,令讀者亦刻骨銘心、緬懷傷感。

    《我輩孤雛》千禧年面世,著重講述幾個孤兒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多夫班克斯二十世紀初在上海租界出生,父親任職英華洋行貿易公司,母親積極參與反鴉片煙活動。10歲那年克里斯多夫的父母離奇失蹤,他被送回英國跟姑媽同住,長大後成為著名偵探。名成利就的他最想偵破的案件是找回失蹤十八年的父母,在這種執念的驅使下,二戰爆發時毅然前往烽火漫天的上海。

 

珍妮芙乃克里斯多夫在倫敦收養的孤女,其生父母死於海難。莎拉韓明絲也是孤兒,成人後混跡倫敦上流社會,與克里斯多夫在交際場上相識。該女子算盡心機尋覓「傑出男人」,結果嫁給年邁的希素爵士,並陪同丈夫赴遠東。在上海租界兩個舊相識不期而遇明瞭彼此心意,莎拉撇下賭徒丈夫欲與克里斯多夫私奔,豈料出發時男子意外得到有關父母的訊息而放棄。兒時鄰居小夥伴山下秋良與克里斯多夫感情甚督,多年後日本兵秋良受傷成為中國百姓的俘虜,克里斯朵夫雖救下這位髮小卻改變不了他的命運。

 

二十世紀初的上海是個大千世界,上海灘上寫不盡驚心動魄故事。石黑一雄生活在英國,因此可以寫出「長日將盡」那樣的英國故事﹔父母為日本人,言傳身教令其子得以編著「群山淡景」那樣的日本故事。也許他對中國和中國人並不太瞭解,部分故事顯得蒼白且些許荒謬。試想閘北已成戰場,中日雙方對峙死傷無數屍橫遍野,駐守軍警能夠擅自離開陣地,幫英國佬找尋其父母?正如作者所言:「對於我們這種人而言,我們的命運是以孤兒的眼光看待世界,長年追逐著父母消逝的暗影。我們只有盡全力把使命完成,別無解脫之途,在此之前,心中無法得到片刻的平靜。」記憶的幻覺與現實交錯,當撥開雲霧水落石出時,主角已踏入壯年,結局令人不勝唏噓。

2005年出版的《別讓我走》別具一格,小說集懸疑、推理、愛情於一體,揭示人類為延長壽命複製出另一類「人」,這些克隆人長大後要多次捐獻器官直至生命終結。克隆人也有思想和感情,不管選擇逃避或是受死,他們終須服從去履行既定使命,在花樣年華面對死亡。遺憾的是克隆人並沒有反抗,他們試圖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不過是想多活幾年,在體制的鐵蹄下仍要順從宿命的安排。

作者沒有過多的議論,其潛意識是否要讀者自己去思考人類的貪婪自私?人性的扭曲和被壓迫者的無奈,讓人們得以反思社會存在的黑暗,正視族群和官僚體制下的壓迫與被壓迫狀況。被壓迫者若不能擺脫心理意識的禁錮,如何得到真正解放?人類恣意取走克隆人的器官是對尊嚴的傷害,對其他生命的漠視。科學一日千里,克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合情合理嗎?人類應該善待、敬畏生命。

石黑一雄的作品不多篇幅不長,能獲諾貝爾獎為世人敬佩和推崇,在下匆匆閱讀未能咀嚼,以上僅是個人膚淺的看法。

                                                                        2018125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1143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