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邊形的成長 / 號角
2014/02/11 07:56:54瀏覽1298|回應0|推薦8

二〇一二年二月初,我接到一通來自吉隆坡的電話。電話的另一頭是個鏗鏘有力的男子的聲音,他自我介紹說“我是黃德明,是你高中隔壁班的同學”。這名字和人,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念書的時候不怎麼熟絡。

一番談敘後,他將話題一轉,告訴我說“最近結識了一位羈旅在新加坡的緬華女才人叫段春青,現在是新加坡早報的專欄作者,而且已出版了個人書籍”希望我也認識認識。那時,我大學剛畢業半年,住在台灣中壢市外圍的一個眷村的小巷裡。

於是,在德明的推薦下,我結識的段春青。短短的幾天,我們三人各在一方透過短訊聊了許多話題,更多的是關於創作經驗的分享。說到創作,我是感到陌生的,雖然在大學時也讀了一些文學作品,偶而也在微薄上寫寫小品來自娛自嘲,但卻沒有認認真真的寫過一篇作品。直到結識了段春青,才被她出眾的才氣震攝到,欽佩之餘,也有些慚愧,至少到目前為止在緬華社會裡,我還沒有遇到過像她一樣對文字這麼投入和執著的人。黃德明則是讓我出乎意外,原來他在讀高中時就已寫了一篇三萬字的小說,也讀了許多現代詩,忽然讓我覺得那時候的我,有點有眼不識泰山了。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黃德明又再次透過電話聯繫我,說想邀我和新加坡的段春青以及留學台灣的張祖陞共組一個緬華詩文組合。我當時既感到興奮,也感到謊恐,興奮的是我一直對文學都是愛好的,過去塗塗畫畫的文字遊戲,現在看來,其實是少了一些同好來互相激勵,互相切磋。正如美國詩人非馬先生在為《五邊形詩集》題序中所言“----如果身邊的母語讀者聊聊無幾,又沒有可互相切磋彼此勉勵的詩友文友,要在這條寂寞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是很辛苦的,需要走過人的勇氣和毅力-----”此刻,難得尋覓到知音,我當然興奮 ; 惶恐的是,我對新詩創作尚未入門,突然要加入這樣的組合,不禁有些心虛。但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因為,這是我內心一直嚮往卻沒有履行的事。

    就在當日,四個各在一方的八〇後年青人,透過網絡商議,成立了緬華詩文組合《五邊形》,並以“角”為“號”,即方角(張祖陞)、轉角(段春青)、號角(王崇喜)、奇角(黃德明)。《五邊形》的命名,有一個特別的寓意,即五邊形的形狀,像一顆鑽石,也像一顆星星,鑽石和星星,都具有光明的象徵意義。緬華文學自上世紀六〇年代,因政治因素而停滯了半世紀之久,致使緬華文學的進程出現巨大的斷層,這是緬華文壇的不幸 ; 五十年後的今天,《五邊形》的出現,更正象徵著一顆渺小的星火開始在漫長的黑暗中重新點燃。

新加坡“曾經”有一個名為《緬甸新文學網》的文學網站。那時,段春青正是該網站的站長。該網站雖命名為“緬甸新文學網”,但大部份成員都是新加坡作者,緬華作者聊聊無幾。《五邊形》成立後,隨即加入了該網站會員,並發表作品,與新加坡文壇交流。可以這麼說,《緬甸新文學網》是《五邊形》開始活躍的第一個文學園地。遺憾的是,二〇一三年初,新加坡《緬甸新文學網》因故更名(現稱《書寫文學網》),段春青因此辭去站長一職,並於是年元月十五日,《五邊形》自行成立了一個屬於緬華文學的文學網站叫《緬甸華文文學網》,並攏絡緬華文學愛好者加入,也邀請海外作家蒞臨指導與分享交流,促進緬華文學的發展。

    後來,在段春青的引薦下,五邊形也認識了三位重要的緬華前輩,一位是澳門的許均銓先生,一位是中國昆民的林郁文先生,另一位是台灣的林德基先生。他們都是歸國華僑,雖則是歸國華僑,但他們一直關心緬華文學的發展。《五邊形》的成長,也得力於他們的鼓舞和扶持,尤其是澳門許均銓先生,他在忙碌的工作和創作之餘,孜孜不倦的為《五邊形》遍尋詩歌發表園地,《五邊形》的出現,他特別高興。

    二〇一二年七月,正是秋收的季節,《五邊形》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出版了第一本小詩集《五邊形詩集》,這正是《五邊形》的小小收獲。《五邊形詩集》共收入九十首詩作,其中十首是五邊形四角和寫的接龍詩,其餘八十首則為個人詩作,即每位二十首。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日,《五邊形》成員參加吉隆坡《第十三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並在大會上發佈《五邊形詩集》。該文藝營兩年舉辦一次,二十六年來,緬華第一次有代表出席,《五邊形》以新青年的組合出現,也引起大會和東南亞文壇的關注。在大會上,許多文友都問了一個相同的問題:“《五邊形》不是應該有五個角嗎?怎麼之有四角?”我們的回答是:“留下一角,等待未來的詩人、作者和廣大的讀者群加入,不管《五邊形》未來有多少的角,我們永遠都保留一個角。”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七日,五邊形成員號角(本人)代表緬華出席曼谷《第七屆東南亞華人詩人大會》。本次大會,緬甸也是首次有代表出席。研討會上,廈門華僑大學涂文暉副教授演講的一篇論文《黑夜中的一顆星》就是以《五邊形詩集》為研究範本,探索緬華文學的新興氣象。不能不說,參與這樣的詩歌交流大會,深受啟迪,同時更結交了許多各國詩人文友,包括菲律賓作家秋笛女士、藍可堂先生、劉一氓先生以及心受女士,都是在這次大會上初次相識。這次,也蒙幸秋女士對緬華《五邊形》的提攜和扶持,表示願意在“菲律賓世界日報文藝副刊”為《五邊形》開設詩歌專欄,這對於《五邊形》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同時也展現了秋笛女士對培育新一代文藝青年的用心。對此,我既感動也敬佩,《五邊形》也很高興能與菲律賓詩人、作家、文友、讀者朋友們交流。

     為推動緬華文學的新浪潮,《五邊形》不斷尋找緬華文藝青年加入,擴大社群,希望能凝聚成一股力量,復興沉寂了半世紀的緬華文學。

於是,二〇一三年一月,《五邊形》邀請緬甸果敢滾弄地區的才子王子瑜加入《五邊形》,取角號為“廣角”。曾著有雜文集、詩歌集和十五萬字長篇小說《撣邦女兒國》,除此,他也寫歌,原創音樂作品有《烟農的兒子》、《我愛你果敢》等地方題材歌曲。同年五月,第六位成員張琳仙加入《五邊形》,取號“一角”。十二月,第七位成員明惠雲加入《五邊形》,取角號為“雲角”,現住泰國。二〇一四年元月八日,第八位成員禹風加入《五邊形》,取角號為“風角”,現住緬甸腊戌市。同年元月十四日,第九位成員流風加入《五邊形》,取角號為“海角”,現住緬甸果敢。

《五邊形》自成立以來,已在中國詩歌月刊》、香港《散文詩世界》、新加坡《新世紀文藝》、新加坡《錫山文藝》、泰國《湄南河詩刊》、泰國《桐詩文學》、印尼東盟文藝》、《東南亞華文詩刊》等多個報刊上持續發表詩作。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是《五邊形》正式與菲律賓詩人文友和讀者們見面的日子,為了讓讀者更了解《五邊形》,所以,寫了這篇簡介性的短文,當作《五邊形》與讀者們見面的開場白。《五邊形》也希望菲律賓詩人作家和讀者朋友們給於五邊形支持和指教,幸甚!

二〇一四年元月二十一日,於澳大利亞 旺薩吉。

作者簡介:號角 (王崇喜) 1983年生於緬甸腊戌市猛約村,祖籍雲南。 2005年留學台灣,於台灣國立中央大學主修中國文學系,2011年學士畢業。《緬甸華文文學網》管理員。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105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