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07 07:03:59瀏覽175|回應0|推薦0 | |
我一直遺憾於自己的學業。提起來,波折得很。少年時初中畢業那年,我與父親說,想去腊戌讀高中,父親不許,說要去,也得去發達些的地方,怎麼還往更窮的地方跑?我又說要去台灣,可以半工半讀,他也不允,說那又太遠。 我喜歡讀書,嘴上不說,心裡卻十分難過。我常常想,如果當時去了台灣,或許腊戌,現在就不用這麼勞累了。當別人用心創業的時候,別人畢業後做著自己喜愛的工作的時候,我卻還得在下班後匆忙的趕往學校。何況到了這個年紀,讀好一門學業,已然成為心願,而非喜好。我漸漸的不熱衷上學,是因為在新加坡讀寶石鑒定時給了自己過大的壓力。因為有一位同學考了四年都沒有考上。近乎全部讀書的熱忱都用在了那一年多裡。後來不從事這行業,我才意識到自己為上學,有點亂投醫的樣子。 以前在仰光,為了滿足讀書的愛好,工作之余,接二連三的去讀許多技藝方面的課程,有時甚至早上讀一門,去上班,下班後又讀另外一門。忙碌,愉快,也有點瘋狂。我也只能這樣。沒有好好讀過緬文,就不能去大學。中文在緬甸也只有高中。我唯有不斷向很多方面求學,什麼都學。 遺憾的是,我這般努力,似乎也白用了力氣。一疊文憑到了國外,都不被承認。只能在國內用。可我一直在國外。想要自力更生,只得又重新開始。剛開始沒有人幫助我,不曉得怎麼才能讀正規的學校。經過了幾年,才知道怎麼去做准備。卻因為過多的事耽擱不斷。 好吧!我再開始。這回在美國。不想耽誤了。也發現原來我還有機會選擇自己中意的專業去學習,這使我常常想起父親的神色和話音來。太漫長了!適合學習的年紀已經兜兜轉轉的浪費大半。 不止我。許多與我一樣的人,都有一個這樣純厚的鄉下父親。他沒有現代都市意識,他不會覺得拿了博士的人和才小學畢業的工人有什麼兩樣。他只知道愛子女,用自己的方式養活他們。有朋友問也許重男輕女。有的,鄉下許多人當時還重男輕女,也有國外朋友的學業葬送在了這封建思 想上。但父親沒有,他只是安逸在自己的天地裡,並認為我也能的。
|
|
( 創作|散文 ) |